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关键是自身要蕴含内在的生长力

上面截图里的那段文字,是我昨天上午发给我公众号里的粉丝的。

说实话,目前公号里这些所谓“粉丝”,大部分是从简书里去的,其实不是粉丝,也不是普通读者,是我真正的朋友。

文字下面,是大前天下午我发布的那篇文章截止今天上午的数据:自然阅读量510,打赏82,"在看"54。

这是我决心进入自媒体以来在公众号发布的第三篇原创文章。

现在略微解释一下这些数据,因为简书里有许多人并没有自己的公众号。

不大懂行的一看:啊呀,阅读量才510个,太少了!打赏还不到100,真小意思。

好吧,我只告诉您一样,发这篇文章之前,公众号粉丝是289,现在320,净增31,当然各种数据仍在继续。别忘了,我几乎没群,也大多不好意思发那几个小小的群。作为一个挑剔的完美主义者,微信圈就一二百人,还包括卖花的,卖衣服的,卖保健品的,卖某东某宝的,修理灯管的,钟点工,查水表的,查煤气表的……他们不看文章吧。这是纯自然增长的,很不容易,凡写过公众号文章的人秒懂。

我重点说那54个"在看",它的位置在公众号文章的右下角。这是什么意思?是一个负责任的读者手动宣称:这是篇好文章,我期待它得到良好的传播!

早晨一激动,我一口气翻阅了100多个公众号,然后发现,几乎所有的大号,阅读量在一万左右的,“在看”大多不超过100个,几十个就算多的。提个醒,他们的粉丝数起码应该是20万以上,是我的1000倍可能还多

是的,我亲爱的朋友们,又给了我非同寻常的信心!

碰巧,今天上午,有个喜欢我文章的小姐妹简信问我:

“梅姐姐,昨晚我有了个想法,今早细想想还是想和您说说。我想帮您推广你的公众号。因为你肯定自己不愿意在这方面花时间呀。我想做你的义务推广小助手。一方面喜欢你的文章,你知道的,你的文章我都细细读过,我想这些文字值得更多的人看到。另一方面我想做做这方面的事。 哦,对了您的公众号为什么不开留言呢?有时想留言呢。”(帮她改了一个标点)

真了解我啊!

她的提议我其实曾过过脑子,曾想,最多明年第三季度,我的确需要一个值得付费的小助手,因为我特别厌烦琐碎,恨不得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阅读、写作,下厨,在大自然中散步,跟好友闲聊天儿。

可是呢,我几乎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她说找公号互推的事儿。重点说了下面两点原因:

一个是,目前,咱们这个号很小很小,连起步都不能算,唯一让他们注意的可能是我这个人还会写两篇文章。但他们一看公号文章没几篇,规模太小,一定不屑于跟我们合作,因为这跟他们门不当户不对。

第二个呢,我根本几乎看不上绝大部分公号文,根本不想跟任何公众号互推。尽管我很明白,互推,是一个公众号成长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拒绝互推,就像简书曾经有很多人找我互关一样,一律拉黑!这一点,实在傲慢得令人发指。没办法,我对自己的文字极为自信!

花儿是一天天开放的,树叶也不可能一日落尽。

我自己的深刻体会是:内省与节制是最好的美德。

越是特别重大的事,越是丝毫都不能着急!慢慢来,寻觅并遵循事物本身内在的规律。


那么,关于我自己公众号写作的未来,早已有清晰的定位和路径,择日我会发布出来,标题是:

“除了美与德,不要让任何东西束缚住你的灵魂"。

我的理想是:把公众号做得不要像个公众号,倒像个有心有脑有趣的人聚会的院子。

是的,我应该也永远不会天天发文,也纳闷儿那些天天发文的公号真有那么多值得人天天看的东西。

浪费读者的时间,比明里抢劫更图财害命。我的意思是,哪怕闲待著,也不要看那些平庸乏味的图片和文字。

简洁深刻、优美流畅,平易近人又文采飞扬,这是我对文字永远的衡量和追求。

不用啰嗦了,公号最近发布的这篇文章,完美验证了我对自媒体领域的估计和预判,那就是:随着读者阅读水平的茁壮成长,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将必然是那些能促进人类思考的、显示稳定价值观的、带来精神成长和享受的、独具文字魅力的作品。

(当然,那篇其实也不好,写得太快太仓促了)




这是接下来一篇文章的数据截图。


公众号:梅拾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