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记事:用提问的方式解疑

有同学在群中提问。决定今天换个风格答疑。跟我好几周了,且提问的这位同学一向活跃,我确认她能接受。(重要提示:用提问的方式,需要学生开放的思维,必须确认具备,或者通过征求意见、制造亲和等方式,预先为他/她营造安全感。)
  本文记录这个美妙的过程。

【丁智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为什么只end start,没有end s?
如果这样写代码的话应该是把start和s作为同一类身份吧?

【贺老师】
end start是什么意思?

【丁智颖】
结束这个start呀

【贺老师】
表达再准确一些

【丁智颖】
结束start这个标号包括的那一部分程序

【贺老师】
程序开始执行的位置在哪里?

【丁智颖】
start?

【贺老师】
sure?

【丁智颖】
不太sure

【贺老师】
如何能sure?

【丁智颖】
start是决定的cpu从何处开始执行程序吗/颤抖

【贺老师】
查书确认一下

【丁智颖】
end start,一方面通知编译器程序到此结束,另一方面通知编译器程序的入口是什么地方

【贺老师】
能sure了吗?

【丁智颖】
奥奥,是不是如果像我说的 start s 身份相同的话,就会出现给了编译器两个程序的入口就不对了

【贺老师】
它们的身份有何不同?是怎么造成的?

【丁智颖】
两个都是标号,但start还有一个作用(标志着编译器程序的入口),因为代码最后有个end start

(原始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贺老师】
谢谢你帮助了我的学习。
我帮助你学习了汇编语言,你帮助我练习了教练技术,
所以我要谢谢你。

(又来一位同学)

【曾维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她说的这个s和这个是在代码段和数据段同样的意思吗

【贺老师】
@曾维虹 你说呢?

【曾维虹】
我觉得是的

【贺老师】
为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

【曾维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程序运行的结果是正确的
总分为138H
然后我感觉和丁智颖描述的问题有点类似一个在代码段,一个在数据段
但是好像有一点点不同,说不太上来

【贺老师】
能理解到这点就很好了

【曾维虹】
感觉,代码段那个s取的是偏移地址,而数据段这个取的也是偏移地址(或者是偏移地址位置处的那个值)

【丁智颖】
我觉得那个数据段的标号只是一个符号,但是它能代表它后面一串的第一个数据

【贺老师】
那么和程序段的标号的相同点在什么地方?

【丁智颖】
都标注了最开始的地方

【贺老师】
@曾维虹 也为你直接用实践解疑惑的方法点赞
这就是探索和研究。当能这样做时,比读了十本书还宝贵。
因为你已经get到了方法。内容怎么变都不怕了。

【贺老师】
@丁智颖 今天我和你的对话中,我没有回答一个疑问,反而是不停地问出估计着你能接住的问题,所以,你自己把疑问都解开了。我没有给答案,但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这就是教练,从不告知,但一样能解惑,且在过程中帮助学员学会方法,获得好的感受。所以我刚才感谢你,帮助我完成了一次练习,让我向我的偶像苏格拉底老老老先生又近了一步。

【丁智颖】
这样感觉比较好,老师做指引者,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贺老师】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百度百科——教练

(记录完。这样的教学,是种享受。再次想起的感谢我的教练老师鲁华章博士。只是,当下,我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去写很多也有必要的文字。等过了这两年,应该就好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