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閱讀問題

出現閱讀疲勞時,怎麼辦?

1、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看40分鐘左右,休息5-10分鐘。不要讓自己的精力耗盡,一定要注意休息才能閱讀更長時間。

2、我大致記錄了閱讀不同類型書籍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在注意力開始分散之前開始休息,然後做筆記或思維導圖。

簡單一點,拿三類比較典型的書爲例:

小說:不分類型以興趣和精彩分級1-3,1最低,

一級
注意力20-30分鐘左右。
二級
1–3小時,大多數書籍3個小時內可以閱讀完第一遍,如果超過3小時,一般分休息一下,喫些東西,看看新聞,再繼續。
三級
非常感興趣,而且有充分的時間情形下,能1口氣讀完。上學時看武俠小說和科幻小說能看一整天,除了睡覺、喫飯和上廁所都在看。
專業性強一點的書(教材、專業材料):強迫自己能集中注意力20-30分鐘(具體時間要看書的類型和當然的體力、心情)然後做筆記或思維導圖,在重新清晰一下思路。有時會反覆讀上很多遍。

暢銷書:不超過300頁,不過於難懂,基本會在2小時之內閱讀完第一遍。休息,看第二遍或第三遍,寫簡評,做筆記或思維導圖。

3、太難解釋或專業比較強的書籍,可以用主題閱讀的方式,一本看不明白就換別的書。

4、實在看不懂的,先跳過去

5、準備幾本不同類型的書,閱讀累了,就換種輕鬆一點的書籍。

6、如果是因爲身體的因素,最好停止閱讀,去看看電影、小說、玩玩遊戲或者睡覺,讓自己放鬆一下。注意力完全無法集中的情況下,閱讀所能獲取的信息量太小,還不如休息。



問題:“什麼類型的書適合快速閱讀?

在你知識結構以內,容易理解的書都可以快速閱讀,不限類型。



問題:有些人一天讀一本書, 有些人一本書讀十遍, 廣泛閱讀和精讀之間, 怎麼平衡呢?

單純的 廣泛閱讀和精讀 都沒有太大意義, 不同類型的書籍有不同的閱讀方法,現在這個時代,一定要記得閱讀是種連續的體驗和過程,讀書只是最開始的第一步,要做筆記,要主題閱讀,要分析整理,建立框架,要思考,要實踐,要改善,要記錄,要分享,要了去了解對立的觀點,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展,要查詢和收集相關的資訊,用多種方式來學習,比如音頻、影像、溝通、交流、分享,這纔是一種連續。而不是單純的閱讀,閱讀需要連續、需要越界。


對於閱讀來說,最好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包括主題閱讀、略讀、跳讀,精讀,分析閱讀,瞭解每種閱讀的優缺點,能快速判斷出書籍的主體框架和重點,能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運用,而不是侷限於某一種方法或單純的閱讀。

你要記住,最聰明的閱讀是理解而不是速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