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姐姐的店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從老家鳳城二小出來向右轉,過第一個十字路口時向北看,就能看到一個小商店,無論春夏秋冬,裏面總是擺放着琳琅滿目、最爲流行的圖書畫報和文具用品,因而在小學生羣體裏頗爲有名,小店本沒有名字,因爲學生們都認識店主趙姐姐本人,於是學生們就把這家店親切地稱爲“趙姐姐的店”。

        然而,我在小學一年級至三年級的時間裏,是從未踏進過那家店的。父母對我的管束十分嚴格是一個原因,更爲重要的原因是,家裏確實不寬裕。一支新式的自動鉛筆,就要一塊錢,一個自動鉛筆盒怕是要十多塊錢,而父母辛苦工作一個月,合起來還不到100塊。全家人的喫穿,奶奶的醫藥費,都要從這裏出,哪裏還有多餘的錢。自從明白這些道理,我從不與周圍的孩子攀比。即使有同學炫耀最新樣式的鉛筆盒或是書包時,我也從未因此便向父母索要。

        唯有一樣東西,是讓我真心羨慕,便是那些圖書畫報。那個年代,電視都算不上普及,網絡更無從談起,學生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除了學校的課本、老師的講述,其他的便是趙姐姐店裏的那些有趣的圖書故事。每次放學走過“趙姐姐的店”,我總會停留一會,透過櫥窗,看看今天裏面的圖書畫報,是否又多了一些,儘管看得並沒有那麼清晰。

        然而,上了小學四年級的第一天,我突然發現,趙姐姐店裏的圖書畫報都不見了。原來的位置上,一本畫報也沒有了,我以爲趙姐姐不再經營圖書畫報,爲此失落了好幾天。卻在一個放學的下午,驚喜地發現在靠近櫥窗的一側,趙姐姐做了許多書架子,重新擺放後的圖書畫報既方便讓店裏的人選看,也可以讓店外的人看得更清晰。

        那一刻,我很開心,卻發現趙姐姐也在向我站立的方向微笑。一瞬間,我的臉便紅到了耳根,好像心裏的祕密被人徹底看穿。之後幾天,我便不再在小店外停留。我想,如果不能買一本好看的圖書,真真是再也不好意思出現在小店的門口。

        於是,從不向母親開口要錢買不必要品的我,那天破天荒地向母親要了錢。母親雖然有些喫驚,但並沒有拒絕。第二天一放學,我就來到了小店門口,第一次走進店裏,看着那些圖書畫報,真真是開心!精挑細選,終於選定一本少兒期刊,走到結賬的地方,把錢遞給趙姐姐,卻沒有想到趙姐姐並沒有接。

        我有些疑惑,擡頭看着她。只聽她問道:“你叫小美吧?”

        “是。”

        “你喜歡看書?”

        “嗯。”

        “有沒有興趣,每天放學後,來幫我整理書?”

        看着我不理解的眼神,趙姐姐繼續說道:“店裏的書,越來越多了,每日都要整理,我一個人有時忙不過來,如果你願意來,每週你都可以借一本書回家看。只要保持書的整潔,多借幾本也可以。”

        “行,沒問題!我一定認真整理!”聽到這個消息的,簡直太興奮了。就這樣,我在趙姐姐的店裏,一連整理了兩年的圖書,店裏的圖書也幾乎被我看了個遍。

        小學畢業那年,我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當地有名的初中。又過了一年,我再一次來到了趙姐姐的店裏,卻發現圖書報刊又移回了最初的位置。我很詫異地看着那些圖書,問店裏新來的小顧,“圖書不都是在靠近櫥窗的位置?”

        看着我的疑惑,小顧說道:“趙姐說,小美不在這裏上學了,不知道還有沒有那樣愛讀書的孩子。就先放回去吧。”

        那一刻,我的眼睛裏噙滿了淚水。

        從此以後,每當路過“趙姐姐的店”,我總喜歡站在櫥窗外,看看有沒有趙姐姐的身影。有時候,趙姐姐也正好看到我,就會問一聲:“小美,近來都好吧?”我總是大聲回答:“都好,都好呢!”

        再後來,我離開老家到外地求學,聽小學同學說,當年的小學已經升級改造,附近的店也都因爲學校擴建而陸續搬走。不知道“趙姐姐的店”最後搬在了哪裏,也不知道“趙姐姐的店”還是否是孩子們的樂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