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65/100: 公式思維,是解決複雜問題的一條根本解 公式思維,是解決複雜問題的一條根本解

公式思維,是解決複雜問題的一條根本解

——精聽《劉潤·商業洞察力30講》&精讀《系統之美》DAY-28

《劉潤·商業洞察力30講》26|公式思維:從上帝手中“偷”地圖

這一講,劉潤老師主要講了如何建立“公式思維”。

想要建立“公式思維”,首先必須要破除“散點思維”。

那什麼是散點思維呢?

這種靠靈光乍現獲得點子的思維習慣,就是散點思維。

比如你冥思苦想突然有了靈感想到的一個“好主意”,其實就是散點思維。

散點思維是偶得的,質量不可靠的,掛一漏萬的。

生活中用散點思維給朋友支個小招是可以的,但用來拆解真正複雜的商業問題,那絕對不行。

那應該怎麼辦呢?練習破除“散點思維”,建立“公式思維”。


那什麼又叫公式思維呢?

潤總舉了個例子,大家共同學習一下。

新聞上說,明星開的一家火鍋店倒閉了。

原因分析衆說紛紜。

如果用“公式思維”來思考,應該如何拆解這個問題呢?

首先,我們要找到能準確描述餐廳經營邏輯的“公式”。

之前劉潤老師在《5分鐘商學院》裏講過一個“銷售漏斗公式”:

銷售=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

用這個公式來分析餐廳經營邏輯:

流量,就是知道這家餐廳的總人數;

轉化率,就是知道這家餐廳的總人數中,有多少人真的會來喫飯;

客單價,就是每桌來喫飯的顧客消費多少金額;

復購率,就是喫過這家餐廳的顧客中,有多少會再來。

理解了這個公式之後,你來想一想,明星的影響力,會在這四個變量上的哪一個起作用?

沒錯。流量。

明星的影響力,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給餐廳帶來巨大流量。但是,每家餐廳都受制於固定物理位置,終究只能做確定範圍的生意。一家餐廳要經營三年以上,最終是要靠老顧客反覆來喫,才能維持以及發展的。

當你用“銷售=流量*轉化率*客單價*復購率”這個公式來思考,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餐廳的短期的生意靠流量,長期的生意靠復購率。

如果你正好有個明星朋友要開餐廳,問你的意見,你可以說我有三個建議:

你自己負責用影響力給餐廳帶去流量;

但一定要找到有豐富經驗的經理人,幫助提高轉化率和客單價;

千萬不要忘記持續監控菜品的質量,保證復購率。


當你能破除散點思維,建立公式思維時,整個世界在你眼中,不再是一個個“要素”,而是它們之間的“連接關係”。

這些公式,就是高手們用洞察力,從上帝手中“偷來”的地圖。


再舉個例子。

很多人認爲,過量的碳排放是全球變暖的罪魁禍首。但是,如何解決碳排放的問題呢?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一次TED的演講中,給出了一個解決碳排放問題的“分解公式”:

CO2 = P x S x E x C

在這個公式中:

P,就是People,人口;

S,就是Service Per Person,每個人使用多少項服務,比如開車、壁爐、燒烤等等;

E,就是Energy Per Service,每項服務使用多少能源;

C,就是CO2 Per Unit Energy,每單位能源,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於是問題一下子清晰起來。解決碳排放問題,就是分別解決人口爆炸問題(P),提倡環保的生活方式問題(S),設備節約使用能源的問題(E),和產生單位能源的碳排放效率問題(C)。


再比如用戶忠誠度公式:用戶忠誠度=(我提供的價值–他提供的價值)+轉移成本。有了這個公式,你會突然明白,所謂的客戶忠誠,有可能不是因爲你足夠好,而是因爲搬走這事他嫌煩。


我突然想到了備考MBA面試的題目中,總會有 “上海有多少輛電動車”這種變態的、沒有準確答案的問題。

這正是因爲回答這種問題,你幾乎必須建立公式,然後合理預估公式中的每個變量。

這種題目的目的,就是檢驗你是否有用“公式思維”,從上帝手中偷地圖的能力。


所以,“公式思維”是解決複雜問題的一條根本解。
而公式建立的關鍵,是要讓公式間各要素的連接關係最大化地貼近實際。
如果用錯誤的、不準確的、顆粒度大的公式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還可能會害死人的。
切忌光讀一本《本草綱目》就去行醫,切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