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SOS,既然不能選擇,那便一路向前——在20年週期的新開端,聊聊泡沫、科技和經濟--童亞齋

 

2020年,新的二十年開始了,然而剛剛開始的一個月,黑天鵝頻出,似乎並不太友好,瘟疫驟起、股市暗淡、澳洲大火、美伊衝突、科比離開、老技術遲暮、新技術尚未爆發。新的經濟需要一輪新技術的革命去引爆。

 

在這個多事之秋的初始之年,80後進入中年,可能陷入中年困惑;90後步入30+,或許進入事業瓶頸;95後剛入職場,萬事開頭難。大概都會有些迷茫的階段或時刻。迷茫中前行,如果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那就去做你喜歡的事情,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我們只需一路向前,伏妖降魔,至於什麼是前,只要保持行走,每個努力的方向都是前方。喝下這碗濃濃的雞湯,我們繼續前行。

歷史的發展表明,技術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農耕工具的出現帶來了農業發展的兩千多年,工業革命帶來了工業發展的兩百多年,信息化互聯網支撐了近二十多年的經濟發展(二十多年指的是快速發展的階段),2020年新的二十年需要新的科技突破點。

                                                                                        泡沫

說到新經濟的爆發,我想先談一下經濟爆發前戲,泡沫。

英國的艾薩克牛頓爵士,大家可能更多的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不知道他是一名廠長--皇家鑄幣廠,並且他還是一名股民(韭菜)。在南海泡沫初期,牛頓爵士賺了大錢,之後又在整個泡沫破滅的時候,把全部的身價全部都賠了進去。

他在賠錢之後說了一句話,“我能夠預測天體之間的距離,但我無法預測人心的狂熱。”

那麼什麼導致泡沫?

第一,對於任何一個泡沫能夠形成泡沫必須要有一個新事物,要有一個新寄託,要有一個新經濟。

第二,任何一次泡沫都離不開天量的流動性。

第三,政府的支持。

第四,缺乏經驗的投資者。

綜合泡沫的這幾點,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目前的哪個新技術最符合?對,比特幣很是符合,您可以去細細琢磨。相信大家知道比特幣,也是在2017年,隨着比特幣暴漲而進入大家的視野。在這裏在嘮叨一句,絕大多數人肯定還是分不清,先有的比特幣還是先有的區塊鏈,其實是先有的比特幣,如果感興趣,大家可以自行去搜索資料,或者以後有機會和大家再細聊。

在這裏提比特幣,提區塊鏈不是讓大家去炒幣,所有帶“炒”的,不管股市、幣市還是其它,一賺兩平七賠是不變的定律。莊家有更多的籌碼,有更多的信息渠道,有更多的資金和種種其他優勢,作爲散戶只能是憑運氣而已,什麼分析K線、技術指標,如果管用,還有賠錢的基金經理和韭菜嗎?在牛市中虧上千萬,上億的人也多的是,跳樓的也不少。

但是,如果你讀過比特幣的白皮書,認可比特幣的理念,對比特幣有某種信仰,其實是可以囤一些的。其它的山寨幣就算了(目前除了比特幣、以太坊),起碼現在看來,不過是賭場的工具而已。幣圈是交易的天堂,全年不休,7*24,合約、槓桿、融資融券,雖然年輕,各種工具應有盡有,但是絕大多數(99.9%)都沒有監管,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炒幣需謹慎,能不炒則不炒(想學炒幣嗎?傾家蕩產的那種)。

知易行難,正如心學大師王陽明所言:“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似乎是每個人都想逃出,卻又永遠逃不出的宿命。因爲,它聯繫的是人性,而賺錢的過程,一定是“反人性”的。這比簡單地看K線圖,分析技術指標重要得多,後者充其量只是“術”,而前者纔是“道”。這就應了陸放翁的名言“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區塊鏈自帶了金融屬性,比如比特幣,另外單純的區塊鏈技術還有很多其它的屬性,如,去中心化、防篡改、匿名、可追溯等等,利用這些特性,我們可以變革我們的生產關係,從而促進生產力。2019年10月24日,我國就提出了大力發展區塊鏈,要使之成爲我們核心技術的國策。關於區塊鏈,後面會專門另開新的文章介紹。下面繼續回到我們對新技術,新經濟的討論。

                                                                                          經濟

談完了泡沫,我們可以回顧一下,自從2018年開始,甚至更早一些,熱錢突然變的緊張起來,隨着2018年的P2P持續暴雷,不僅僅是P2P行業,相關行業也受此牽連,而資金鍊驟然斷裂,一時間,風聲鶴唳,衆多千億企業也都因此墮入深淵(比如我幾年前的一家公司),這時候的VC、PE也都變得非常謹慎,各類中小企業甚至互聯網一線大廠也開始紛紛斷臂自保。

經濟的發展需要新技術的支撐,互聯網興起的20年,支撐了2000年到2019年這一段的瘋狂發展,人們對互聯網從不信任、到推崇備至、再到風口迭起,再到狂風過後的一地雞毛。這20年裏,大家習慣了一哄而上,也習慣了一鬨而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20年,也是去僞存真的20年。

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是分不開的,甚至依賴於通訊的發展節奏。10年1G,1999年的3G誕生了PC互聯網,2009年的4G幫助移動互聯網異軍突起,2019年5G將會帶來怎樣的發展,會對整個經濟帶來怎樣的變革,我們拭目以待。

                                                                                         科技

未來的新一輪的技術推動力一定會在ABCD+5G+X中誕生,其中A指的是AI人工智能,B指的是BlockChain,C指的是CloudCompute雲計算,D指的是BigData,5G將會爲其它技術帶來革命性的基礎設施,X指物聯網及可穿戴設備。

雖然上述這些技術,有些在過去的很多年中,也反覆出現,比如人工智能、物聯網,發展了幾十年,也反覆炒了好多次,涼了炒,炒了涼,從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看到炒,直到孩子都大學畢業,孩子進入了這個領域,才發現其實好多場景纔剛剛起步。不過人工智能近些年發展確實很有成效,人工智能Pluribus在德州撲克擊敗人類,完成了智力的二次進化,這標誌着人工智能從兩人世界向多人世界拓展,機器正在社會化。

雲計算終於如當時設計所願,現在基本做到了像使用水、電一樣方便的使用雲計算了。並且人類算力終於進入“千萬億次時代”。這裏真的特別佩服馬雲和王堅。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是因爲看到才相信,而是因爲相信纔會看到。

從算力到算法再到大數據,他們對應的正是未來世界的生產力、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每一個核心要素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未來,雲計算和AI作爲智慧大腦,5G作爲打通數據交換的主動脈,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邊緣計算承擔起每個節點的算力,區塊鏈作爲信任機器將這一切連接變得互相信任,改變之前需要各方多次審計的冗繁的生產關係,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力,這一切的超融合,未來可期。

對於一項新技術,我們總高估一年或兩年內能做到的,而低估五年或十年能做到的,技術也是呈指數級增長,而不是線性增長。但人們的期望往往是線性的,人們的期望和技術的發展的交點就是破局點,在破局點之前就會出現期望偏差即期望性欺騙。 

未來已來,雖然開局不太完美,相信以後會更好,相信相信的力量,期待新技術的爆發和新的二十年的大發展!

天佑中華,同力協契約,共克時艱!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