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从事软件测试,自动化测试的个人经历

1、笔试+面试
2018年5-6月,大三的尾巴,我在各种招聘场中游走,只是为了找一份实习的工作。本科:软件工程,福州某大学就读。当时的自己完全不知道找什么方向的工作,做java开发?C++开发?数据库方向?网络方向?测试方向?我的选择性实在太多,不是因为什么都很擅长而是因为什么都只是略懂一些,没有一个是精通的,导致实习时的自己完全不知道去找哪个方向的工作。后来选定了测试方向,没其他原因,简单,不会有恐惧感。
因为当初的抉择导致现在的我完全与开发岗脱离,并且很难再次拾回。
以下为自己个人看法:
软件测试在国内并不是个热门岗位,小公司甚至没有成本投入测试,大公司技术还停留在00年代甚至90年代,简称:没技术,就手动点点点。所以即使是找实习工作,也只能找中大型的公司,只有它们拥有一个测试人员的正常岗位。
于是我很懵懂的首先向我知道的公司投递了简历,比如:腾讯,阿里,百度…
在这些公司的笔试中(有的好像简历都没过也就没笔试了),我发现原来测试人员的要求这么高的,笔试题尤其编程题只记得好难好难好难啊…很顺其自然的,我笔试都没通过初试,彼时的我不知道原来找工作笔试还有刷题这个操作,就是为了找工作要提前准备笔试题,自己先刷几十几百个题再上把握会大几倍吧,可惜我是个从来不做题的人,不过就算提前刷题可能也凉凉吧,当时的我就是一个佛性心理,你要我我就去,你不要我我再找其他公司嘛。
当时专业内部有个学长为美图公司进行内推,很幸运我顺利的通过了简历筛选,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面试,面试的姐姐问了几个很简单的问题,不过我有一半没答上来,只记得2个了:1、面向对象的3大基本特征是啥 2、给你一个循环数(对称数)12345654321,请你用编程的思路给出一种简易的算法判断:这个数字是否是个对称数。emmmm我当时给的思路绝对不是简易算法,我现在感觉太丢人不想说当时的思路。于是很顺利的第一次面试3天后通知我失败了。
后面期末考,找工作兵荒马乱的生活,我去了几家公司的校园招聘,在福大或者本校进行招聘笔试,面试。这些招聘比较传统,当场进行卷面考试,试题其实就是一次其中考或者期末考,和平时考试并没有区别就是内容杂了些难度小了些,偶尔加1-2个智商测试?就是简单的逻辑题。结束后会家等面试通知就行。面试了几家公司吧(还有些不用笔试的创业型公司,人直接去谈就行),也很顺利的拿到了几家的offer,还拿到了小型创业公司的邀请,于是我放弃了进军大公司(阿里,腾讯,网易之类的)心,安心守着几个offer考虑去哪家,都在福州很方便啊。
2、实习
2018年7月,仍是大三的尾巴,我进入一家公司进行实习,工作内容是web功能测试,实习工资不满2k,每日通勤时间3-4小时不定,早晨6点20起床就对了。幸运的是这家公司不加班,不然我可能实习完就转行了吧。。工作接触了我大学因为电脑配置太垃圾放弃的linux系统,然后就是数据库课程上普通的sql语句的使用,用plsql与xshell工具。刚接触的一两周我是挺新奇的,用了几个我没用过的工具还稍微掌握了点linux使用。然而,仅仅这样了吧,没一个月我就厌烦了当时的工作。每天进行功能测试,测试报告都没有的那种,用word生成bug收集然后统一qq发给开发团队…现在想想也是很厉害,怎么有这种操作的,当时不知道石墨啊,有道笔记啊有没有盛行,反正我工作时大家都没用过。12月底,我结束了学校要求的实习时间硬性要求,和我导师依依不舍的告别了,他们对我超级好,离开其实很不舍。还记得我导师面试我时,问我给我一个杯子,我要怎么测试它。哈哈当时我回答了至少5分钟吧,导师说被我震撼了,从来没人回答的这么全面,嗯编就是了。
3、毕业设计
2019年3月熬了一个月的夜,在18年断断续续的时间里,其实我的毕设已经完成了1/3了,不过仍是在3月熬了一个月,顺利完成毕设和答辩。我们几个同学间有个小群,每天她们都叫我:起床做毕设了!!搞的我其实有时想屏蔽这个群但是想想自己的进度,我忍了。这是我数年来少数的充沛的岁月,哈哈1个月,此时掌握了Python、django、pyecharts、爬虫等的使用,原谅此刻的我已经忘了django怎么用了…
带着偶然的契机,3月中旬我拿到了福州威名盛盛的那家公司的offer,面试还是18年12月份的事情了,当时我和面试官达成一致:明年的4月份如果有岗位就考虑我吧,目前的我要进行毕设(回家浪)所以不想并行工作。他们也明确说明:如果中途招了人我就没戏了,所以仍然佛系的说ok。
4、毕业工作
很匆忙的生活,3月30日毕设答辩,4月1日找公司附近的出租房,4月5日搬进去,4月11日正式工作。此时我还没毕业,所以仍是实习。这时我开始了自己的自动化测试生涯,虽然至今还没一年…
会议当时该公司笔试面试都在公司内部进行的,坐在那里做卷子做了1.5H,笔试卷子,性格测试,然后是HR面试,技术岗面试,来了2位技术人员进行面试,一个问测试思路一个问开发思路。笔试题:电梯调度,时间/空间复杂度计算,变量置换,智商题(你工作时电脑没网了咋办),一支笔的用法,环形复杂度的计算,测试路径的执行哈哈哈大致这些吧,反正你数据结构,软件测试这两本书认真看下就ok了。面试题,我的简历就是那种小学生简历,没啥可写的就写了自己学的课程啦,参加的少数的项目啦,学的语言啦。能记住的问题:C++的虚函数是干什么的噗,我没答出来……
