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69/100:一個階段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個階段的砒霜 一個階段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個階段的砒霜

一個階段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個階段的砒霜

——精聽《劉潤·商業洞察力30講》&精讀《系統之美》DAY-30

《劉潤·商業洞察力30講》28|演化思維:你要學哪個版本的谷歌?

這一講,劉潤老師教大家破除“靜止思維”,建立“演化思維”。

潤總假設了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創業者,谷歌向你發出內部邀請,一個月時間對你完全開放,你會學習谷歌的什麼?”
公佈潤總的答案——飛奔到谷歌的檔案室,如飢似渴地翻看谷歌的歷史文件。
“我對谷歌今天在做什麼很感興趣,但我更感興趣的是,谷歌是怎麼走到今天的。”
而那些認爲“谷歌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谷歌走到今天的原因”的想法,正是典型的“靜止思維”——用不變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變化。
那與之相對的“演化思維”呢?就是給所有事情,加上一根時間軸,然後觀察事情在時間軸上的變化。


一個階段的“蜜糖”,可能是另一個階段的“砒霜”。
上一秒鐘正確的事情,下一秒都可能就是天大的謬誤。


2017年,有一本《How  Google  works》(《谷歌經營之道》)很流行,書中說,谷歌之所以能獲得今天這樣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谷歌堅持僱用最優秀的人才。
但早期的谷歌,其實是很難招到優秀人才的。
合理的邏輯應該是,谷歌後來的成功,吸引了“優秀的人才”,而不是所謂“優秀的人才”,造就了後來的成功。
那谷歌是靠什麼走到今天的呢?
恰恰就是谷歌早期這些也許並非“最優秀”的人,依靠他們自己的創業精神、產品勢能、戰略思考和不懈努力,把自己變成“更優秀”,然後帶領谷歌獲得了爆發性的成功。
“堅持僱用最優秀的人才”這個谷歌成功後的蜜糖,可能是把企業毒死在創業期的砒霜。
所以,學習谷歌,要學習2000年的谷歌;學習蘋果,要學習1997年的蘋果;學習微軟,要學習1985年的微軟。


學到這裏,我似乎明白了我沒有充分在上一家公司大展拳腳的原因。

我剛到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時候,已經在黨政機關工作了十多年,期間還有兩年在國家部委幫助工作——這些經歷使我的規矩意識、規範意識特別強,甚至深入骨髓。

這些規矩、規範,確實是組織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必須。

但,對於還處於跑馬圈地打江山謀創業的一家公司,首先要解決的卻是生存和發展問題。

規矩、規範並不是不重要,對於創業期企業而言,卻很可能是看似“蜜糖”的“砒霜”。

這也是“很多外企的明星職業經理人,去民企擔任CEO,卻最終多以失敗告終”的原因。

明星經理人,把“成熟期”企業的蜜糖,帶入“創業期”的民企時,就變成了砒霜。

所以,要用發展的眼光動態看待企業在長線時間軸上的發展演變。
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真正適合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蜜糖”是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