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2 億的背後……

loonggg

讀完需要

4

分鐘

速讀僅需 2 分鐘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視頻號。原因很簡單,一張龍哥朋友圈的截圖迅速火遍了網絡,什麼截圖呢?

大家開始瘋傳,說視頻號的日活是 2 億,但是龍哥這裏說的 2 億,並沒有明確指出是日活,還是累計的用戶。但是,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更傾向於認爲這是累計用戶數是 2 億。

原因很簡單,從我的角度分析是:前幾天視頻號才陸陸續續全面開放,所以我認爲日活有點誇張,累計用戶更可靠一些。但是,如果確實是日活 2 億的話,確實很了不得。

說到這裏,我其實更想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分析這件事,咱們假定指的是 2 億的日活用戶。但是這個成績其實也不算太出彩,與抖音和快手的日活(DAU)3 億是無法相比的。爲什麼呢?我的分析如下:

  1. 微信的日活用戶是 10 億的用戶體量,而視頻號只是其中的一個功能,大家打開一下視頻號,遷移成本和打開成本都很低,是順手的事情,所以, 2 億不算高。

  2. 這就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了,停留時間。相比快手和抖音獨立的 App 來講,用戶一旦打開,停留時間會相對比較長,因爲打開成本是比較高的,是自己的慾望驅使。而視頻號呢?作爲非獨立 App 來講,更有消息提醒功能(紅點),大家打開的成本大多數可能並不是自己的意願決定的,而是被動打開的。停留時間也會很短,打開一下,不到 1 分鐘離開也算日活。

所以,從這兩點非獨立 App ,僅僅是微信的一個功能,停留時間這兩方面來講,我認爲這個數字並不值得興奮,也沒有什麼可怕的,我們應該客觀的看待視頻號的前途。

說到這裏,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來了另外一個問題,視頻號到底值不值得做呢?這個答案,我只能說我謹慎看好,或者說謹慎不看好。未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就相當於大家非常熱衷於做視頻號的原因就是:我當初錯過了公衆號的紅利,也錯過了今日頭條的紅利,後來又錯過了抖音和快手的紅利。這一次,我一定不能錯過視頻號的紅利一樣。

所以,我的建議是去嘗試吧,嘗試之後,你才能知道到底自己適不適合,到底有沒有前途,不試怎麼能確切知道答案呢?

那麼,如何做視頻號呢?我有幾點建議。

  1. 堅持細分領域

  2. 打造閉環生態

什麼意思?很多人說視頻號做的是短內容,包含圖片,視頻和文字,所以爲了不錯過視頻號大家可以想發什麼就發什麼?我認爲這是不對的。對於已經在各個平臺成名的大 V 是可以的,因爲他們本身已經建立了影響力,能夠迅速起來,也是粉絲的遷移,大家還是對他很熟悉,所以人家不管發什麼,粉絲已經對他產生信任和互動了。

而小白,新開始的則是行不通的。不管是抖音,快手的大 V ,還是頭條自媒體的大 V ,以及微博大 V 。除了娛樂明星之外,其實大家都有自己擅長的細分領域,在持續輸出內容,這纔是大家關注他們的重點。有教育領域的,科技領域的,數碼領域的,連網紅其實也都有自己的才藝和領域,要麼是唱歌,要麼是喫播等。

所以,大家一定要想好,自己想從什麼領域入手,在這個領域內持續輸出內容,這樣你吸引的粉絲才精準,只有精準的粉絲對你的信任度才高,消費能力也高,變現的能力越強。

關於打造閉環生態的問題,其實就是把商業提前想一些進去,很多人說先不管,我就先吸引粉絲,有流量來了就有錢了。我認爲不見得,有的粉絲變現能力強,值錢,有的則不然。

我這裏的閉環生態指的是,你除了在這個細分領域堅持輸出內容吸引粉絲之外,你想一想,什麼類型的粉絲消費力強,比如:女性的消費能力比男性強;寶媽的消費能力,比沒孩子的女性消費能力強等。要考慮一下這個點,然後除了你持續輸出之外,能夠在商業的角度可以更好的變現,可變現的點是否多呢?從而形成閉環,你才更有動力去做視頻號,否則,不考慮這點,你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的。

其實,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視頻號和公衆號以及小程序將來肯定會是一個完美的閉環,視頻號可以鏈接公衆號文章,公衆號文章裏可以帶有小程序。這是我唯一能夠謹慎看好視頻號的一點。

最後,再談一個看法吧,很多人說爲什麼不把視頻號單獨抽離出來像微信讀書一樣做一個獨立 App 呢?說實話,微信讀書很成功,但是想想微視的結果就不難猜出了。或許把短視頻功能放到微信裏是一種迫不得已吧,有點破釜沉舟一試的感覺!

--- 特別推薦 ---

特別推薦:一個新的優質的推薦高效工具,軟件,插件的公衆號,每天給大家分享優秀的效率工具,「程序員掘金」,專門爲程序員挖掘好東西的一個公衆號,非常值得大家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