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之北王-王茂齋先生

原文網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17537&PostID=9485350

作者:厥初生民   2007-05-04 22:13 星期五 晴
  吳式太極宗師王茂齋
  
  ■ 戰 波
  
  --------------------------------------------------------------------------------
  
  《健身科學》2004年第5期  健康養生-運動健身
  
     楊祿禪的首傳弟子中,得其衣鉢者除楊氏諸子外,尚有萬春、凌山、全佑三人,時人謂:三人各得先生一體,稱“筋、骨、皮”。由於三人出身低微,備受王 公貴胄歧視,便遵師命拜其子班侯爲師,拳藝仍由楊祿禪傳授。全佑(1834-1902年),滿族,在旗營當差,其拳善化勁。全佑傳弟子王茂齋、吳鑑泉、郭 松亭、常遠亭、齊格忱、英傑臣等。
     王有林(字茂齋,1862-1940年),山東掖縣(今山東萊州市)程郭鄉大武官村人,北京東單同盛福掌櫃。爲人重孔孟之道,忠孝仗義,尊師重道,德高望 重。爲全佑大弟子和三十年代北方太極拳掌門。早年吳鑑泉在德勝門當差,家境貧寒,王茂齋把摺子給吳,沒有柴油錢糧可到櫃上去取,從而保證了師父和師弟一家 的生活。民國後,吳鑑泉沒有了俸祿,王茂齋更是極力維護吳氏一門的生活和在武林中的地位。恩師過世後,爲弘揚師門,王茂齋帶領諸師弟,在同盛福拳房閉門苦 練十餘年,結合宋書銘所傳宋氏太極功,練就了包括拿法、閉戶、點穴和卸骨等在內的獨特的吳式太極打法。爲吳氏太極拳在太極宗派中門戶的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 礎。
     二十年代,王茂齋已名震遐邇。北伐戰爭後,當時的北平市長袁良讓《北平體育研究社》的許禹生先生爲自己請位武術名師。許介紹了劉某某(時稱快手劉)等幾位 名師,經過試手,幾人均爲袁良所敗。袁很生氣,對許禹生說:“我讓你給我請位明師,你給我找些個酒囊飯袋。”許笑道:“不是沒有高手,我是怕傷着市長,沒 敢給您介紹。”袁說:“不然,你只管介紹。如果能贏我,我一定拜他爲師。”當時王茂齋、吳鑑泉和楊澄甫等都在許禹生的研究社教拳。許把王茂齋介紹給袁良, 並囑咐:“別打傷袁。”王說:“我有分寸。”兩人見面試手,袁良出手間便被髮放倒地。再試幾次,王說發出幾尺就是幾尺。說這一掌讓你退十步、幌三幌,對方 就是退十步,幌三幌。用勁巧妙精微,拳法玄奧神奇。袁良心悅誠服,當即跪地拜王茂齋爲師。一時間,警察局長等官紳巨賈紛紛拜王爲師。王茂齋在武林界名聲大 震,盛極一時。並最終確立了其北方太極拳掌門的地位。這時,一些武林同道和社會名流,包括一些拳友和弟子,勸王茂齋自立門戶爲王氏太極拳。王說:“永遠不 能這樣做。我師父家和師弟靠教拳爲生,我有買賣。要立只能立吳家。”王茂齋及其子和傳人遵循這一宗旨。
    (待續)
  
