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沒有任何藉口》是一本僞書,該書的作者金雨,是北京一家策劃公司的自由撰

"最暢銷企業員工培訓讀本”揭祕
  
最暢銷企業員工培訓讀本揭祕
  
  
中國青年報記者 吳珊 劉健
  
  
  
    “如果你爲一個人工作,如果他付給你薪水,那麼你就應該真誠地、負責地爲他幹,稱讚他、感激他,支持他的立場,和他所代表的機構站在一起。”———引自《沒有任何藉口》
  
    《沒有任何藉口》不存在什麼英文原版書
  
    《沒有任何藉口》,署名“(美)費拉爾·凱普著金雨編譯”,今年1月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到10月份已再版24次,銷量超過200萬冊。一大批國內赫赫有名的企業,批量購買,發給員工人手一冊,甚至還要求員工學習以後談“體會”,寫“讀後感”。
  
    這本書賣得實在是太紅火了,以至於圖書市場上很快就搭車跟出了多種版本的《沒有任何藉口》。8月,中國工人出版社推出《沒有任何藉口Ⅱ》,朝華出版社推出《沒有任何藉口Ⅱ》(完結版);9月,企業管理出版社則推出了《沒有任何藉口全集》;10月,機械工業出版社也推出了他們自己的《沒有任何藉口》(提升版)。
  
    近日,《沒有任何藉口》“美國企管名著”的假面具被揭穿,其箇中原因是市場競爭激烈。據反映,美國既沒有《No Excuse》(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沒有任何藉口》標註的英文原名)這本書,也沒有“作者簡介”中號稱“曾任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指揮官,多家著名公司獨立董事和職業培訓專家”的凱普這個人。
  
    “它是一本‘本版書’,不是‘譯著’,所以不需要版權登記號,就像中國人不需要護照入境一樣。”機械工業出版社經濟與法律分社主任李衛東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按李衛東的解釋,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沒有任何藉口》是由一個化名爲“凱普”的美國記者在當地收集理念性資料,然後轉給國內一位筆名爲“金雨”的作者翻譯並寫作的,所以凱普和金雨都是本書的作者,不存在什麼英文原版書。
  
    據瞭解,該書的作者金雨,是北京一家策劃公司的自由撰稿人,原名董浩佳。
  
    《沒有任何藉口》的封底上引用了《美國商業年鑑》、《哈佛商業評論》和《紐約時報書評》的評語。其中《紐約時報》的評語是:“《沒有任何藉口》被譽爲最完美的企業員工培訓讀本。它應當像員工手冊一樣,分發給企業的每一位員工。”李衛東在接受採訪時承認,這條評語,是出版社出於商業包裝的考慮自己加進去的。
  
    不過,機械工業出版社否認《沒有任何藉口》是所謂“僞書”,而強調其是合法出版物。11月12日上午,該社已向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遞交了一份相關的說明材料。
  
    “每一個字都說到了老闆的心坎兒裏”
  
    僅僅因爲它號稱是美國人寫的“最完美的企業員工培訓讀本”,就能如此暢銷嗎?顯然不是這麼簡單。在現今的經管類圖書市場上,認真地翻譯、介紹西方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思想和制度的書籍並不少見,但它們都遠不如《沒有任何藉口》讓中國老闆們喜歡,所以也就遠不如《沒有任何藉口》暢銷。
  
    李衛東向記者介紹了經管類圖書的出版結構和流程。一般的經管類圖書大致分爲三類:一類是面向大中專院校的經管教材,一類是面向管理和營銷人員的經管技術類書籍,一類就是《沒有任何藉口》這樣的着眼於員工職業素質的大衆暢銷書。大衆暢銷書一般都要依靠團體購買,所以出版社很注重和企業管理層的聯動。“我們走訪了一些大中型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和管理層,詢問他們在員工培訓中需要什麼樣的內容,什麼形式的東西是員工容易接受的。這些管理者普遍表示,在戰略決策和系統執行這兩個管理環節中,後者是他們最爲頭疼的問題。”李衛東說,“那時國外已經出現了用軍隊的行爲準則來管理企業的理念,國內也有很多企業在推行,比如××(國內某著名IT企業集團)。我們就想蒐集一些資料,把自己的理解加進去,在國內明確地提出這麼一種管理理念,這個理念就是‘沒有任何藉口’。”
  
    請看《沒有任何藉口》是怎樣給企業員工們上課的:“如果你爲一個人工作,如果他付給你薪水,那麼你就應該真誠地、負責地爲他幹,稱讚他、感激他,支持他的立場,和他所代表的機構站在一起。”“也許你的上司是一個心胸狹隘的人,不能理解你的真誠,不珍惜你的忠心,那麼也不要因此而產生牴觸情緒,將自己與公司和老闆對立起來。”“不要感慨自己的付出與受到的肯定和獲得的報酬不成比例,不要老是覺得自己得不到理想的工資,不能獲得上司的賞識。這樣的情緒是產生藉口的溫牀。”“我們需要的是具備這種精神的人:他們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尋找任何藉口,哪怕看似合理的藉口。”
  
    有人評論說,這些話,簡直每一個字都說到了老闆的心坎兒裏!而且,這些“很中國”的話竟然還是從一位叫凱普的“美國著名企業諮詢專家”的口中說出來的!這樣的書怎麼會不暢銷!
  