进入该公司工作后,业务框架很大,内容很多,我前2个月在没有人进行业务带领的情况下,过的水深火热,提的bug都不知道怎么去复现执行,因为忘记自己怎么进入某个页面,功能太复杂了。于是我的每一个禅道记录步骤很详细,主要原因是觉得自己都很容易找不到页面给其他人看也挺浪费他们时间的。所以在我啥啥都萌新的时候,我的禅道记录竟然被表扬了,说:很久没见到这么规范详细的bug了,emmmm
5、当我是一只菜鸟时
公司人实在太多了,我每天至少和20人进行工作沟通,忙碌的时候可能一天超过50人。对于一个业务不熟悉,从未进行过移动端,服务端测试的菜鸟来说,每天的我过的都很充实。
fiddler工具我安装了一天,抓不到包,ios手机我不会用,开始接触移动端的测试时我整个人是崩溃的,每天有工作进度要求,关于fiddler我抓不到包这个事情,耽误了5个小时的工作,当天我几乎没产出,被我当时的面试官也就是我的上司轻微的批评了。当时的自己真的是,一言难尽。
接触移动端开发,服务端开发,web端开发,一个不懂业务的测试人员,那个场景简直是见者流泪,我感觉我每天都在被“骂”,当然他们可能只是觉得:又来了一个新的菜鸟。当时有一个开发对我说句好话我都忍不住想哭,但是怎么可能哭出来,只能心里默默感激。记忆很深刻的一幕:我第一次移动端测试,接触的那个安卓开发人员,开完需求澄清会还是技术会不记得了,我整理了11个问题去问他。他说再忙,就等他不忙的时候去问的。然后他听,什么?11个问题?然后扫了一眼说:不懂的先去问Z某某(组内一移动端测试人员),然后下一个:兄弟啊,这个你问我我问谁啊,你们测试之间自己沟通了;下一个:这个业务上的你问策划啊,问我干啥……最后:你去问Z某某。
其实我当时都有点小崩溃,马上眼泪掉下来但是还好没有,幸好没有。终于那个版本顺利发布,周五晚上11点,他问我:你怎么还没回去?我回复:把测试报告补充完整然后发布测试结论到群里我就走。当时他回了一句:666啊。瞬间我眼泪掉下来了……终于,我数月的艰辛有了一点点反馈,我终于在入门中并且每天进步着,主要的是,终于有人认可我了。
工作2个月后,我提了一次辞职,当时我大学还没毕业(很后悔当时没辞掉——后话)。因为每天我都工作到凌晨,每天每天every day。我实在身体受不了了,工作量很大,我业务也不熟悉要花费别人几倍的时间去执行同等的效率。经过沟通,上级减少目前我身上的任务,我也再试试能不能接受接下来的工作进度。于是留下来,一留一年即将过去了。
2020年3月了。一年来我掌握了公司要求的接口测试,完成了开发鄙视我只会postman请求他要的可是流程测试,于是我写了自己负责的模块的流程接口脚本,为新来的6-7个员工讲解业务知识,抓包工具使用,人员指导和工作合作,分享个人工作经验以及问题解决方法等等等。可以说,这一年来我得到了合作同事的认可,也得到了部门的肯定,自己当然也有所收获。但是……
6、心态历程
我已经好久没真正敲过代码,我忘记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C++的编译器,java的使用,Python的框架,我大学特地学了一年的CCNA网络知识等等等,我全部忘记了并且没时间去拾回来。每天的我被工作充斥着,我用日日夜夜去完成工作的安排,除了工作我的生活再无其他,我妹妹每次联系我,我都在上班一度我甚至不再回复任何非工作性质的信息,感觉他们一天没事干吗过来打扰我工作。
我成为了为工作而活的人,我对其他事情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完成手上的任务。这种生活状态直至2020年3月中旬,我开始反思自己,我这样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公司永远不会站在员工的角度,同事也不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因为每个人都要生存,这样只有我自己能为自己考虑只有自己会真正的为自己好,但是我连自己为自己考虑的心思都失去了,那,谁来爱我,没有人。想想这种情况我甚至觉得胆战心惊。
在工作上我可以称为一名不错甚至是优秀的员工,但是在生活上,我完全没有自我。闺蜜在北京的一家工程师文化的公司工作,偶尔和我分享她最近学了什么,也分享由于自己知识的匮乏与他人交流是多么的困难。我懂她的感受,但是我却已经不再有这种由于自己萌新不懂和别人无法交流的情况。以我目前工作能接触的内容来看,我已经成为这一点点内容的大佬,但是却再也接触不了其他内容,我个人失去了上升的空间,并且公司不会给我时间让我接触其他的内容,每天被功能测试充斥,一天有时甚至达到16个小时的工作程度,但是我个人却丝毫没有成长,除了熬夜带来的身体不适。
所以今天的我终于想写点什么来记录这一年多的生活,18年我钻研的web自动化技术,本来有个博客要发,没想到在草稿箱中待了一年多也没发布出去,我现在已经不知道当时自己在钻研什么了,因为完全看不懂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的我每天重新拿起操作系统这本书,拒绝公司安排的通宵工作(虽然有时也拒绝不了。工作需要)但是我知道我该怎样协调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并且:**必须每天都要有自己的收获,否则被软件行业淘汰太正常了。**我还不满23,但是我感受到了这个行业对年龄的限制,希望所有人都能让生活和工作进行好的沟通,每日进步吧。能捡起的东西不要丢了,我也在努力拾回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