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力與思考謬誤

思考謬誤經常會影響我們的思考力。本質上是因爲我們大腦幾千年的進化。使我們大腦產生了很多屬性,從而造成了很多思考謬誤。

就如同有的人喜歡喫肉有的人喜歡喫菜,有的人喜歡紅,有的人喜歡藍,有的人喜歡穿襯衫,有的人喜歡體恤一樣。這都是人的偏好。我們大腦也有着各種偏好。

這些偏好在某些時刻是影響我們思考的。

那麼常見偏好有哪些呢?


過度自信

大量的認知心理學的文獻認爲,人是過度自信的,尤其對其自身知識的準確性過度自信。人們系統性地低估某類信息並高估其他信息。將過度自信定義爲,認爲自己知識的準確性比事實中的程度更高的一種信念,即對自己的信息賦予的權重大於事實上的權重。關於主觀概率測度的研究也發現確實存在過度估計自身知識準確性的情況。



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以往發生的費用。[1]

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爲“沉沒成本”(Sunk Cost)。在經濟學和商業決策制定過程中會用到“沉沒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沒成本常用來和可變成本作比較,可變成本可以被改變,而沉沒成本則不能被改變。


忽視基本概率

李華是個上海男人,他個子瘦瘦的,總是帶着一副眼鏡,喜歡聽古典音樂。

聽完這段話,你覺得下列那種情況的可能性更大呢?

1)李華是出租車司機

2)李華是復旦大學的中文教授。

大多數人都會選 2)。

但這個選擇很可能是錯的。

要知道,上海的出租車司機要比復旦大學的中文教授要多得多。從概率上來說,1)的概率要大得多。


錨定效應

所謂錨定效應是指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爲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着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

  錨定是指人們傾向於把對將來的估計和已採用過的估計聯繫起來,同時易受他人建議的影響。當人們對某件事的好壞做估測的時候,其實並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好與壞,一切都是相對的,關鍵看你如何定位基點。基點定位就像一隻錨一樣,它定了,評價體系也就定了,好壞也就評定出來了。


認知吝嗇鬼


傑克正看着安妮,而安妮正看着喬治。傑克已婚,喬治未婚。

請問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正在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A. 是                    B.不是                C.無法判斷

請給出你的答案是什麼?

如果你選錯了沒關係,我也選錯了,我還測試了身邊幾個人也錯了。高達80%的人給出的答案都是錯誤的。

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的大腦是認知吝嗇鬼,能不用,則不用,該用腦時也不用。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完全析取推理,是指面臨諸多選項做出決策時,或是在推理任務中選出最佳解決問題方案時,對所有可能性及其後果進行分析、採擇的思維過程。

如果我們對安妮的婚姻狀態進行討論,安妮是已婚還是未婚,就很容易得出正確答案。可是,我們的大腦太膚淺,太喜歡尋找顯而易見的表面信息,而不願意對已有信息進行加工推論,得出更全面準確的信息。

研究表明,在沒有告知需要採取析取推理的情況下,高智商人羣採用的推理方式和普通人沒有太大差別。比如,考試是給出信息提示的情況,高智商人羣就會表現得更優秀。但生活中有太多沒有信息提示的情況,高智商和普通人一樣都會做蠢事。

由此想到學生時代的我,曾經入坑認知吝嗇鬼很多年。從小學到初三,我的語文成績永遠高於數學成績,語文這門課並不需要深入理解,而數學總需要動腦,而我最討厭動腦。升入高中後,數學不動腦學不下去了,我開始慢下來,學會了析取推理方法,成績也還不錯。

作爲學生,學會使用完全析取推理方式很重要。比如數學學習,那些成績出色的孩子總是很擅長使用完全析取推理方式,而那些成績差強人意的孩子,析取推理思維能力總是很弱。對於數學成績差的孩子,我們需要端正他的學習態度,鼓勵他學會用腦,讓解題速度慢下來,多花時間把解題思路理清楚,這樣慢慢形成完全析取推理思維,成績也會一點點好起來。

