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氣氛越來越淡,是不是因爲我們變懶了?

昨天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的由來,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所以,我這篇文章不是來講端午節的來歷的、我是想講的是另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節日氣氛越來越淡。不僅僅是端午節,包括中秋,甚至春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都面臨一個共同面臨節日氣氛越來越淡的現狀。就像我中午看了一下微博,熱搜都沒有過節氣氛……

節日氣氛越來越淡是一個有目共睹的現狀,有問題就一定有原因。我們一起看看這些耳熟能詳的原因吧!

一、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大傢什麼都不缺了

不要說“缺錢”,我也缺,我缺一個億在北京買個別墅和學區房!

缺錢大家都缺,是不是?

但是大家不得不承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不像那麼盼望節日,很大一部分是因爲生活水平的提高。

舊社會咱就不要提了,身爲80後的我,生活在一個五六線小鎮,小時候真的很盼望過節。中秋節會買椰蓉餡兒月餅和各種各樣的水果,買的水果能喫一週,要不平時很少喫葡萄、香蕉,平日裏也就是三不五時的國光蘋果或者橘子;春節自然是更盼望了,春節除了能喫到比普通佳節更多的好喫的之外,還能換新衣服、收壓歲錢,當然壓歲錢可以忽略不計,因爲會被媽媽收走……


小時候的春節,家裏會平時喫不到的大白兔、喔喔佳佳、不老林,還有酒心巧克力小時候覺得喫奶糖都是特別難得的事兒,更別說像現在有各種各樣的巧克力糖、棉花糖、酥糖、軟糖……不要說過年,就是平時去超市,散裝糖果的種類都能讓人眼花繚亂。


現在不要說過年買糖,買一次能喫好幾年。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家類似的情況:過年買的糖,基本上一年都喫不完。只要不收,一盒糖放那兒能放一年到兩年,甚至我家在今年過年的時候還看到兩年前買的糖,還是打掃衛生的時候給扔了。

現在不要說喫糖過年喫糖,平時大家都很少喫糖,現在過年在糖盒裏放一些抗糖丸,可能都要比超市裏買的各種糖受歡迎程度高。

春節尚且如此,別的節日沒什麼氣氛也可以理解。

二、經濟的發展,爲人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節日帶來的儀式感

隨着經濟的發展,不僅使商品越發多樣,也大大的提高了人們生活的便利性。

談節日氣氛提經濟社會好像話題有點大。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大年初一我們可能在大街上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羣,卻能在商場的超市裏、院裏會看見滿滿當當的人,體會到商品經濟帶來的節日氣氛。過年的氣氛,只有在消費的過程中才在商場的消費熱潮裏才能體現到。

其實說到這裏,這一點大家也可以看出來,也可以歸咎於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隨着商場營業時間的延長和物品的多樣性,大家不用像以前一樣要把春節整個正月要喫和用的東西都買出來,而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去買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另一方面,商場在春節期間營業,大大的豐富了大家春節期間的假期的娛樂方式。但這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我們與家人的時間,這是不是我們覺得節日氣氛變淡的原因之一吧。

第三,節日氣氛的變淡是不是我們因爲越來越懶呢?

生活上的便利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也讓我們越來越懶,我們在網絡上羨慕李子柒的田園生活,可是自己卻不會選擇那樣的生活,只是心之嚮往(不要說李子柒是有團隊運營或是這是她的工作,我只是舉個例子)。

我媽是個節日儀式感很強的人,三十晚上兩個人也要喫八個菜,菜的質量不重要,數夠就行;端午節一定要早起,還得喫糉子和煮雞蛋;無論什麼節日,只要電視臺有晚會就必須的看,無論這個晚會多麼無聊……

我不喜歡過節是因爲我大了,我媽要幹活兒我不能看着電視等現成的了,我不能喫着零食等着飯好了,春節打掃衛生我也不能閒着了,甚至成爲幹活的主力軍了;端午我媽要做韭菜盒子,我不能在一邊乾瞪眼了……

小的時候喜歡過節,不僅是因爲節日有令人期待的美食和熱鬧,還因爲小時候的節日只要在玩鬧中等待就行了。

現在淡了的節日氣氛是因爲中年的我們懶得做那些有儀式感的事情,所以節日的氣氛纔會越來越淡的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