   吳式太極拳專區
  
  【關於“吳全佑”的由來】
  
    1989年第三期《太極天地》欄目中發表了翁文斌先生《太極名家全佑並非姓吳》一文。文中說:“國內武術界有人將吳式太極名家吳鑑泉之父全佑先生誤稱‘吳 全佑’。其實不然。全佑系滿族人,並未從漢姓,又怎麼能稱他爲‘吳全佑’,是人們的主觀判斷得出的錯誤叫法。”
   全佑生前確實未曾叫“吳全佑”。但筆者以爲“吳全佑”不能算誤稱,這不是人們主觀判斷得出的錯誤叫法,而是有他的由來的。
    (一)吳鑑泉的次子吳公藻先生(1 9 0 1—1 9 8 5年)在《吳家太極拳》(香港1 9 8 0年版)一書中說:“吳家第一代宗師吳全佑受業於楊露禪,後拜露禪之子班候爲師。”又,書中有他爲《太極法說》抄本題詞的手筆:“此書乃先祖吳全佑府君拜 門後由班候老師所授……”吳公藻是全佑的嫡孫,家學淵源,他決不會隨隨便便就寫成“吳全佑”。
   (二)三十年代中期,在陳振民,馬嶽梁先生編著的《吳鑑泉氏的太極拳》一書的《太極功系表(一)》中也寫有“吳全佑”。馬嶽梁先生的父輩姓惠,惠家聚族而 居。他五伯父惠新吾官居 督察御史,任九門提督(相當於今之北京街戌司令)之職,很有聲望。因之當時人稱他家爲“惠宅”。惠宅有箭院(即練武場)。全佑在楊露禪告老還鄉後脫離旗 營,長年設館於箭院授拳,直至1 9 0 2年去世。在箭院,他融會楊氏父子的大小架式爲一體,自創了太極功架,名望大盛。吳鑑泉也是在箭院功成名就的(據馬嶽梁,吳英華兩位老師述說)。從上看來 吳馬兩家關係密切,是非同一般的通家世好,而馬嶽梁先生又是吳鑑泉的東牀。因此不會毫無根據的稱“吳全佑”。再說《吳鑑泉氏的太極拳》出版之時,吳鑑泉還 健在。馬嶽梁先生在《自序(一)》中說:“嗣徵得師之同意,因草是篇。”可想此書寫成後必經吳鑑泉過目。若有此等大謬,吳鑑泉豈能會不予指正?
    (三)徐致一先生(1 8 9 2—1 9 6 8年)在《吳式太極拳》(1 9 5 8年版)一書的《前言》中說:“吳先生(指吳鑑泉——筆者注)的太極拳是由他父親吳全佑先生所傳授的。”徐致一1 9 2 0年就從吳鑑泉學藝,追隨多年。 1927年就著有《太極拳淺說》一書,一生從事吳式太極拳的教學、研究。他的《吳式太極拳》成書後多次再版,總共發行了三十餘萬冊,是現今學習吳式太極拳 的範本。象他這樣一位較有名望的吳式太極拳家,不可能不假思索就給全佑冠以吳姓,貽笑方家。
   以上幾位吳式太極拳名家都是當初改姓時的見證人(馬嶽梁先生現年9 0歲)應該瞭解當時的情況,想來絕不至於他們都把這顯而易見的事情搞錯。
    爲了追一步弄清這件事情,筆者走訪了吳式太極拳家吳耀宗先生。吳先生已8 3歲高齡,兩目炯炯有神,聲若洪鐘。他用一口標準的北京話說:“談這個問題應該知道當時的社會歷史情況,纔能有深切的瞭解。滿族人是指名爲姓,一代一個 姓。譬如我師兄馬嶽梁的父親叫惠昌,但貫屬滿族馬佳氏,故他家在從漢姓時歸宗姓馬。吳家也同樣,全佑姓全(吳鑑泉原名”愛紳“並不姓全)卻貫屬滿族烏佳哈 拉氏(音)。辛亥革命以後,清宗室愛新覺羅氏子孫等王公貴族大量散流到民間與漢人混爲——體。爲免社會偏見和各種麻煩,有改姓金的,也有改姓羅的等等,一 時滿族改漢姓成爲一種時尚。所以烏佳哈拉氏也取漢音姓,譯娃吳。當時與全佑同輩的族人都歸宗姓了吳。設若當時全佑未曾去世,理所當然也要姓吳。 既然是歸宗,稱之爲‘吳全佑’怎麼能說不可以呢?在未從漢姓前我名叫文義,改姓後名吳公展、號敬修。吳耀宗是我父親給我另取的名,即光宗耀祖的意思。中國 人家族觀念極強,在一般情況下不肯輕易背宗離祖,這在名字上往往就可能反映出來,更不要說姓氏了。即使改了也會留下一定的根由,否則當初爲什麼不姓張、姓 李而一定要姓吳呢?”
   根據上述的各種情況來看,;吳全佑”並不是人們想當然得出的結果。退一步講,不管是什麼原因,假定全佑的子孫後輩願意讓全佑歸以吳姓,外人也不能加以非議,這畢竟是他們的“家事”。
    事實上稱爲“吳全佑”有他積極的意義。因爲這樣能把全佑傳下的其他支流統一在吳式拳下。否則稱呼什麼呢?“全式”?顯然要使吳式太極拳源流複雜化了。例 如:王茂齋——楊禹廷——王培生;常速亭——常雲階;劉彩臣——李先五等支流,他們都不屬於吳鑑泉一支,但他們都不約而同的稱爲“吳式”,假若不是“吳全 佑”,他們能稱吳式麼?
   總之,稱爲“吳全佑”是有根有據的,這是社會、歷史、風俗等方面因素形成的,數十年來不少人都這樣稱呼,這已經成爲一種定論,是無可非議的事情。
   此文寫成後、筆者在一次太極拳交流會上遇到了吳鑑泉的長女、8 5歲的吳式太極舉家吳英華老師,也向她請教了這件事情。吳老師滿頭銀髮、神態慈祥。她微笑着說:“簡單講吧,應該說我們家祖上就是姓吳,吳公藻等人的說法是對的,完全可以這樣稱呼。”
  
