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遗失的父爱,藏在严苛的教育里

文丨岚泪轩儿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讲述了作者1971年离开南京到北京上学,父亲送他到火车站,送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时隔八年,是什么让朱自清想起用文字记录下,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父亲的背影呢?而这一篇不到1500字的文章,又是如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

《背影》中的父爱感动了无数人,却鲜少有人知道,朱自清这篇文章背后的辛酸故事。当了解《背影》后的故事,了解朱自清和父亲纠结的父子情,更能让人感受到中国式父爱的深沉。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1971年,朱自清的父亲下岗了,虽然朱自清在文中只是轻描淡写,在当时来说,父亲下岗的原因并不光彩。

朱自清父亲身为徐州榷运局长,守着肥缺还如一般就官僚一样,下馆子,吃花酒,还娶了多房姨太太。

当此事传回扬州老家,一位潘姓姨太太大怒,从扬州赶到徐州,大吵大闹,搞得满城风雨,当地的报纸都上了头条。无奈之下,他只得又花大笔钱把姨太太重新打发出门。

而更糟糕的是,因为这件事影响太坏,他被上级革职。听闻这些消息,朱自清祖母急火攻心,几天之后竟病逝了。

这才有了文中描写“祸不单行的日子”,当看到家里一片狼藉,想起祖母在世的音容笑貌,朱自清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朱自清对于父亲的荒唐做法非常不满。对于祖母的病逝久久不能释怀,即便多年后追忆当初,只是短短一句话,让人充满遗憾。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朱自清是家中长子,父亲是个读书人,对他有很大的期望。朱自清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从小稳重安静,聪明好学,担心朱自清学业荒废,即把他送到私塾接受传统的教育。

幼时的朱自华是在父亲的目光中度过,每天晚饭后,父亲会一篇篇看朱自清的作文,看到好的,欣然饮酒,看到不好的,会生气,甚至直接把文章投到火炉里烧掉。

在父亲严谨的管教下,朱自清文学素养日益增高,却也由于父亲的高压监督,父子间的隔阂日渐形成,父子关系十分疏远。

这时的父亲,工作上一筹不展,感情上焦头烂额,亲情上痛失母亲,和朱自清说不上什么贴己的话,只是出于父亲对孩子爱的本能,强忍着自己的无助,安慰起孩子,给孩子最有力的安慰与支持。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父亲晚年表面上对朱自清冷漠,实际一直挂念着他,但碍于面子,便以惦记孙子为借口,给儿子写信,在这一封封信件的传递中,父子矛盾得以缓和。

在1928年,朱自清收到父亲的一封信,当时父亲已经年过半百,他在信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正是这封信,一下勾起了朱自清对父亲满满的回忆:幼年时住在万寿宫,父亲会带他到铁牛湾玩;儿童求学时,父亲会在寒冷的冬夜,给他们点起洋灯,烧一锅豆腐,一家人围坐一起溢满天伦之乐;结婚时,父亲为他大办婚礼,却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对他隐瞒家庭经济的拮据。

回忆起父亲之前对他的种种照顾和督促,特别是1917年父亲送他去北京上学的场面,让他大感刺激,一时间百感交集。在10月的一个夜晚,朱自清挥笔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经典的散文之一——《背影》。

1928年,朱自清出版第一本散文集,书名就定为《背影》。书出版后,父亲看到了这篇文章,他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读完,不禁老泪纵横。父子之间的嫌隙终于弥合。

月台、背影、遗失的父爱,藏在严苛的教育里

1971年,办完祖母的丧事,朱自清要赶回北京上学,父亲要到徐州谋事,两人同行。

当时,父亲经济状况很不好,但是爱之情切,担心儿子在北京受寒,还特地给儿子定制了一件紫毛大衣。

达到南京后,因事本想叫旅馆一个熟识的茶房送儿子去火车站,但是不放心,他最终决定自己去送儿子。

他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在特定的场合下,蹒跚的略显笨拙的背影,击中了我们的心,并且在多年后想起那背影,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今天,这篇散文还是中学课本中的必学课文,文中父亲买橘子的细节让人动容。在了解朱自清和父亲的故事后,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更让人动容。

朱自清和父亲的感情,虽然有隔阂,但是这并不妨碍父亲对儿子的爱,正如千千万万个中国父亲一样,不管何时何地,我爱你,并不想你知道。

默默为儿女付出,又不善于表达感情,是中国父亲共同的形象。

父爱最是笨拙,也最为可爱,缺少拥抱,但不缺少爱。父亲对儿女的爱,无私却无言;父亲对儿女的爱,严肃却真诚;父亲对儿女的爱,朴素却深厚。

遗失的父爱,藏在严苛教育里,再读《背影》,感受到的不只是文字,还有那曾经遗失的父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