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圖形學】零 · 計算機圖形系統概述

目錄

1 計算機圖形系統

1.1 組成

1.2 基本功能

2 圖形顯示設備

 2.1 彩色CRT顯示器

2.2 LCD液晶顯示器

2.3 性能指標

3 顯示系統

3.1 主要組成

3.2 隨機掃描顯示系統

3.3 光柵掃描顯示系統

3.4 其它知識

4 習題 


 

1 計算機圖形系統

1.1 組成

  • 硬件:

    1. 輸入設備

    2. 輸出設備

    3. 存儲設備

    4. 圖形處理設備

  • 軟件:
    1. 軟件包
    2. 應用程序
    3. 應用模型

1.2 基本功能

  • 計算:圖形處理
  • 存儲:遠程和本機
  • 輸入:人機交互及數據文件等
  • 輸出:顯示器、打印機等
  • 對話圖形:人機交互

2 圖形顯示設備

 2.1 彩色CRT顯示器

工作原理:如上圖所示,

  1. 電子槍由一個加熱器、一個金屬陰極和一個電平控制器組成,當加熱器加到一定溫度時,金屬陰極上的電子就會擺脫束縛,發射出去。電平控制器用來控制電子束的強弱(①正電壓:大量電子束通過,會在屏幕上形成較亮的點;②負電壓:電子束被阻截,通過的數目減少,在屏幕上形成較暗的點)
  2. 電子槍發射出來的電子束是發散的,需要通過聚焦系統進行聚焦,使電子束變“細”,保證亮點足夠小,提高分辨率。(聚焦系統是一個電透鏡,能使衆多電子聚集於一點)
  3. 通過加速系統進行加速。
  4. 通過水平偏轉板和垂直偏轉板進行偏轉。
  5. 最後射在熒光屏上,熒光屏上有熒光物質,會吸收電子束而發光。

對於熒光屏:

  • 持續發光時間:電子束離開某點後,該點的亮度值衰減到初始值1/10所需的時間。
  • 刷新:爲了讓熒光物質保持在一個穩定的亮度值,需要不斷刷新。
  • 刷新頻率:每秒鐘重繪屏幕的次數。只有刷新頻率達到一定值後,圖像才能穩定顯示。(每秒60幀時,人眼才能感覺不到屏幕閃爍)
  • CRT產生穩定圖像所需要的最小刷新頻率=1秒/熒光物質的持續發光時間。
    (例如)熒光物質的持續發光時間40
    毫秒,刷新頻率就是 1000/40=25Hz

CRT優缺點:

  • 顯示亮度高,色彩鮮豔,分辨率高
  • 功耗大,尺寸有限(越大越厚),有磁場,環境有限,對人體有害。

2.2 LCD液晶顯示器

液晶的電光效應:當液晶分子的某種排列狀態在電場作用下變爲另一種排列狀態時,液晶的光學性質隨之改變。

液晶顯示的機理:通過能阻塞或傳遞光的液晶材料,傳遞來自周圍的或內部光源的偏振光。

結構:六層薄板

液晶層:液晶是一種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特殊物質,它具有液體的流態性質和固體的光學性質。當液晶受到電壓的影響時,就會改變它的物理性質而發生形變,此時通過它的光的折射角度就會發生變化,而產生色彩。

  • 液晶可以被光穿透,並影響光的偏振性;
  • 在液晶分子兩端所加電壓的不同,液晶分子的翻轉程 度不同,根據液晶角度的不同透過光的偏振性也不同;

LCD優缺點:

  • LCD體積小,厚度薄,重量輕,耗能少,輻射低。
  • 色彩比CRT暗淡,分辨率較低。(現在的技術應該可以克服了)

2.3 性能指標

  1. 像素:構成圖像(屏幕)的最小元素。
  2. 分辨率:
    • CRT在水平或豎直方向單位長度上能識別的最大像素個數,單位通常爲dpidots per inch)。
    • 在假定屏幕尺寸一定的情況下,也可用整個屏幕所能容納的像素個數描述,如640*480800*6001024*7681280*1024 3840*2160等等。
    • 分辨率越高顯示的圖形就越精細。

3 顯示系統

3.1 主要組成

  • 顯示設備:顯示器
  • 視頻控制器:控制顯示設備(有的含圖形加速處理器),通過訪問幀緩存來刷新屏幕。
  • 顯示緩存存儲器(幀緩存):可以在內存或顯示控制器中。

3.2 隨機掃描顯示系統

電子束可以隨意移動。

特點:

