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項目管理總結:第八章 項目質量管理

第八章 項目質量管理

  1. 什麼是項目質量管理(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質量(Quality):一組固有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需求一致性(Conformance to Requirements):指項目過程和產品滿足書面規範的要求

    –適用性(Fitness for Use):指產品能像它被預期的那樣使用

    –項目質量管理的目的:確保項目滿足它所應滿足的需求

    –項目質量管理的主要過程:
    A)計劃質量管理
    B)實施質量保證
    C)質量控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計劃質量管理(Planning quality management)

    –要點: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培訓與教導人們大都質量觀念、計劃一個確保產生合適結果的過程來預防缺陷

    –影響質量的重要範圍部分:
    A)功能性(Functionality)
    B)系統輸出(System outputs)
    C)性能(Performance)
    D)可靠性(Reliability)
    E)可維護性(Maintainability)
    F)易用性、可移植性

  1. 實施質量保證(Performing Quality Assurance)

    –質量保證(Quality Assurance):包括滿足一個項目相應質量標準的所有相關活動,它的另一個目標是不斷地改進質量

    –基準比較法(Benchmarking):通過將特定的項目實踐或產品特性與那些在項目實施組織內部或外部的其他項目或產品的相應特性進行比較,從中產生質量改進的思想

    –質量審計(Quality Audit):對特定質量管理活動的結構化審查,它幫助確定所取得的經驗教訓,並且可以改進目前或未來項目的實施情況

  2. 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一個主要目標也是提高質量

    –質量控制的主要輸出:驗收決策(Acceptance decisions)、返工(Rework)、過程調整(Process adjustments)

  3. 質量控制的工具和技術

    –因果圖(Cause-and-Effect Diagrams):將關於質量問題的抱怨追溯至負有責任的生產運營環節的圖。即幫助發現產生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

    –控制圖(Control Chart):數據的圖形表示,表明一個過程隨時間變化的結果,七點運行法則(Seven Run Rule):如果質量控制圖上連續7個數據帶你都在平均值以下或以上,或者所有點都呈現出上升或下降的趨勢,那麼需要檢查這個過程是否有非隨機問題

    –檢查表(Checksheet):用於收集和分析數據

    –散點圖(Scatter Diagram):顯示兩個變量之間是否有關係

    –直方圖(Histograms):變量分佈的條形圖

    –帕累託圖(Pareto Charts):變量按發生頻度排序的柱狀圖,可以幫助識別問題領域並進行排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流程圖(Flowchat):顯示過程邏輯和流程的圖形

    –統計抽樣:選擇感興趣總體中的部分進行檢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六西格瑪(Six Sigma):一種靈活的綜合性系統方法,通過它實現、維持、最大化商業的成果

    –測試:單元(Unit)測試、集成(Integration)測試、系統(System)測試、用戶驗收(User Acceptance)測試、其他測試

  1. 現代質量管理

  2. 提高IT項目質量

    –領導(Leadership)

    –質量成本(Cost of Quality):一致成本加上不一致成本,一致指交付滿足要求等等和適用的產品,不一致指對故障或沒有滿足質量期望負責。與質量相關的主要成本包括:
    A)預防成本(Prevention cost)
    B)評估成本(Appraisal cost)
    C)內部故障成本(Internal failure cost)
    D)外部故障成本(External failure cost)
    E)測量和測試設備成本(Measurement and test equipment costs)

    –成熟度模型:描述一個日益有組織的和有系統的成熟過程的進化路徑。如下:
    A)軟件質量功能配置模型(Software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Model,SQFD)
    B)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CMMI):爲一個組織的各種過程提供的有關有效過程基本要素的一種過程改進方法。它可以用來指導整個項目、一個部門或整個組織的過程改進。它的級別:不完整級(Incomplete)、執行級(Performed)、管理級(Managed)、定義級(Defined)、量化管理級(Quantitatively Managed)、優化級(Optimizing)
    C)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