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國內邊緣計算玩家動態

隨着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 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雲計算已經無法滿足機器人、智能家居、無人駕駛、VR/AR、新媒體、智能安防、遠程醫療、可穿戴設備、智能製造等場景對低延遲的高要求。根據國際調研機構 Gartner 公司的報告,到 2022 年,超過一半的企業數據將在傳統數據中心和雲平臺之外的邊緣產生和處理,目前約爲 10%。邊緣計算的興起幫助企業近乎實時地分析信息,並圍繞物聯網 (IoT) 設備和數據創造新的價值。

在2月底剛剛舉辦的MWC 2019期間,邊緣計算也成功地C位出道,和摺疊屏手機、5G等,成爲了今年MWC最熱門的三大領域之一。在這三大熱門領域中,摺疊手機偏2C端,是用戶消費品;5G是新時代的通信基礎設施;至於邊緣計算,則也不僅僅是一個新行業、新領域,而是新時代的網絡、計算、存儲、應用等近端整體解決方案的基礎設施和基礎能力。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國內玩家在邊緣計算上的佈局。如果仔細梳理的話你會發現邊緣計算這一領域集結了雲計算、CDN、硬件設備、運營商、研究機構以及其它中小廠商等七八個門派。

CDN產商

 

從CDN講起,CDN算是最早的邊緣計算的雛形。CDN 主要是 Content Cache(內容緩存),現在是 Function Cache(功能緩存),等於要把計算功能搬到邊緣上來,而不是簡單的把內容放上去。在CDN中,國外最主要看Akamai,而國內則最主要看阿里雲、騰訊雲、網宿科技等。

 

早在2018年,網宿科技就開始搭建邊緣計算平臺,提供邊緣平臺的IaaS和PaaS服務,並對邊緣計算平臺的資源進行開放。總投資3.2億面向邊緣計算的支撐平臺將在2022年全部完成。這個項目將利用網宿現有的CDN節點資源、原社區雲項目節點資源以及利用網宿計算能力共享平臺項目資源總計搭建700+個邊緣計算節點(將視情況補充和擴展),構建邊緣計算的硬件平臺。平臺將會提供三大類產品線:基礎能力平臺、應用服務、解決方案。涵蓋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多媒體、AI(ArtificialIntelligence)等多行業的產品和服務。2019年2月份,聯手中國聯通,成立了合資公司雲際智慧,開啓了CDN節點下沉的業務佈局,同時開始發力邊緣計算市場。網宿科技董事長劉成彥認爲,要瞄準5G場景下的機遇,大力佈局邊緣計算,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爲將來5G大規模商用提供支撐。

雲計算產商

從雲計算說起,頭部的“3A”廠商,整體上看心態都比較開放,行動力也比較強。亞馬遜在邊緣計算的核心產品是AWS Greengrass邊緣計算平臺,通過這一平臺,AWS的雲功能可以高效地擴展到了本地設備,還可以更靠近信息源來收集和分析數據,同時在本地網絡上安全的相互通信。從客戶感知層面上,則可以獲得AWS的實時互聯、實時響應,並得到了開發邊緣應用和分析的安全環境。

微軟方面,推出了面向物聯網的Azure IoT Edge服務,Azure IoT Edge可以將計算能力由Azure端推送至邊緣設備。值得一提的是,Azure IoT Edge裏面還包括了AI模塊,並通過GitHub充分的開源了出去。

 

阿里雲在2018年3月宣佈戰略投入邊緣計算技術領域,並推出首個IoT邊緣計算產品Link Edge ,將阿里雲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優勢拓寬到更靠近端的邊緣計算上,打造雲、邊、端一體化的協同計算體系。阿里雲Link Edge已經成功應用於平昌奧運會的人臉識別邊緣計算場景。隨後不僅聯合英特爾,推出了一個專門針對物聯網應用的開放性框架;還發布了物聯網邊緣網關技術;同時開源了實時計算平臺Blink。

阿里邊緣計算髮展晚於同行,但阿里雲在雲服務市場佔據有利地位,阿里ALIOS物聯網平臺接入設備量已超過3000萬(18年9月數據),這一物聯網布局也可以配合邊緣計算,邊緣計算在IOT領域體量佔有高。

 

百度應該算是中國雲計算公司裏面最先投入研究邊緣計算的了,18年5月31日,百度雲ABC Summit 2018 Inspire智能物聯網大會上發佈國內首個智能邊緣產品智能邊緣BIE(Baidu IntelliEdge)。百度的人工智能能力以智能云爲窗口,藉助IoT實現與產業的融合。由於計算模式也將由傳統的以云爲中心向“雲+端”過渡,百度雲很早看到了這個趨勢,因此發佈智能邊緣BIE。智能邊緣BIE旨在依託容器化、模塊化的設計模式,通過降低各模塊間的耦合度及強制性的證書認證模式,打造一個輕量、安全、可靠、可擴展性強的邊緣計算環境,爲國內邊緣計算技術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18年12月6日,在2018 ABC Inspire企業智能大會上,百度雲正式發佈百度智能邊緣(Baidu IntelliEdge,BIE)開源版本OpenEdge,爲中國第一個開源邊緣計算平臺。藉助開源的OpenEdge,開發人員可以更靈活地開發自己的邊緣解決方案和應用。百度雲期待利用社區的力量爲國內邊緣計算技術營造良好生態,促進邊緣計算在中國快速發展,加速更多行業人工智能應用落地。

