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KPI到OKR

昨天看完了《OKR工作法》,一位同行長輩推薦的書。先通過樊登讀書會聽了好幾遍,又看了書。書看得比較快,對書中聽到的細節加深了印象。

爲什麼看得囫圇吞棗呢?因爲很難套到現有的工作,畢竟行業不一樣。但是OKR工作法的原則學到了,就是目標管理。

這與樊登的《可複製的領導力》,裏面提到的目標管人,而不是人管人,是相通的。

OKR工作法,O表示目標 ( Objective),KR表示示關鍵結果( Key Results)。

目標管理法的原理很簡單,它基於兩個基本原則:第一個原則可以用喬治·巴頓的名言概括,“不要告訴下屬具體怎麼做,只要告訴他們你要什麼,他們就會給你滿意的結果”;第二個原則可以用那個時代一句惠普內部的宣傳語概括,“用關鍵結果衡量工作績效。

前幾年公司開始推行KPI考覈,績效和工資直接掛鉤,從而實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給業績好、踏實肯幹的人更多工資的傾斜。但是KPI作爲一項管理工具,它的作用是有限的,這也是我們實行之後發現的。

原來已經有了可以補充KPI指標的OKR工具。我的理解,OKR明確了團隊的目標和績效,強調了整體,正好彌補了KPI傾向於個人的弊端。

畢竟,團隊裏有些人沒有幹勁,情願少拿工資,也不願多幹活。這不利於整體目標的達成,也不利於團隊的建設。

KPI給優秀的人舞臺,OKR給後進的人機會。十個指頭伸出來不齊,每個成員的能力有差異,但是大家努力追逐的目標是一致的,這也正是OKR發揮的導向性作用。

KPI指標很具體,但是OKR裏的目標卻很有激情。作者建議確定能夠點燃團隊熱情的目標,比如做到區域的最好,比如拿下某個市場。不具體,但是有感染性。

書中還指出,在實施OKR前,先明確企業的使命。

你可以用這個簡單的格式描述公司的使命:我們通過(什麼樣的價值主張)在(什麼領域或行業)(改善人們的生活或減少人們的痛苦)

目標用來明確方向,關鍵結果則用來量化目標,使團隊和個人聚焦在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上。

企業的的使命,讓團隊感受到工作的意義,不只爲了工資。具體的目標,更能激發團隊的活力,工作就像遊戲,打怪升級,自己隨着團隊不斷成長。

KPI強調工資,強調個體的差異。加上OKR工作法來補充,團隊一定會所向披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