  • 電子束可以隨意移動,只掃描熒屏上要顯示的部分像素。
  • 對應的顯示器爲畫線設備。

工作原理:

  • 應用程序發出繪圖命令 → 繪圖命令被解析成顯示處理器可接受的命令格式,存放在刷新存儲器中 → 刷新存儲器中所有的繪圖命令組成一個顯示文件,由顯示處理器負責解釋執行(刷新) → 驅動電子槍在屏幕上繪圖。
  • 修改圖形,實際上是修改顯示文件中的某些繪圖命令。
  • DPU每秒必須至少執行30次,即刷新頻率爲30Hz。

3.3 光柵掃描顯示系統

            

基本原理:電子束按照固定的掃描線和掃描順序,從左到右,自上而下進行掃描,根據像素的值控制發光。(如上左圖)

基本概念:(如上右圖)

  • 掃描線:一條水平線(從左到右)
  • 幀:1次掃描生成的圖像
  • 水平回掃期:水平線間的回掃期
  • 垂直回掃期:幀間的回掃期

分辨率:電子束按固定的掃描順序進行掃描N條掃描線,每條掃描線有M個像素,M*N爲顯示器的分辨率。

3.4 其它知識

幀緩衝存儲器(幀緩存)

  • 作用:存儲屏幕上像素的顏色值。
  • 幀緩存中單元數目與顯示器上像素的數目相同,單元與像素一一對應,各單元的數值決定了其對應像素的顏色。
  • 顯示顏色的種類與幀緩存中每個單元的位數有關。(例:黑白→兩種顏色→每個單元只需一位→一位就是0或者1)

幀緩存容量

  • 分辨率M*N、顏色個數K與緩存大小V的關係:   V\geq M*N*\left \lceil log_{2}K \right \rceil
  • 說明:
    • 一般像素顏色用RGB三基色表示,三個分量的值範圍0-255
    • 若每個幀緩存中每個存儲單元有24位(每種基色佔8位)即顯示系統最多可表示產生2^{24}種顏色(24位真彩色)
  • 例:顏色爲24位真彩色、分辨率是1024×1024的顯示器,需要1024*1024 * log_{2}2^{24} /8=3兆字節。
  • 若存儲器容量固定,則屏幕分辨率與可用的顏色種數成反比關係,例:1兆字節的幀緩存:
    • 若設分辨率爲640×480,則幀緩存每個單元可有24位,可表示224種顏色;
    • 若設分辨率爲1024×768,則每個單元分得的位數僅略多於8,只能工作於256色顯示模式。

視頻控制器

  • 作用:建立幀緩存與屏幕像素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負責刷新
  • 工作原理: 刷新週期開始,依掃描次序取出幀緩存單元的數值放入像素值寄存器,用來控制像素的顏色,然後X的地址寄存器的地址加一,如此重複,直到該掃描線上的最後一個像素,轉下行,X0Y1。
  • 邏輯結構

顯示處理器

  • 作用:代替CPU完成部分圖形處理功能,掃描轉換、幾何變換、裁剪、光柵操作、紋理映射等等
  • 具有專用顯示處理器的光柵顯示系統的結構 

4 習題 

1. 簡述光柵掃描顯示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作用。

  • 幀緩衝存儲器:存儲屏幕上像素的顏色值。
  • 視頻控制器:建立幀緩存與屏幕像素之間的一一對應關係,負責刷新。
  • 顯示處理器:代替CPU完成部分圖形處理功能,掃描轉換、幾何變換、裁剪、光柵操作、紋理映射等等。
  • 顯示器:CRT、LCD。

2. 全高清指支持1080P輸出顯示的顯示器,分辨率爲1920×1080 或更高。設一全高清顯示器分辨率爲1920×1080 ,每個像素的顏色值用24位表示,回答下列問題:

(1)幀緩存的大小爲多少?

  • V\geq M*N*\left \lceil log_{2}K \right \rceil=1920*1080*24~bit=6075~KB

(2)目前PC機的顯存大小爲什麼要比所求值大很多?

  • 顯存還包括深度緩存、紋理內存等

(3一個16×16的窗口中的圖形,最多同時可顯示多少種顏色?

  • 16*16=256< 2^{24}\Rightarrow ans=256

【標清:720X576 PAL制,720X480 NTSC制;高清720P,1280X720 ;2K,2048X1556;4K,4096X3112】

3. 選擇一個正確答案

1)顯示設備一般採用下列                顏色模型;

             A. CMY    B. RGB   C. HSV   D. 都可以

2)下列物質中,            不是LCD需要的。

    A. 熒光物質   B. 光源   C. 液晶  D.  水平偏光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