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網絡配置文件常見配置項內容解析

Linux網絡配置文件常見配置項內容解析

進入Linux系統的網絡配置文件的命令行如下所示:

[root@localhost~]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在該文件中:由等號(“=”)關聯相關的屬性和屬性值。(此處只列舉了一些常見的網絡配置項,並不包含所有的網絡配置項)。

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條配置項中,等號(“=”)左邊都是大寫,右邊都是小寫,並且等號(“=”)兩邊不能有空格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HWADDR=00:0c:29:17:c4:09
NM_CONTROLLED=yes
ONBOOT=yes
TYPE=Ethernet
UUID="44b76c8a-b59f-44d5-83fa-7f98fda86b3d"
IPADDR=192.168.0.252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0.1
DNSI=202.106.0.20
IPV6INIT=no
USERCTL=no

下面一一進行解析:

(1)DEVICE=eth0                            網卡設備名。

說明:網卡設備名必須和上面輸入的文件名中的“ifcfg-”後面的網卡名稱相同,表示設置的是該指定網卡設備的IP地址,否則配置操作將不會生效。

(2)BOOTPROTO=none           是否自動獲取IP

說明:IP地址獲取方式共有三種,分別是:(none、static、dhcp)。其中:

1)static和none都表示手工分配,此時需要上述完整的常見配置項內容;

2)dhcp表示自動獲取IP。但是有個前提條件,就是在該局域網內必須擁有dhcp服務器的存在。

3)如果局域網中存在dhcp服務器,則配置文件中可無需設置上述所有的配置項,只需配置如下幾條配置項即可自動獲取IP地址: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HWADDR=00:0c:29:17:c4:09
ONBOOT=yes
TYPE=Ethernet
USERCTL=no(此項也可以不需要)

(3)HWADDR=00:0c:29:17:c4:09          MAC地址

(4)NM_CONTROLLED=yes                是否可以由Network Manager圖形管理工具託管

說明:圖形界面的使用工具,一般認爲不可刪除。

(5)ONBOOT=yes                                   該網卡是否隨網絡服務啓動而生效

注意:在所有的CentOS系統中,安裝之後默認的ONBOOT是等於no的,也就是說最開始用ifconfig查看eth0是沒有IP地址的,在設置IP地址後必須將其修改爲yes,然後重啓網卡服務,設置的IP地址纔會生效。

(6)TYPE=Ethernet                                 類型爲以太網

(7)UUID="44b76c8a-b59f-44d5-83fa-7f98fda86b3d"     唯一識別碼。

說明:在一臺電腦上通過使用光盤安裝Linux系統時就會得到一個唯一的UUID。如果多臺或者大量的服務器之間通過克隆或者說備份來把系統鏡像拷貝出來直接使用的話,就會導致這些系統都不能使用了,因爲克隆出來的多個系統的UUID都會是一致的。目前Linux系統一般都是單獨安裝的,所以此處UUID也是可以不需要的。另外UUID對於系統管理也是有一定作用的,在CentOS6中有很多地方都會調用UUID,比如說磁盤配額。

(8)IPADDR=192.168.0.252                          IP地址

(9)NETMASK=255.255.255.0                            子網掩碼

(10)GATEWAY=192.168.0.1                        網關

(11)DNSI=202.106.0.20                               DNS

(12)IPV6INIT=no                                         IPv6沒有啓動

(13)USERCTL=no                                        不允許非root用戶控制此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