 

騰訊雲方面在邊緣計算方面從CDN開始發力,基於騰訊雲CDN發展起來的騰訊雲邊緣計算網絡,已經具備了IaaS、PaaS、SaaS多緯度的邊緣服務能力。另外一方面,騰訊雲邊緣計算網絡結合IoT Suite,形成了騰訊雲物聯網邊緣計算服務,爲用戶自有設備提供本地計算、消息收發、緩存及同步服務。用戶只需在雲端完成業務邏輯代碼編寫,運行方式配置,消息規則配置,並一鍵下發至IoT邊緣Agent;在Agent上,系統將自動完成代碼和配置同步,雲函數運行,並提供消息收發、緩存、與雲端進行消息同步等能力。騰訊雲邊緣計算網絡將爲物聯網設備帶來邊緣計算能力,進一步提升設備智能化水平。

 

金山雲,這幾年金山雲發展勢頭很猛,在18年7月份,與小米聯合發佈了“1KM邊緣計算”解決方案,打造“雲+億級終端”邊緣計算模式,可實現全網速度提升30%。意味着同爲雷軍系旗下全球最大的消費類IoT平臺和中國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商強強聯手,將邊緣計算應用於上億臺IoT設備,提升億萬終端用戶體驗。

 

運營商

 

運營商裏,中國移動的投入以及成果無疑是最多的。18年10月底成立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搭建了一個邊緣計算領域聯合創新、開源開放的應用試驗和產品孵化的平臺,促進邊緣計算產業生態的繁榮。

中國移動邊緣計算開放實驗室初期以中國移動研究院爲核心,依託5G聯創實驗室、下一代網絡實驗室、車聯網實驗室等構建,並與中國移動的研發機構、產業研究院等進行平臺的深度合作,藉助政企公司、省公司、5G聯創、5G合作基金等構築全方位的產業生態。目前,開放實驗室已具備基本的全棧服務能力,除基礎平臺外,第一期重點佈局智慧城市、智能製造、直播遊戲、車聯網四大領域。

2月份的MWC2019上,中國移動聯合產業合作伙伴共同發佈了邊緣計算“Pioneer 300”先鋒行動。“Pioneer 300”先鋒行動是中國移動爲推進邊緣計算技術發展和生態繁榮,率先向業界傳達資源、平臺和生態三方面願景:將在2019年,評估100個可部署邊緣計算設備的試驗節點,開放100個邊緣計算能力API,引入100個邊緣計算合作伙伴,助力商業應用落地。

2月25日,中國移動聯合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及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發佈基於最新一代Intel CPU(Cascade Lake)平臺的OTII邊緣定製服務器。OTII(Open Telecom IT Infrastructure)即電信開放IT基礎設施項目,隸屬於中國最大的開源硬件組織——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其首要目標是形成面向5G及邊緣計算的深度定製、開放標準、統一規範的服務器技術方案及產品。

發佈會介紹了OTII項目的最新進展,來自不同供應商的三款服務器設計方案公開亮相,這也是業界首個正式發佈的基於IntelR XeonR Scalable Processors (Cascade Lake)的定製服務器產品。根據計劃,2019年OTII將進一步推動產品研發、生態發展和試點落地,爲2020年規模應用奠定基礎。

 

2月26日,中國聯通召開“MEC邊緣雲商用加速計劃”發佈會,以“構建邊緣智能生態,賦能5G數字轉型”爲主題,向全球產業界傳遞聯通MEC邊緣雲戰略佈局及商用計劃,攜手合作夥伴共建5G生態。中國聯通攜手合作夥伴重磅發佈《中國聯通CUBE-Edge 2.0及行業實踐白皮書》,中國聯通以“數十億資金的投放、數千個邊緣節點的建設、數百個生態夥伴的招募、數十個行業領域的探索”爲目標,向全球產業界傳遞2019年MEC邊緣雲商用加速戰略計劃。截止到目前,中國聯通MEC邊緣雲生態合作伙伴已達153家。

2018年,中國聯通在15個省市開展了Edge-Cloud規模試點,打造智慧港口、智能駕駛、智慧場館、智能製造、視頻監控、雲遊戲、智慧醫療等30餘個試商用樣板工程,極大地推動了產業鏈的發展。2019年,聯通將加快MEC邊緣業務規模部署,拓寬行業合作,加速產業實踐。

硬件產商

 

