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問卷調研的侷限與對策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在線問卷調研也變得越來越普遍,逐漸有替代傳統的面對面問卷調研的趨勢,在互聯網行業,尤其常用,幾乎變成了最普遍的一種定量調研方式。


然而,任何一種研究方法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包治百病,在線問卷調研也不例外。

在線問卷調研也存在以下先天不足:

(1) 問卷調研是用戶自己主動填答的,所以回答的內容只能是用戶能意識到能記住且願意讓我們知道的內容


與線上數據相比,問卷調研的結果與真實情況有一定差距,因爲我們不太可能記得自己每天從早到晚的每一個行爲,有些行爲發生了可能我們都沒有意識到(比如穿鞋子先穿左腳還是右腳),有些行爲是用戶因爲各種原因不想告訴我們的,比如他的工資收入、看到美女圖片會有什麼反應等等。這些用戶意識不到、不容易記住、不願意告訴我們的問題,是不適合通過問卷來調查的,這樣的內容,行爲監測要有效得多。


(2) 在線問卷入口放在什麼位置,就決定了調查的用戶的範圍,只有那些到達了我們投放的頁面、且看到了我們的問卷鏈接,願意點擊並進入鏈接、回答了問卷的用戶,纔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用戶。

由於各人上網的習慣不同,關注的網頁各異,因而不管我們選什麼位置投放這個問卷鏈接,都不可能覆蓋所有的用戶;有些用戶基本上是“調查絕緣用戶”,比如高端商務人羣,他們非常繁忙且不屑於參與調查獲獎,這樣的用戶,我們只能通過預約訪談的方式來進行調研,問卷調查,尤其是在線調查,是不太可能接觸到的;


(3) 在線問卷填答的時候,我們並沒有在用戶旁邊守着,不可能監督他認真填答,所以,敷衍作答也不是沒有可能;問卷冗長、無趣或者獎金過於有誘惑力的時候,這樣的問題就會更嚴重;


(4) 問卷往往只適合詢問選擇題,不可能讓用戶填寫很多開放題,所以,對問卷設計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問卷設計的時候考慮不周,選項沒列全,用戶就算想選也沒得選,這樣也會導致結果偏差;



那麼,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應對措施來提高問卷調研的質量呢?


(1) 只調研用戶能意識到且能記住且不涉及用戶隱私、用戶願意讓我們知道的內容,比如認知、態度、粗略的行爲(不會有非常精確的次數、時間等),線上數據已經可以準確採集的內容,問卷調研就不用再做了;


(2) 慎重選擇問卷入口。根據項目的目的來考慮我們需要覆蓋什麼樣的用戶,進而確定選什麼樣的問卷投放渠道,我們需要根據項目的目的在用戶的多樣性和命中率兩個方面選擇一個最佳的平衡

(3) 控制問卷的長度。通常情況下,在線調研問卷以不超過10分鐘爲宜,超過15分鐘,用戶就會很不耐煩;

(4) 提高問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5) 問卷設計的時候儘可能考慮周全,讓用戶可以從提供的選項中選擇,而不是自填

(6) 給用戶一個更高級的行爲動機—比如“幫助我們改進產品設計”等–以精神獎勵來吸引用戶參與,而不完全依靠獎品的誘惑

(7) 加強問卷邏輯控制和後期的數據檢查

(8) 有必要的時候,根據產品的市場份額等數據進行加權處理,以更好的代表總體用戶的意見。




轉載於:“百度MUX”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