如何打造个人的知识体系

                                                                                            -1-

                                                                                           认知

认知对每个人很重要。认知层次决定了格局,格局不同,眼中的世界也随之改变。谈认知离不开人,认知是以人为纬度,来衡量对周边环境或者事物的认识。人是发起认知的起点,脱离了”人的认知“这个世界会变成一张白纸。你无法真正的从他人的“视角”去看待同一个事物,即使你们对同一事物有相同的认知,也只能说对同一事物认知度更相近。毕竟他不是你,你们所在的思想通道不一样。认知的成长就是不断的突破边界,从一个通道逆势钻到另一个通道里。

 

                                                                                           -2-

                                                                                      认知逻辑

​我们都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小马要过河,面对河水未知的深度产生了恐惧。松鼠说河水深的可以把它淹没,不能过。黄牛说河水刚没小腿,可以过。松鼠和黄牛说的都没错,它们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做出的判断。但当经验的结论面对不同的对象时,就显得不那么的灵了。为什么...?

                                      

因为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方式是归纳法,借助以往的感觉和经验来累积知识。但却忽略了归纳法存在的隐含性bug:如果“你”和“我”一样。从松鼠的角度:如果你和我一样矮小,河水太深,你不能过。从黄牛的角度:如果你和我一样高大,河水很浅,你能过。所以,但面对不同对象时,归纳只能得出概率性知识,不能得出必然性知识,如果我们不一样,会怎么样?与归纳法相对的是演绎法。演绎法是通过演绎推理方式,只要前提正确,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表现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论模式。如:河水能淹死50cm以下的动物,松鼠是高度小于50cm的动物,所以松鼠过河会被淹死。而人类的用脑规律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演绎法需要消耗的脑力要远大于归纳法,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陷进归纳的谬误中。所以,当遇到跟自己现有知识体系不符的东西,要用客观、理性和思辨的态度去对待。

                                                                                           -3-

                                                                                   打造知识体系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每个人的知识体系,是通过外界一点点汲取基础信息构建起来的。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我们每天更是接触到很多的知识碎片。很多知识碎片对我们来说并不是有效的知识,其背后的真正含义我们并不一定了解。因此,我们就需要一些能力,能够从碎片化的知识中筛选出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所有知识不能全盘接收,我们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过滤系统。甄选出自己需要的知识,深度思考其底层逻辑,对其加以整理并有效的结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在某个领域便可从一个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面,形成一个面的认知。但一个认知面还不行,单个认知面对我们来说会产生”管窥“现象。

                                       

例如:我是一枚程序猿,程序的高性能、高可用、可扩展对于一个技术可以说是终极追求,写代码不自觉的都会往这方面靠拢。但当从产研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就不单单是追求完美程序的问题了,更多的是快速实现业务需求。再升级到老板的角度,也不再是实现业务需求的问题了,而是要验证业务的真伪。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手里有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单个认知面还不足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是盲人摸象、管中窥豹,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针对这种现象该怎么破?

                                                                                           -4-

                                                                                  多元思维模型

芒格说:“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在芒格看来,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对这一整体研究的部分尝试,只有把这些知识结合起来,并贯穿在一个思想框架中,才能对正确的知识和抉择起到帮助作用。

多元思维模型是建立在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之上,像演绎法一样,只有在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他提倡学习所有重要学科(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的重要理论,熟练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来解决问题。涉猎这些学科,需要我们阅读大量书籍。而芒格是一个如饥似渴的读书人,他醒着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房间里、床上、沙发上都是书。他的孩子们笑话他是一个长了两条腿的书。读书是一件长期积累的过程,一个人不需要太聪明,争取明天比今天更聪明一点,只要你的时间足够长,你就能得到你应得的东西。做时间的朋友,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5-

                                                                                         稀缺

如果说多元思维模型是一套非常厉害的剑法,但你在遇到敌人的时候却没有发挥出来,后果可想而知。笑傲江湖中,风清扬老前辈传授给令狐冲的独孤九剑便是一套“多元思维模型”剑法,剑式分为:总诀式、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无论对手什么武器、什么掌法,都能够找出对手的破绽以无招胜有招。放眼武林,无人能敌。但在黑木崖上,任我行、向问天和令狐冲三个人联手都不敌东方不败。最后不得不通过转移东方不败注意力的方式,将其打败。如此厉害的剑法居然没有发挥作用,为什么?

                          

因为东方不败的招式太快了,快到根本没有给令狐冲找出破绽的机会。这个时候对令狐冲来说,稀缺便是时间。对东方不败来说,稀缺就是注意力。稀缺会俘获大脑。稀缺在潜意识的层面发挥着作用。无论大脑的主人是否愿意,稀缺都会牢牢地俘获他 的注意力。何为稀缺?稀缺是我们需要但却缺乏的一种状态。如:对病人来说稀缺是健康、对穷人来说稀缺是金钱。

                                

对稀缺的感觉,取决于可用的资源和我们自身的体验。稀缺对注意力的俘获,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和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我们的注意力就会变得更加集中,做事就会更有效率。在生活中的许多情况下,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都颇具挑战:工作上的拖延,是因为我们总会被杂七杂八的事情所干扰;一块代码本来30分钟能搞定,来来回回却用了3个小时,是因为我们心不在焉。而当我们心神专注时,就不会那么容易犯下粗心的错误了。这一点很好理解:稀缺之所以会俘获我们,是因为稀缺很重要,值得我们投以关注。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换句话说,稀缺让我们“鼠目寸光”了。

 

带宽是心智的容量,包括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可以说稀缺令人“专注”,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只能一门心思地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专注具有积极意义: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管窥则是消极的: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我们专注、管窥、着手做事、疏忽其他事,都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存在于“管子”视野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当你生某人的气时,抑制作用会令你忽略他的好处:专注于他那些让你反感的地方,就会抑制你记忆中他积极的一面。

                                                                                           -6-

                                                                                       逃离稀缺

改变心态,才是人们逃离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逃离稀缺陷阱需要的不是偶尔表现出来的警醒,而是持续、永恒的警醒——一种在任何时间里都能抵御所有诱惑的能力。

                                                     

把我们所处的环境进行小小的改变,把重要的事情拉入“管子”视野,就能缓解稀缺带来的不良后果。稀缺会产生带宽负担,因此节约利用带宽是对稀缺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对稀缺,要在富足和带宽充裕时开始行动。更重要的是,要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余闲。我们会对时间进行规划和管理,却不会对带宽进行规划和管理。我们很少会关注自身起伏不定的认知能力。与饮食、睡眠和锻炼身体等生理能力相比,就更体现了我们对认知能力的忽略。

 

马云说:一定要在阳光灿烂时修屋顶,千万不要下雨、下暴雪的时候再跑到屋顶上修一修,那个时候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写在最后

从学习基础知识,到知识体系的搭建,再到多元思维模型组合,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将学到的、经历的有用知识内化到自己的大脑中,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自己斗痛苦无比。每个过程免不了枯燥和乏味,相信自己,改变自己一定是痛苦的。


                                                                 未来属于长期主义,如何突破自我?    

                                                                 

                                                                    扫描二维码关注,一起协同进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