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行業迎來鉅變 三網融合之戰打響---OFweek

9月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三網融合推廣方案》,提出加快在全國全面推進三網融合,這不僅意味着,“看電視、打電話、上互聯網一條線路搞定”的日子漸行漸近,與此同時,三網融合改變市場格局的“大戰”也一觸即發。

  實際上,此前在淘寶和京東上,各種打着“免費收看電視,不用再交有線電視費”的“盒子”廣告早已隨處可見。面對風雲變幻的市場競爭態勢,歌華有線在“一網兩平臺”戰略和《三網融合業務發展規劃》指導下,通過打造全媒體聚合雲服務平臺打響了氣勢宏大的反擊戰。在雲戰略落地過程中,歌華有線選擇了銳捷網絡,利用銳捷RG-N18010、RG-S6220、RG-S6000系列數據中心交換機組建了新一代數據中心網絡,迎接競爭、轉變模式、持續創新。

  廣電行業迎來一場鉅變

  目前,歌華有線擁有覆蓋北京全市16個區縣的大型有線電視傳輸網絡,有線電視註冊用戶超過550萬,其中高清交互用戶430萬。從市場飽和度來看,歌華有線的傳統業務增長潛力有限。與此同時,互聯網OTT盒子和電信運營商IPTV正在虎視眈眈有線電視用戶市場。因此,廣電行業唯有緊抓“互聯網+”的機遇,才能防止用戶流失和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歌華有線的危機意識、創新意識爲其鋪建了良好的發展平臺。早在2011年,歌華有線就提出“一網兩平臺”戰略,並在2012年制訂完成《三網融合業務發展規劃》,明確了由傳統媒介向新媒體、全業務綜合服務商進軍的目標。

  2014年,歌華有線開始全面推進這一進程,通過打造全媒體聚合雲服務平臺的戰略,聚合現有的互動電視業務、政務信息、互聯網服務以及發展3D體感遊戲等服務。通過媒體流化技術,將雲平臺服務內容通過現有的430萬臺交互機頂盒在用戶端精彩呈現。另外,歌華還通過“小云”、“彩雲”、“祥雲”三款智能終端,以及最新推出的一體機將高清交互數字電視、互聯網豐富視頻內容和高清電視機終端結合在一起,而承載上述創新業務的就是“歌華雲平臺”。

  “高性能”才能換來“高體驗”

  網絡是數據中心的底層架構和數據流動的大動脈,是決定用戶體驗的關鍵點之一。歌華有線全媒體聚合雲平臺作爲廣電行業最大的雲平臺,其數據中心承載了大量高清視頻、3D體感遊戲等高質量業務,而這些系統對網絡的“高性能”要求更爲苛刻。

經過對國內外主流產品的綜合比較,歌華有線最終選擇銳捷網絡RG-N18010、RG-S6220、RG-S6000系列數據中心交換機產品,組建“歌華雲平臺”數據中心網絡。其中,作爲銳捷網絡旗艦級產品,“牛頓”(RG-N18010)在數據中心雲特性、安全、超低延遲、大ARP表現等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這將有助於歌華有線開放式雲平臺整體性能的大幅提升,爲業務最佳體驗提供了可靠保障。

  首先,爲滿足歌華有線更大規模、更多數量的用戶接入需求,RG-N18010提供了業內最大的扁平化承載能力,實現了170K ARP、120K ND表項支撐。其次,在全媒體聚合應用環境下,RG-N18010可實現目前業界最高的“4虛1”管理配置,利用領先的VSU+VSD技術,可將一臺設備的資源虛擬爲12臺之多,這確保了雲平臺多業務承載的靈活性、穩定性和安全性。

  此項目中,歌華全媒體聚合雲平臺的每個數據中心核心層採用了兩臺RG-N18010組建雙核心,直接連接歌華有線城域網的十多個二級核心節點,實現了所有分前端用戶能就近訪問“歌華雲平臺”。

  讓服務器飛奔起來,應對三網融合之戰

  如今,在互聯網行業普遍存在着CPU運算能力過剩的情形下,存儲IOPS低下、網卡流量輸出不足的問題,發揮高性能服務器的能量,很大程度上在於如何打通網絡連接的瓶頸。

  爲此,歌華有線在數據中心的接入層都配備了兩臺RG-S6220萬兆TOR交換機和一臺RG-S6000,組成一組業務單元,連接業務服務器。通過VSU技術虛擬化成一臺邏輯交換機,連接業務服務器的萬兆端口,再利用一臺RG-S6000 TOR千兆接入交換機連接服務器的管理端口。而RG-S6220在1U高度內最大可提供48個萬兆接口和4個40G接口,所有端口均可實現線速轉發,完全滿足雲數據中心萬兆服務器無阻塞上聯的需求。

  項目正式上線以來,依託成熟穩定的雲計算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歌華有線全媒體聚合雲平臺目前已成爲廣電行業最強大的雲平臺,其雲遊戲、雲飛視、雲博館、國學誦讀已成爲深受用戶喜愛的經典雲應用,爲應對未來的市場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