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掛載home參考

2.創建目錄
sudo mkdir /media/home

3.把/dev/sdb1掛載到/media/home
sudo mount /dev/sdb1 /media/home

4.同步/home到/media/home,同步時間根據數據量大小決定,建議在系統空閒時操作
sudo rsync -aXS /home/. /media/home/.

5.同步完成後重命名/home
sudo mv /home /home_old

6.新建/home
sudo mkdir /home

7.取消/dev/sdb1掛載
sudo umount /dev/sdb1

8.重新掛載/dev/sdb1到home
sudo mount /dev/sdb1 /home

9.查看/dev/sdb1的UUID
blkid

10.把UUID複製下來,修改/etc/fstab文件,實現開機自動掛載
vim /etc/fstab

在文件最後添加如下內容:
/dev/vg1/lv1 /home ext4 defaults,nodelalloc,noatime 0 2

11.保存之後重啓系統,查看分區的掛載情況
df –h

12.確認一切正常後刪除/home_old
sudo rm -rf /home_old

至此,給/home增加空間的工作就完成了。

=============

fstab 格式說明

第一列:設備名或者設備卷標名,(UUID或者/dev/sdb)
第二列:設備掛載目錄 (例如上面的“/”或者“/home”)
第三列:設備文件系統 (例如上面的“ext4”或者“vfat”)
第四列:掛載參數
defaults 大多數系統使用defaults就可以滿足需要。 爲了安全起見,也可以指明其他掛載參數,例如:
noexec(不允許可執行文件可執行,但千萬不要把根分區掛爲noexec,那就無法使用系統了,連mount 命令都無法使用了,這時只有重新做系統了!
nodev(不允許掛載設備文件)
nosuid,nosgid(不允許有suid和sgid屬性)
nouser(不允許普通用戶掛載)
第五列:指定分區是否被dump備份 (0代表不備份,1代表每天備份,2代表不定期備份,一般根分區要備份)
第六列:指明自檢順序。 (0爲不自檢,1或者2爲要自檢,如果是根分區要設爲1,其他分區只能是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