   來源:摘自鑑泉太極拳社社訊
  
   【全佑軼事二則】
  
    上海鑑泉太極拳社社長吳英華老師,太極技藝爐火純青,身體矯健,精力充沛。教拳之餘,每與弟子談起其祖父全佑的故事,侃侃言來,娓娓動聽。據云:全佑前清 時曾受業於楊露蟬,武功顯赫,名嘈京城,允稱爲開創吳式太極拳大師。(編者按:全佑系滿族人,原用滿族姓氏,其子始改漢族姓氏吳)茲揮錄軼串數則,以饗讀 者。
  
   一、烈馬騰空
   全佑在旗營任教時,一日來到馬廄。看到一匹高頭大馬,單獨關在柵欄,好奇之下,就問養馬軍士,此馬何以單獨關鎖?軍士答稱,驛騮性烈,沒人敢騎。全佑笑問 可否一試蹄繮?軍士面有難色,謂摔壞了人,跑走了馬,喫罪不起!全佑道出姓氏並許以若馬有閃失,自當照價賠償。軍士獲知爲大名鼎鼎的全佑,又聽說肯賠錢, 乃徇情答應。
   全佑縱身上馬,馬伸腰舒鬃,引頸長嘶。在院子兜了一圈,突然撒開四蹄,徑直向丈餘高的院牆馳去。全佑先是緊貼馬背,危坐雕鞍,不期烈馬撞牆,頓覺有粉身碎 骨的危險,情急之下,運用太極神功腿一夾,繼而勒緊縵繩,猛喝一聲'起'。烈馬受力不住。騰空一躍,飛越院牆,宛似風馳電掣,一任全佑駕馭。過了一個時 辰,全佑才策馬返回原處,軍士伸仲舌頭,嚇出一身冷汗。
   旗營得知此,深服全佑武功,慨然以馬相贈。後來全佑之子鑑泉亦名嘈武林,能在馬背上單手倒立,這與乃父的高超騎術同出一轍。
  
   二、一招送客
    全佑家住京城前門附近,某日下午,全佑在書房閒讀,門人忽報有客求見。全佑乃出客廳相迎。只見來客已追大門,長衫挹地,一表斯文,氣宇軒昂,雙目炯炯。全 佑徐徐款接,那人疾步趨前,一揖到地說:[晚生拜見。全佑拱手還禮,此一瞬間,只聽“咣”的一聲,來客驀然飛起,倒撞開客廳的花格窗檀,落座在四合院外的 門樓上。站在一旁的門人目瞪口呆,莫明究竟。原來客人在施禮時,遽用一招“仙人指路”,直朝全佑下腹襲來,全佑明察秋毫,技高一籌,連消帶打,騰空便將來 客發了出去。 此來客縱身跳下門樓,復奔入客廳,匐伏於地,接連磕了三個響頭,向全佑揖謝。
  
   三、全三爺(全佑)善用大杆
    一日偶然路過北京東城泡子河地區,見有數十人圍攻三人。這三人每人一支長槍,鼎足而立,和圍攻人相抵抗,然已受傷,眼看就要失敗喪生。全三爺見義勇爲,奪 過一才艮杆子,橫才丁豎掃,擊散圍攻的羣匪,救出三人。這三人立即叩謝救命之恩。此三人自言是回族,姓丁,全三爺並未留下姓名。一笑而去。
  
    一日有客來訪,說請全三爺看鴿子,養鴿子是全三爺的愛好,因此便隨此人到東城一家,看見鴿籠內有佳種鴿子多羽,全三爺愛不釋手,房內待茶,興盡辭別。當出 門時,門樓上忽然倒下一筐石灰,全三爺的眼睛被迷,有多人都戴風鏡,用鐵尺鐵棍,向全三爺打來,三爺眼已被迷,只用兩臂抱住頭部,聽任毒打,遍體皆受傷 害,腿臂皆斷,倒地不起,這些流氓一鬨而散。等家中人得知,來看時人已不能動彈,而那家的人已去了。當時法制,受傷人不能擡回家中,否則官方即不負責。只 好在街旁臨時架一席篷,設牀將三爺放上,遍請名醫治療,皆言無法醫治,忽然有一老翁,鬚髮皆白,他說:“我看見他是個了不起強漢,被打時一聲不響,我這裏 有藥丸三粒,一粒用水化開,敷在傷處,一粒給他喫下,另一粒同一只鴿子煮熟,給他當飯喫下,則有奇效,一週內傷勢漸愈。一則,老者傷藥療效特好,二則,全 三爺的內功已然達到登峯造極,二者相合故傷勢痊癒迅速,但忘問老者姓名住址,無法致謝。
   九門提督惠五爺,已經得知打人者是泡子河救人的前仇,他們是皇家擡皇槓的人員,首領是太監印都管。惠提督準備抓人,首先請全三爺到印宅門前走一週,惠提督 派兵跟隨,印都管已經得知全三爺是惠宅教師,遂託人說情,願賠禮道歉,因而在同興樓飯莊,設宴40餘桌,遍請有名人物和武術界人士,頗盛於一時。
 