早在2017年華爲就發佈了基於邊緣計算的物聯網EC-IoT(Edge ComputingIoT,邊緣計算物聯網)解決方案。創新性的將邊緣計算和雲管理引入物聯網領域,基於SDN的敏捷控制器及具有邊緣計算能力的物聯網關(AR 500系列產品)就近提供智能服務,網絡管理全面雲化,實現全流程的產業服務及商業模式創新,使能行業數字化轉型,釋放產業創新巨大潛能。

在2018的全連接大會上發佈了可實現全場景覆蓋的昇騰310芯片,是業界面向邊緣計算場景最強算力的AI SoC。華爲聯合奧迪展示了L4級無人駕駛的路測,汽車上配備了華爲的MDC車載計算單元。根據測算,支持L4級無人駕駛這樣非常複雜的邊緣計算場景時,310芯片組一共也僅消耗200瓦的能耗

華爲和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在邊緣計算上的合作也取得成果,聯手打造基於EC-IoT的智慧水務解決方案,以“深度開放邊緣計算+雲管理”,構建智慧水務行業物聯網。華爲之前以終端硬件爲主,身爲全球第二大電信設備商,目前也在實現全棧全場景的佈局。其硬件上的積累遠超同行,自主研發的昇騰芯片也可用於邊緣計算,而且5G技術的邊端網絡也可以幫助邊緣計算髮展。

 

浪潮不但是三大運營商 OTII 邊緣服務器標準的核心成員,更在 MWC 2019 上發佈了首款基於 OTII 標準的邊緣計算服務器 NE5260M5,該產品專爲5G 設計,可承擔物聯網、MEC 和NFV 等 5G 應用場景,此外浪潮在邊緣計算硬件體系、邊緣計算雲平臺、邊緣計算網關產品、邊緣計算行業應用進行了全方位佈局,預計將在 2020年 5G 規模化應用時最大程度受益邊緣計算趨勢的紅利。

 

浪潮發佈的NE5260M5,是第一個面向邊緣計算的OTII(開放電信IT基礎設施)服務器設計。NE5260M5專爲物聯網、MEC、NFV等5G場景而設計,適用於邊緣數據中心的環境。NE5260M5芯片級設計,提供最先進的NUMA平衡、QAT、遠程管理和調試功能。浪潮一直致力於開發NFV,SDN和其他特定應用技術,以實現更高的穩定性和更低的服務器延遲。

 

中興通訊 在MWC 2019上發佈了ES600SMEC服務器,該款服務器搭載英特爾最新英特爾®至強®Scalable processor,配合AI加速卡,使其在邊緣側具備很強的神經網絡推理能力。中興通訊還與英特爾聯合展示了該服務器在視覺識別領域的應用,通過視頻捕捉,在網絡邊緣深度優化人臉檢測算法,單張採用英特爾酷睿i5和Stratix 10 FPGA的AI加速卡即可實現1200幀/秒的人臉檢測功能,檢出率超過98%。在一個ES600S服務器上,可以實現百路視頻的實時人工智能分析。未來,中興通訊將繼續深化與英特爾的合作,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在邊緣計算領域的應用及拓展。

 

 

海康威視作爲安防巨頭必然不會缺席邊緣計算的投入,海康圍繞 AI Cloud 架構,提出基於“雲+邊緣”的“邊緣計算”整體解決方案。新架構把 AI算力注入邊緣,提升AI服務的響應速度,降低網絡運營成本。完成了邊緣節點、邊緣域、雲中心的核心產品佈局,將AI 注入到前端產品,並結合不斷豐富的智能芯片保持產品快速迭代,在邊緣節點實現目標檢測、 特徵提取等智能感知理解功能。海康根據AI Cloud“邊緣感知、按需匯聚、多層認知、分級應用”核心原則,攜手各行業合作伙伴,致力於推動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海康認爲邊緣計算理念能充分發揮他們在攝像頭、DVR上的優勢地位,爲政府部門提供一條不同於華爲政務雲和阿里巴巴“城市大腦”的上雲之路。

 

大華股份18年6月發佈邊緣計算節點聯網方案,社會面資源大聯網。

大華深度佈局 AI 邊緣產品,推出了“睿智”系列 AI邊緣產品,前端採用 GPU、FPGA、Movidius高性能芯片,搭載深度學習算法,能夠直接在前端提取視頻中的人臉、車輛、人體等特徵信息,將信息傳回雲中心進行統一分析管理,既可以滿足業務實時性的需求,也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和分析應用。

發佈 HOC  城市之心,提出新型智慧城市架構。第十四安博會上公司以“大華 HOC 城市之心”爲主題華麗亮相,公司提出了“1+2+N”的新型智慧城市架構:即一個城市大數據平臺,兩個中心: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城市安全中心和 N 個智慧城市行業應用。全面展示了全面依託大華 HOC 新型智慧城市整體架構下的智慧警務、智慧交管、智慧消防、智慧製造、智慧零售等衆多行業解決方案,以及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創新成果。

 

邊緣計算不是概念,有很多落地的應用,還有許多公司在邊緣計算領域默默耕耘努力,如果您也看好這個賽道,請把本文分享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作者:邊緣計算社區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ebc17b47541c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