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協議詳解:卷一 第一章

第一章

一、TCP/IP協議簇的四層協議

  

1.        
一般來說,下面三層一般在操作系統內核中執行,而應用層在通常是用戶的一個進程。應用層關心的是應用程序的細節而不是數據在網絡中的傳輸活動。下面三層則對應用程序一無所知,但他們需要處理所有的通信細節。

2.        網絡層與傳輸層的區別:

        

                                     路由器的功能是單純地把分組從一個接口傳送到另一個接口

         在上圖中我們可以劃分出端系統(兩邊的主機)和中間系統(中間的路由器)。應用層  和傳輸層使用的是端到端的協議,只有端系統需要這個協議。而網絡層確實逐跳協議,     兩個端系統和中間系統都要使用它。

         網絡層IP協議提供的是一種不可靠的服務,他的目的是儘快地把分組從源節點送到目    的節點,TCP在不可靠的IP層上提供了一個可靠的運輸層,爲了提供這種可靠的服務,     TCP採用了超時重傳、確認分組等機制。

         由此可看,網絡層和傳輸層分別負責不同的職責。

3.        關於網橋和路由器

連接網絡的另一個途徑是使用網橋,網橋是在鏈路層上對網絡進行互連,而路由器則是在網絡層上對網絡互連。網橋使得多個局域網組合在一起,這樣對上層來說就好像是一個局域網。

二、各類IP地址


需要注意的是,多接口主機具有多個IP地址,每個接口都對應一個IP地址。

端口:客戶端通常對它使用的端口號並不關心,只需要保證該端口號在本機上是唯一的就可以了。而服務器一般都是通過知名端口號來識別的。

三、大部分網絡應用程序在編寫的時候都假設一段爲客戶,另一端爲服務器。服務分爲兩種:重複型或併發型。

重複型:1、等待一個客戶請求的到來2、處理客戶請求 3、發送相應給發送請求的客戶 4、返回到步驟1

併發型:1、等待一個客戶的請求到來2、啓動一個新的服務器來處理這個客戶的請求,在這個期間可能生成一個新的進程。生成的進程對客戶的全部請求進行處理,處理結束後重者這個新的服務器。3、返回到步驟1。

可見併發型的優點在於每個客戶都有他自己對應的服務器。

四、標準的簡單服務


五、應用編程接口

使用TCP/IP協議的應用程序通常採用兩種應用編程接口:socket和TLI。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