  吳氏南北架的形成
  
  
   全佑(1834——1902),滿族,武功超羣,任王府護衛。楊祿禪父子在京傳授太極拳時,與王公貝勒同學,鑑於封建的等級制度,奉楊祿禪之命均拜班侯 爲師,其拳藝仍多爲楊祿禪傳授。全佑與同學萬春,凌山爲當時的佼佼者,人稱三人技藝得楊祿禪公之筋;骨;皮。全佑拳架仍宗法楊氏祖架,全佑公將太極拳拳藝 傳給其子吳鑑泉;王茂齋;郭松亭;常遠亭等。
  
  吳鑑泉(1870——1942)河北大興縣人,幼承庭訓,心法脈傳,年長後愈加致力苦研,日臻化境。
  
  王茂齋(名有林)(1862——1940)山東掖縣(萊州市)人。少時在北京學徒,從師全佑,生性忠誠好義;奮力好學。功力紮實穩固。全佑公逝世後,極力維護吳氏在武林中的地位,與師弟吳鑑泉;郭松亭等研究拳術拳理十多年。
  
  
   民國初年,原袁世凱的機要祕書宋書銘,自言爲宋遠橋之十七代孫,其拳名三世七,以三十七式得名,其推手法則與當時北京流行的太極拳方法相同。當時北京的 太極拳名家許禹生;紀子修;吳鑑泉;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等聞宋書銘之名,皆相邀拜謁,與宋推手。時宋書銘已是七十老叟,但衆名家動靜不能自主,皆奔騰 於宋之腕下,於是均執弟子之禮,從學於宋書銘,時一九一六年秋末。《宋氏家傳太極功源流支派論》等太極拳方面的理論文章,諸弟子自然得傳。由於宋氏太極功 的參融,使吳鑑泉與王有林等拳家的拳風有了很大的變異,拳架除體現太極拳已有的輕靈;圓活;松靜;自然的風格以外,鼓盪;鬆柔之風更見明顯。可以這樣說, 宋氏太極功對吳氏架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一九二八年吳鑑泉與楊澄甫兩位宗師應邀南下教授太極拳,既標誌着吳氏架的正式問世,也標誌着吳氏架南北兩派的形成:以吳鑑泉爲一支的吳氏南派架;以王茂齋爲另一支的吳氏北派架,所以吳氏架素有“南吳北王”之稱。
  
  
  吳氏南北架以楊祿禪爲宗師,奉張三丰爲太極拳祖師,迄今桃李遍佈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和國際地區,在各地建立了太極拳吳氏架組織機構。是除楊氏架之外,傳播範圍廣泛的太極拳拳架。
  
  
  吳鑑泉傳(子)公儀;公藻;(女)英華;(婿)馬嶽梁;傳徒吳圖南;徐致一;趙壽村等,代不乏人。
  
  
  王茂齋傳王子英(子);楊禹廷;張繼之;彭仁軒;修丕勳;王歷生;李子固;劉光鬥;趙鐵庵;鄭和春;曹幼甫等。
  
  
  吳氏架的傳承除保留推手;劍;刀;槍;黏杆等,還保留有張三丰傳承的指針療法。
  
  
  吳氏架的傳承分爲社會架與傳統架。社會架主要以辦學收費爲目的,所以少有內在操法。而傳統架與太極心法則仍以拜門嫡傳爲主,保留有宗風真髓。
  
  
   楊禹廷(1887——1982)(又名瑞霖;雨亭),終生課徒爲業,北京及北方地區吳氏架傳人多爲其所傳。楊禹廷的弟子中著名者有:王培生;王輝璞;馬 有清;李秉慈等。其中王培生先生一生輔師教學,拳學造詣頗深,著述較多,門徒廣衆,是當今吳氏架傳人中碩果最豐者之一。
  
  
   鄭玉慶(出生於一九四三年),師承其伯父鄭和春(卒於一九八五年,享年七十六歲),幼時起便向伯父學習師爺王茂齋一支太極拳架,該拳架循規蹈矩,抻筋拔 骨之法,盡顯於拳架之中,一招一式內藏殺法。一九八五年,王培生先生觀看了鄭玉慶師父盤架之後,說:“此拳架我看師爺在當年煉過,攬雀尾如來回蕩刀之法, 現在已沒有人這樣練了,是茂齋老架”。並在鄭師保留的家傳太極拳譜上題詞。鄭和春先生是把太極拳傳進大連的第一人。
  
