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信息化

1 信息化 是圍繞 智能製造、雲計算、網絡空間、移動互聯、工業互聯、大數據、信息安全等領域的競爭態勢和展現出的技術水平。

作爲信息化主體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工程是一項複雜的社會和技術工程。

信息論與控制論,系統論並稱爲現代科學的 “三論”。

 

2. 信息 的概念:  信息是能夠用來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 這是美國科學家 香農 給出的定義, 信息量的單位爲比特 (bit)

                   信息是系統有序程度的度量,表現爲負熵。

3. 信息的特徵,列舉如下

    3.1  客觀性

    3.2 普遍性

    3.3  無限性

    3.4  動態性

    3.5   相對性

    3.6  依附性

    3.7   變換性

    3.8  傳遞性

    3.9   層次性

    3.10  系統性

    3.11  轉化性

 4  信息具有價值, 而價值的大小決定於信息的質量, 這就要求信息滿足一定的質量屬性, 包括:

     4.1  精確性

     4.2 完整性

     4.3 可靠性

     4.4 及時性

     4.5  經濟性

     4.6  可驗證性

     4.7  安全性

 

5  信息的功能, 其主要功能如下

    5.1  爲認識世界提供依據

    5.2  爲改造世界提供指導

    5.3  爲有序的建立提供保證

    5.4  爲資源開發提供條件

6  信息的傳輸模型

 信息技術主要爲解決信息的採集、加工、存儲、傳輸、處理、計算、轉換、表現等問題而不斷繁榮發展。

  信息的傳輸技術(通常指通信、網絡等)是信息技術的核心。信息的傳輸模型如下圖所示

信息的傳輸模型 包括6個要素

  信源, 信宿, 信道,編碼器,譯碼器, 噪聲。

信息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是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7  概括起來, 信息系統的基本規律包括信息的度量、信源特性和信源編碼、信道特性和信道編碼、檢測理論、估計理論以及密碼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