掌握完全析取推理方式,主要是學會多角度全方位看待問題,這樣才能更容易更快速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屬性替換

當人們需要評估屬性A時,卻發現評估屬性B更容易一些(A與B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於是就改爲評估屬性B。簡單來說,屬性替換就是用簡單的問題取代難題。作爲一種認知策略來說,屬性替換在很多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如果 使用兩種不同的策略都可以得到相同的答案,何不省省力氣,選擇那個簡單一些的呢?即使替換後的屬性並不是最完美的答案,至少可以讓我們距離正確答案更近一些,總比找到答案卻費盡周折要好。可是,在真實生活的特定情境中,過度概括的替代屬性策略常常會導致嚴重的誤差。


生動、出衆與可得性

情感反應會干擾人們處理重要量化信息的能力。這項研究請被試回答如下 兩個問題。情景1 :要拯救200 000只沉溺於油潭中的鳥,你願意爲此付出多少錢?情境2 :要拯救2 000只深陷油潭的鳥,你願意爲此付出多少錢?結果發現,人們願意在情境1 (均值爲88美元)中付出的金錢僅僅 比情境2中稍微多一點點(均值爲80美元)。研究者推測,成千上萬只鳥集體沉溺油潭的這種畫面所引發的強烈情感反應干擾了對實際需要救助的鳥的數量的關注,從而決定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判斷與反應。奚愷元 及其同事在另一項研究中進一步證實了這個推論。在這個研究中,研究者告訴一組被試:“如果有科學家在亞洲發現了4只大熊貓,你願意捐多少錢來拯救這4只大熊貓?”另一組被試需要回答相似的問題,只不過熊貓的數量由4只變成了1只。在這個研究中,兩組被試都只讀到一段閱讀材料,沒有看到任何其他的視覺圖像刺激。相對於上面的鳥類研究,這個研究中涉及的數量較小,因此可以更爲清晰地評估人們在決策過程中的所思所想。在這個情境中,相對於拯救一隻大熊貓來說(均值11.67美元),人們願意捐出更多的錢去拯救4只大熊貓(均值爲22美元)。第二個研究,所有研究設計完全相同,只不過在提供了閱讀材料之後,還爲被試提供了非常可愛的大熊貓照片。結果發現,人們救助4只大熊貓與救助1只大熊貓的捐款金額完全相同。可愛照片所引發的情感反應使被試忽視了對數量的考量。


損失厭惡

對於損失厭惡,先來做幾個實驗,來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

如果我給你一個蘋果,你應該會感到高興吧!現在換一下,我給你兩個蘋果,接着我向你拿回了一個。

請問,你更喜歡哪一個場景?我想多數人的答案是第一個,而不喜歡第二個場景。

這個實驗兩個場景的結果都是一樣的,都得到了一個蘋果,但是在第二個場景中,因爲得而復失,損失了一個蘋果,這嚴重影響並拉低了獲得一個蘋果的幸福感。

丹尼爾·卡尼曼曾經設計了一個擲質硬幣的實驗,硬幣是均質的。如果是正面,你將得到150美元;如果是背面,你將輸掉100美元。這個賭局對於參與者來說,長期下注的話,肯定是穩賺不賠的,畢竟輸贏概率相同,贏的收益大於輸的損失。

但是實驗結果卻是,大多數人仍然拒絕了這個賭局,因爲對於多數人來說,損失100美元的痛苦遠遠大於得到150美元的快樂。最少收益多少,快樂才能彌補普通人是失去100美元的痛苦呢?答案是,200美元。

由上述實驗我們可以看出:

損失厭惡是指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認爲損失更加令他們難以忍受。同量的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爲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損失厭惡反映了人們的風險偏好並不是一致的,當涉及的是收益時,人們表現爲風險厭惡;當涉及的是損失時,人們則表現爲風險尋求。


以上來源:百度百科、超越智商、清醒思考的藝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