  
   一九九七年經大連市政協副主席,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著名力學專家唐立民教授的推薦,研究生院聘請鄭玉慶師父爲研究生院的太極拳教練,傳授太極拳茂 齋老架及刀;劍;推手諸藝。一九九八年十月經大連市武協批准,正式成立了茂齋老架太極拳社,歷經四年的時間,參加學拳的人數已逾三百多人,其中有十幾人在 省一級比賽中獲得獎牌。
  

  

  
  吳式北派太極拳宗師:王茂齋先生
  
  
  
    王茂齋老先生(1862-1940)祖居山東省萊州市(原掖縣)大武官村,他是吳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的師兄,在當時威望極高。吳式太極拳門人中流傳着一本 《同門錄》,第一頁便是王先生的英照,第二頁是吳鑑泉宗師的英照,以後是二位先生的弟子及子侄們的照片。王先生對吳式太極拳的形成是很有影響的。吳式太極 拳素有“南吳”,“北王”之稱。“南吳”是吳鑑泉先生,他1928年去上海教拳,形成了以上海爲中心的南方吳式太極拳系。“北王”就是王茂齋先生。至今, 以北京爲主的我國北方地區習吳式太極拳者,多爲王先生的門下。
   王茂齋先生於民國初年在北平開設“同盛福”,經營建築材料,閒暇時以授拳爲樂,弟子以及再傳弟子衆多,其中不乏高手。如弟子中的彭廣義,趙重佑,張實柱, 修佩勳,楊禹廷,王子英,劉光鬥等,再傳弟子中的劉晚蒼,王培生,李經梧,馬有清等。有些人還有著作流傳於世。筆者系王茂齋先生之同鄉,又系吳式太極拳的 門中人,鄉里流傳王先生及其弟子們的軼事頗多,故在此略書幾件王先生的軼事。
   某年,王先生回鄉建房。翌日,見一壯實的石匠在衆人面前自炫其力,言能負600近重物而行數百步。王先生上前笑問:“若我以兩指按你頭頂,你能起身否?” 答曰:“慢說二指,一掌按頭也可起身!”說着蹲下身,王先生用右手食中二指輕點於那人頭頂,石匠猛然向上起身,不料紋絲不動,只覺那二指忽隱忽現,隱似無 物,又重如泰山。接連三次起身,石匠都不能如願,方纔心悅誠服。衆人問,爲何石匠起身不得?先生答曰:“此乃太極拳之粘截勁。你們要練也可學會。”接着, 王先生又讓石匠抱着他的右腿,看能否將他搬起。石匠依言而行,連搬數次,王先生卻似長在地上一樣,絲毫不爲所動。待石匠再次用力,先生微微坐身沉胯,輕聲 道:“起!”石匠應聲飛甚而起,向王先生身後右側跌出,眼看頭面即將着地,卻被王先生一個轉身接住,輕輕放回地上。衆人歎服稱奇。
   有一日,王先生到張實柱老師家裏,見張老師的徒弟們正在推手。張老師是王茂齋先生的外甥,從小隨姨夫練拳多年。張老師有一弟子趕大車出身,體重190餘 斤,臂力過人,外號“鐵牛”,推手總用大力勝人,同門兄弟皆走不開。當下被先生看到,先生上前笑問,可否與己試手。鐵牛和先生一搭手,混身的力量再也使不 出來,反而自身站立不穩。鐵牛不服,突以雙手猛推先生胸部,先生微微含胸略一轉身,鐵牛不由得向旁側搶出數步,方纔站穩身形。先生又以食中二指點在鐵牛前 額,讓他將此二指拿下。鐵牛雙手握住先生手腕往上擡,不僅擡不動,自身反而要跌倒於地;於是他又轉而下按,又連連後倒,無論怎樣用力都站立不穩,而先生的 二指始終點在鐵牛的前額。時年先生已七旬有餘,尚有此等功力,鐵牛等人十分敬佩,即向先生學習此勁。先生道:“這便是太極拳的使彼力還彼身的功夫,你被若 想學會此勁,務必要去掉僵力,才能成功。”
   接着,先生又和張實柱老師試手。張老師以拳擊先生腹部,不料反被彈出丈外。張老師用的是周身一家的整勁,尋常之人足可被擊出丈外,可擊到先生身上,卻被先 生的彈簧力彈了出去,恰如以錢投鼓一般。張老師運勁再擊,先生微微收腹轉身,讓過拳鋒,沾其側面,不即不離,張老師竟被沾出數步。先生又讓張老師打他一個 耳光,勁愈大愈好。張老師後來對筆者說,當時真不敢動手,在先生的一再催促下,張老師照先生臉上一掌,先生不招不架,待手掌剛剛及膚,略一轉頭,張老師即 被旋起摔倒在地。這是太極拳的沾勁,可是有幾人對沾勁能運用到這種地步呢?足見先生之太極神功已達到登峯造極之地步。 先生又給張老師和鐵牛每人一隻手,讓二人擒拿自己。兩人一使眼色,同時用力向裏側擒制先生兩臂,不料先生手臂略動,兩人便撞在一起;二人又同時向外側反扭 先生兩臂,又同時被摔出丈外。
  