    據機械工業出版社有關人士和作者本人介紹,《沒有任何藉口》問世以後,他們向書店和企業送出了一萬本,結果大受歡迎。有兩家大銀行的管理者給員工人手一冊,作爲學習讀本。某大集團董事長指出:“全心全意做你應做之事,沒有任何藉口,是企業強化員工執行力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某中央直屬企業的總經理提出:“培育執行文化是集團公司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沒有任何藉口’是執行文化的最高境界。”他要求全公司“上下都要形成‘沒有任何藉口’的工作習慣”。北京某通信公司董事長告訴他的職工:“如果你是一名想成爲白領的藍領,這本書是一部寶貴的教材;如果你是一名想成爲金領的白領,那麼這本書是一部必讀的手冊。想成爲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的,但是如何能得到這種尊敬?《沒有任何藉口》告訴了我們全部計劃。”
  
    這本書的作者金雨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也聽到過關於這本書“太絕對化”、“帶有奴性色彩”、“爲老闆服務”等意見,但是客觀上這本書確實對很多企業的普通員工提高執行力有促進作用,它所強調的自我激勵是它暢銷的原因。
  
    就在《沒有任何藉口》的真面目被揭開前夕,它的一本“姊妹書”《決不拖延———世界知名企業通行的員工行爲規則》又已經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推向市場。該書據稱是由一位“曾爲艾克森石油公司經濟運行觀察員,《華盛頓郵報》、《芝加哥先驅論壇報》撰稿人”的中國牛人撰寫的“最優秀的企業員工培訓讀本”。稍後,和《沒有任何藉口》一樣由“金雨編譯”、由金雨所在的北京那家策劃公司策劃出來的一本“企業與員工雙贏的聖經”———《敬業的激情》在中國商業出版社付梓。它們能否再現《沒有任何藉口》的輝煌?我們拭目以待。
  
  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欺騙嗎?至於管理者爲何鍾情於這本僞書,無非是爲了奴化員工,這跟封建時代統治者利用儒家思想來加強統治沒什麼區別。現代化的企業不應該用封建主義那一套,員工應該是朝氣蓬勃的,而不是對上級一味的唯唯諾諾,就像中國足球需要有個性的球員一樣,中國的企業也需要有個性的員工,有創造性的員工,對公司能提出積極意見的員工,對上級敢於直諫的員工,員工不能變成死沉沉的機器,這本書抓住了中國管理者的心理,亦即土皇帝觀念,取的了巨大的成功,作者和出版商賺得盆滿鉢滿,然而這本在宣傳上極盡無恥欺騙的書對我們的企業以及員工長遠的發展是極爲不利的,我唾棄書商卑劣的欺騙行爲,更唾棄這本僞書的僞經!
  
  ————————引自網友的評論
  
  
  我今年5月在和客戶聊天的時候,他們向我說起過這本書,他們的確很推崇。後來我也拜讀了一下,沒什麼新鮮東西,奴性色彩的確非常嚴重,帶有嚴重的誤導性:在企業發展戰略、業務流程、崗位描述、考覈與激勵方式不科學的前提下,卻要求員工沒有任何思想地去無條件服從與執行,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這是一種理性的管理方式嗎?在法制社會中,員工是自由的人,不是奴隸,他們有自己的人生髮展規劃與選擇,也有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訴求。試圖使員工唯命是從,從而造就一批批機器人或者奴隸,也從而打造一個高度紀律性的組織,這只是很幼稚的妄念;只是從下屬、員工那裏找企業不能更好發展的原因,而逃避自身的責任,是很無恥的。後一種評判更好地說明了這本書爲什麼受到許多企業決策者的青睞,因爲有助於掩蓋他們自身的無能、低能。
  
   員工的確應該盡職敬業,這毋庸置疑,但這只是企業成功運作的諸多要素中的一個子要素,而且是後果意義上的子要素,不是第一性的子要素,它需要動力,即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和內涵來保證員工盡職敬業?完善科學的管理、健康而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纔是確保員工盡職敬業的根源。把真理的一種非第一性的子要素無限的放大,就變成了一種荒謬。
  
   看到今天的帖子,也打消了以前的疑惑:爲什麼這樣水平的書,也會受到紐約時報書評、哈佛商業評論的較高評價?原來是出版商自己給自己臉上貼金,該出版社作爲一個創造知識產權的商業機構,實際上在侵犯着紐約時報、哈佛商業評論的產權與名譽,不是作爲盜版者,而是作爲造假者。那麼也可以進入深刻的思考,今天的圖書市場或者其他市場領域,這種僞造的國際質量認證,其真實性和可信性,能有多大呢?中國的消費者,真是可憐又可悲,經常被欺騙,被愚弄!用用假的電器、服飾,倒沒有什麼特別嚴重的後果,如果應用了僞造的知識,後果令人不寒而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