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提高你的記憶力

    一個人如果不經過訓練,一開始的打字速度是每分鐘50字,過後也還是每分鐘50字,以後一直都是每分鐘50字。但是如果受到訓練,他的速度有可能提高到每分鐘100字,效率就會增加1倍。記憶能力也是如此,也需要訓練提高。磨刀不誤砍柴功,以下是一些改善你的記憶能力的建議。 
   
理解所記憶的內容   愈有意義的東西,愈容易記憶。在瞭解內容時,必須先明白內容的意義,有了意義再選擇重心,這樣由點而面地把事物反映出來。另外,條理分明也能幫助記憶。記憶最大的障礙就是怕紊亂。如果能把要記的材料分門別類整理好,那麼就可能記得更牢固一些。
   
發掘興趣   沒有人逼你,你可能也自然而然記住了你喜愛的球星的進球數。因爲你感興趣。興趣是幫助記憶的最有力的推進器。但是,有時候我們又不得不去記憶某些自己興趣索然的事物。在這種情況下,假如我們也能從這些自己不感興趣的事物中,儘量發掘出一些使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例如我們在討論某個法律問題時,你也許會覺得實在枯燥無味,假如你能將這個法律問題所產生的後果,作爲興趣的焦點,那麼你對於整個問題,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一個深刻的印象。      
   
利用多種感官   一般情況下,我們只靠視覺獲得的印象來記憶。如果能加上別的感官來幫助我們記憶,一定能大大改善記憶效果。比如說,用手觸摸過的東西,我們可以肯定它是平滑還是粗糙的,用眼睛看過的東西,我們可以確定它真實性的程度,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就是這個道理;用舌頭嘗過的東西,我們可以分辨出酸甜苦辣。有了這些感官的協助,記憶會顯得特別深刻。   
   
融會貫通  有時候,如果我們能夠把我們要記住的事情,與自己過去已知的事情互相連貫起來,確實可以幫助記憶。我們腦海中已儲存的每件舊有的資料上,似乎都有不同的掛鉤,隨時準備讓你把新資料掛上去。我們如果每次都能把自己過去記憶的事物,與眼前所經歷的事物做一個客觀的比較,不但可以事先完成去蕪存精的工作,而且存入腦海中後,將使新舊資料互相串聯,不但在以後容易回憶,而且也容易找出頭緒來。所以,記憶本身,如能善於整理,就像過江之鯽,一尾銜接一尾,我們需要尋找時,只要找出其中一尾,可能就有一連串的收穫。
   
尋求特色   注意一件事物的特性,或是尋找出它與衆不同之處,都可以幫助記憶。因爲,人在本性上是好奇的。愈是神祕的事情,人們愈希望瞭解,越是特別的事物,人們越覺得有興趣。相同的道理,基於好奇心的驅使,記憶力也就越強烈。
   
分段記憶   假如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剛巧有一段時間特別忙,漏了兩個星期沒有寫。當你要補寫時,相信你用倒數讀秒的方式去追憶,絕對要比順着時鐘的方式補寫要容易得多。這沒什麼奧妙,只是愈近發生的事情愈容易記憶。當你把自己昨日的行蹤都已想清楚後,記憶的鉤子很自然地就會把你前日的行蹤也鉤了出來。有時候,對於一些冗長或複雜的事物,我們會感到難於記憶。這時,我們就把它分成幾個段落來處理,而且每個段落裏都找出一個重心,尋找出它的核心焦點何在,這樣一段一段清理後歸檔,既不會雜亂無章,又比較容易記憶。所以,對於冗長或較爲繁雜的事物,如果我們採取摘記要點,分段記憶,將是較爲妥善的方式。
   
溫故知新  許多專家都認爲:背誦,對於記憶的永久保存,有着極大的幫助。對所要記憶的事物,如果我們已會背誦,就證實自己已完全記憶成功。同時,背誦也是檢查自己記憶效果的最佳方法,我們可以試探自己究竟記憶了多少,哪些部分還有缺憾,還需再加練習,如此重複溫習自然提高記憶效果。對於某些事物,無形中就會產生永久記憶作用。繼續不斷地背誦,或繼續不斷地練習,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爲過剩學習,這種方式對於增強記憶具有無窮的益處。當然,過剩學習過剩也不是無止境的。一般來說,150%的過剩率爲最恰當的。如果一個單詞你背10遍剛剛能記住,那你就背15遍。另外,根據實驗,一個最好的記憶時間段是晚上上牀睡覺以前和早上剛起牀的時候。如果我們每天能利用這段時間,將一天的記憶作一個有系統的清理,把過去的舊資料與眼前的新資料貫穿起來,分門別類地存入頭腦中的知識檔案庫;同時,將第二天自己要做的事情整理出一個頭緒,分出輕重緩急。養成這樣良好的習慣,他的記憶力即使不算超人一等,也可以達到頂峯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