  吳式南派太極拳宗師:吳鑑泉先生
  
   (1870-1942)又名愛伸。滿族。從漢姓吳。北京大興人。太極高手全佑之子。幼秉家學,並在其父全佑(1834-1902)之楊式小架拳式的基礎上 逐步修改,形成松靜自然、架式緊湊、緩慢連綿、不縱不跳、長於柔化的吳式太極拳。1914年在北京體育研究社任教,1928年到上海授藝,被上海精武會及 國術館聘爲教授。張羣、楮民誼、王曉籟等前來聆教。1928~1936年上海市各屆武術比賽、國術國考及舊第六屆全運會國術比賽,皆被聘爲評判。1930 年聘爲上海市國術分館董事,1932年任該館太極班教員。同年創鑑泉太極拳社,任社長,此後並在香港、九龍、澳門等處成立分社。其門生遍及海內外。主要弟 子有徐致一、金壽章、金雲峯以及子女吳公儀、吳公藻、吳英華,婿馬嶽梁,侄吳耀宗等。
  
  
  吳式北派太極拳一代宗師~楊禹廷先生
  
  
   楊禹廷(1888-1982),又名瑞霖,北京人。光緒二十三年(公元 1897年)開始習武,先後從周相臣、趙月山、田風雲、高克興習練十 路及十二路彈腿、八卦掌、 長拳、黑虎拳、形意拳、太極拳等拳術 及摔跤。後從高子銘又習八卦掌和太極拳。1916- 1941年從王茂齋 習吳式太極拳。20歲始,在太廟(今勞動人民丈化宮)及志華寺設場 授拳。建國後,繼續教拳。建國初,曾倡議成立了北京市武術界聯 誼會。 1962年到阿富汗駐華使館教太極拳。 編有《太極拳講義》、《太極拳簡易八大式》、《太極拳動作解說》等,1983年經弟子馬有 清修訂成《太極拳規範》一書。曾任北京市政協委員、市武協副主席以及中國武術協會委員。
  
 
  吳式南派太極拳一代宗師~吳圖南先生
  
  
    吳圖南(原蒙古名烏拉布烏拉汗)為蒙族人,自幼患先天性肝炎,先天性肺結核,癲癇。經御醫調治,方纔存活,九歲時被父母帶去學拳,先拜師吳鍵泉先生,習拳 八年, 再拜師少侯師祖,學拳四年,師公是民初的考古學家,亦是中華民國第一屆的立法委員,其一生精研太極,並雲遊與人切磋,理論與實際並重,主張 太極科學化,並用之於養生和長壽,西元一九八九年無疾而終,享年積潤一百齡八歲。一生共練拳一百年。
  
   吳圖南宗師拳藝精湛,一米內凌空發放,恆發人 於數丈之外,為當代武林一代宗師,太極泰斗。平生嫡傳弟子只有兩人,一為馬有清,一為沈保和。
  
   1989年,吳圖南宗師先師仙逝,享年積閏108歲,遺囑立馬有清及沈保和﹝寶和﹞二人為嫡傳衣缽徒兒,李璉為嫡傳徒孫。
  
  
   “也談吳氏太極拳的拳架、推手、雙刀及內功”。

---顏紫元(一)最近看到一位自稱“小弟”的playzy先生於05年5月20日發表了一些關於對快 架、雙刀、內功等的言論,因恐此吳氏太極晚輩“小弟”的一知半解給吳氏太極拳愛好者帶來混淆,故也在此論壇上費些筆墨予以糾正。
  
  一、“快架”的來源
  
   吳氏快架之來源早在馬嶽梁、吳英華二老的著作中作過了說明,在顏紫元編著的“太極祕譜詮真”中也清楚地作了說明。楊露蟬藝成後,根據自己對太極拳的理 解,形成一套有別於陳長興太極拳架而獨具風格的拳架,也稱楊氏小架、快架。當時楊氏弟子萬春、凌山、全佑及楊露蟬子楊班侯、楊健侯及健侯子楊少候、楊澄浦 祖孫三代皆練此架。據楊氏太極傳人田兆麟之子田穎嘉於《精武》2001年1月發表的文章稱:楊氏三代各創一個拳架即楊露蟬創快架即(小架),楊健侯創中 架,楊澄浦創大架,其父田兆麟隨健侯學過中架,又隨澄浦學了大架。事實上楊班候,及其侄楊少候從來就只練楊露蟬的快架,楊班候根本沒練過其弟楊健侯創的中 架,也可能楊健侯創中架時,其兄班候已不在世,而楊少候只練快架,並未練或傳其父楊健侯創的中架,更未練比自己小17歲的胞弟楊澄浦創的大架。聲稱向楊少 候學過數月的吳圖南在“太極拳研究”一書中的所謂“少候拳架”即與吳家的快架幾乎相同,不知是吳圖南從吳鑑泉處學來多年後再冠稱是從楊少候處學來的,反正 楊少候、吳鑑泉在吳圖南作此聲稱時(1984年)均不在世,無以對證,唯一不同之處是吳圖南的拳架其一手大拇指翹起(據聞:孫劍雲曾與吳英華說起此事,孫 劍雲說,吳圖南練拳時翹起大拇指是爲了向人表示他是老大,但羞於開口,於是就用啞語手勢表示,吳圖南在上世紀30年代寫的《太極拳》一書的傳承中稱吳鑑泉 傳吳圖南、楊少候傳烏拉布,這位“烏拉布”直到1984年馬有清編著的《太極拳之研究》中才說明是吳圖南,不禁令人想問如果吳圖南真是楊少候的弟子的話可 以理直氣壯的寫到:楊少候傳吳圖南,就同其書中堂堂正正的寫到吳鑑泉傳吳圖南一樣,可在30年代當吳鑑泉、楊少候均在世時,吳圖南卻羞羞答答的用了一個 “烏拉布”的名字,以至大家無法向吳鑑泉、楊少候去應證,看來吳圖南當時是心虛的。至於被馬有清聲稱爲:對太極拳史有重大貢獻的吳圖南保存的《宋氏家傳太 極功源流之派論》有一個明顯的錯誤就是宋遠橋與張松溪相差6、7代人,怎麼可能一起去武當山,看來也是一篇僞文。最可笑的是在《太極拳之研究》中有一段 “太極拳研究會議,陳發科自認列席”其中寫到:當吳圖南提出陳發科、李派太極的高瑞洲不是練太極拳的,陳、高兩位居然都同意說:“咱們不是這個玩意兒 --------太極,只得列席了。”於是“我”即“吳圖南”認爲他們兩位態度很好,很樸實,那次會議開的很成功。請想想陳、高兩位怎麼會認爲自己練的不 是太極拳,吳圖南編造的這段故事也太滑稽了。)
  
  
  
  楊健侯、吳鑑泉、楊澄浦之所以創編了楊氏中架、吳氏慢 架、楊氏大架是爲了適應環境的變化,這點在馬、吳二老著作也作了說明,也即爲了適應王公貴族們學拳及面向大衆,中架、慢架及大架相對小架(快架)來說比較 易學、易推廣,楊澄浦創了大架,其祖父二輩留下的快架、中架也就不傳了,中架目前大概也只有田兆麟一支尚有練習,快架在楊氏傳人中絕傳,董英傑因聽說過楊 氏曾有快架,惜失傳,便自創“英傑快架”,但與楊露蟬傳下的是二回事。
  
  
  
  吳鑑泉是從其父吳全佑練楊氏快架 的(這與楊少候從其伯父楊班候練快架的情形是一樣的),在此快架的基礎上吳鑑泉創編了慢架,而慢架也有一個成熟過程,早期的慢架單鞭還是弓步的,到了吳鑑 泉晚年拳架完全定型時,則爲馬步的(詳見諸民誼組織拍攝的吳鑑泉的拳架照)。這一慢架的成熟過程還在吳鑑泉師兄弟王茂齋所傳的吳氏太極拳中留下了影子,王 茂齋、許禹生是吳鑑泉的親表兄弟,他們對吳鑑泉是尊敬有加的,吳鑑泉早期的慢架與王茂齋所傳的拳架有不少相似之處,這說明吳鑑泉早期所創的慢架是被王茂齋 等師兄弟所認同的。吳鑑泉晚年在上海所定的成熟的吳鑑泉氏太極拳架即與北方王茂齋所傳的吳氏拳架有所不同了。
  
  
  
   同楊澄浦一樣,王茂齋從全佑處學的快架並未下傳。所幸的是吳鑑泉傳了下來,吳公儀、吳公藻都練了,但並沒下傳此趟快架,聽吳英華老師說,吳鑑泉早年教拳 時吳公儀也跟着學,但得不到吳鑑泉的重視,一氣之下跑到楊少候那裏訴說說:“父親只教別人,很少教我。”楊少候於是對吳公儀說:“你父親不教你,我來教 你”。當時吳、楊二家是近鄰,一日吳鑑泉見公儀練得有些模樣,纔開始悉心傳授愛子功夫。
  
  
  
  吳公儀年輕時,被黃埔軍校請去做武術教官,爲了讓軍隊便於學習,於是把動作分解,以便在臺上示範,如同軍操一樣,此種分解練習的吳氏太極拳後人稱之爲方架,並非那位以“小弟”自稱的說是五十年的產品。
  
  
  
  吳公儀的“方架”形成後,主要是在香港流傳,吳鑑泉氏慢架也就少教了,快架則基本不傳了。這同不少吳氏器械、推手等未能傳下一樣,幸乎馬、吳二位一直在吳鑑泉身邊,保存了下來。所以,快架由來已久,根本不需要從李先五、吳圖南的“吳氏太極拳”書中找證據。
  
  
  
   而馬、吳二老八十年代改編的“吳氏精簡架是以技擊作用考量爲主”是二老親口對本人所言,若是簡單的將重複動作刪除的話,那麼雲手(左、右、左)、摟膝拗 步(左、右、左)、野馬分鬃(左、右、左)、倒攆猴(左、右、左)就只要一式即可,何以各要三式,唯有對吳氏太極技擊毫無所知之輩纔看不出這重複的幾式在 吳氏太極技擊中的地位及在精簡架中左右左各重複三次之意圖。
  “也談吳氏太極拳的拳架、推手、雙刀及內功”。---顏紫元(二)
  
  二、“雙刀”真僞
  
  
  
    “雙刀”並非陳兆毛、李立羣向趙壽屯學的,趙壽屯去世時,陳、李二位尚未學吳氏太極拳,在九十年代初,馬江豹帶了幾位國外弟子在上海公園參加太極的表演, 觀衆中有位姓竇的老頭也乘興表演了“雙刀”,此人據說是跟陳孚康學的,陳孚康則是趙壽村的徒弟,於是陳兆毛、李立羣便向竇姓男子學了“雙刀”。
   趙壽邨、於森與吳英華都是親表兄妹,吳耀宗雖是同姓、同村,但與吳家無親戚關係,是遠方的鄰居。
    馬嶽梁、吳英華二老及趙壽邨、於森等都曾向馬晉安的父親馬潤芝學一些器械、馬潤芝是蒙古人,會的玩意多,也是一代高人,馬嶽梁恩師還曾向他學數術學,馬潤 芝與吳鑑泉是密友,二家關係很好,馬潤芝讓子馬晉安拜吳鑑泉爲師學太極,馬晉安小時候不願在家喫飯常到吳家喫。吳英華、趙壽邨戟等是向馬潤芝學的雙刀,而 且吳英華還向其學過雙戟 、左手劍,甚至吳鑑泉也喜歡馬潤芝的大戟,練大戟的次數比練吳家太極十三大槍還多。但雙刀、左手劍、雙戟、大戟、皆因非吳家太極本門內容,故未下傳,並非 難練得緣故,吳氏雙劍也難練,但卻傳了下來,也並非馬、吳二老忘了,可見那位晚輩“小弟”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所以“雙刀”並非吳氏太極本門的內容,如果改一下起勢和收勢就稱爲吳門的內容,那麼天下所有器械豈不都能成爲吳氏太極器械了?
  三、吳氏太極推手十三勢
  
  
    不知這位晚輩“小弟”學過推手十三勢否,竟斷然言推手十三勢是馬嶽梁整理而出,“其中有三皇炮捶的印象”。這幾乎是信口雌黃,推手十三勢吳公儀、吳公藻、 趙壽邨都學過,因種種原因,有的只是未下傳而已,未下傳的有的還有八種活步推手及散手爛採花,這是十三勢從鑑泉祖師那代就有,不知這位“小弟”何來的三皇 炮捶印象?!
  
  四、內功
  
    吳氏內功有五行、八式及陰陽二十四法,因種種原因,馬、吳二老只傳下五行、八式兩套內功,本人曾聽吳英華老師講,吳英華的師兄弟兼親表兄於森(也是馬嶽梁 恩師的妹夫)還記得陰陽二十四法,吳師曾經讓馬江豹跟於森學,因種種原因在於森去世前未能傳下,因此內地失傳,此套內功與五行、八式一樣都屬祕傳,吳公儀 的孫子吳光宇在加拿大也有傳授,爲了完整繼承吳氏太極拳學,本人於九十年代去香港太極拳總會會長鄭天熊先生處學來,這豈能是鄭天熊創編。此晚輩“小弟”胡 言亂語,若不予批駁,會造成一些混淆,故寫此文以正視聽。
  
  顏紫元
  
  
  
   2006,5,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