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程序員的核心競爭力,避免35歲轉行、40歲失業的終極祕訣

我36歲,兩年Java轉的Android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年了,從一開始的技術走上了管理,現在仍舊是管理崗,但自己經常主動幹回了技術。經常也有人問我爲什麼,祕訣是什麼,我的回答是“ 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學習的心,保持思考……

其實說句良心話,沒有走上管理崗的程序員多了去了,結局並沒有網上說的那麼嚴重,35歲的分界線從我身邊的情況來看,是設置給那些年紀大、不肯學習的人,或者通俗一點,是那些“沒能力的人”——工作年限和能力不匹配的人。

一直幹技術,當然也是可以一直髮展下去的,我身邊甚至還有比我還大幾歲的技術專家。

至於技術還是管理?到底選擇什麼,我個人覺得還是看你想做什麼,當年我也是因爲各種焦慮,最終才選擇走上管理崗,但後來我發現, 焦慮在管理崗同樣存在,比技術崗更甚 。於是我又經常主動搞技術,哪怕我有一天不幹管理了,我還有着一身的技術硬通貨。

畢竟,大部分公司都不接空降來的管理,他們更喜歡技術專家……

之前有陣子在負責招聘,面試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幾個高P,和他們聊完,我就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想法,甚至有些恐慌。
有一個候選人,學歷背景都很好,在一線大廠做核心項目。由於對方職級較高,我就直接問了幾個偏系統原理的問題,對方支支吾吾半天,沒回來出來個所以然。好吧,我降低標準,來一個應用開發的問題吧,結果對方說之前做過,但是時間久了,忘記了。
我又連續問了幾個問題,都是如此,要麼不會,要麼忘記了。後來候選人說,他現在帶團隊,這些事情不需要他親自幹,所以記不清了。
大家知道最關鍵的是什麼嗎?這個候選人不是個例,而是很多個。可以說,我面試過的高級別的候選人,一半以上都是這種情況。

所以說做開發的,技術纔是根本。技術丟了就沒了根基,站不穩…

畢竟程序員是一個技術崗位,這個崗位與是不是走上管理崗,有沒有到中年都沒有直接關係,真正影響程序員發展的,永遠都是技術水平。

互聯網職場很殘酷,基本上每一個層級都是一個大考。

從小兵到骨幹,再到經理、總監、VP、SVP等等,每一個層級都會篩掉一大波人。

映射到BAT這種大廠,每一個職級的晉升比高考還殘酷。

如果年紀老去,你還只是個基層員工。

那麼對不起,你可能要給更年輕、薪資更便宜的朋友讓位了。


今天很多人焦慮35歲轉行、40歲失業。

很不幸,很多人的焦慮,還真的會成爲現實。

尤其是這個世界被疫情重塑之後,陷入困局、亂局之下。

能持續留在這個行業,可能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那麼我們如何突破職場發展的層層瓶頸呢?

我們如何不下牌桌,最起碼不那麼早的下牌桌?

我的答案是,不斷提升思考力!

沒有思考的經歷不是經驗。

如果在工作中不能不斷思考,並不斷提升思考力。

那你很可能陷入1年工作技能使用10年的困境。

等到溫水變成開水的那天,你可能再也無法跳出去。

我們如何提升思考力呢,以下幾點是我的建議:

一、堅持獨立思考

思想從衆是人類的本能,多數人爲了避免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互聯網行業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出現類似拼多多團購體系,趣頭條激勵體系這種所謂的萬能解藥。

包括之前被炒的特別火的私域流量,社羣裂變,分銷體系等等。

這些概念一旦火了後,就會出現鋪天蓋地的分析文章。

有不少文章只是分析了皮毛壓根不分析本質。

老闆無意中看見了一篇所謂雄文,立馬命令團隊調研學習,快速執行上線。

問題在於,沒人真正去分析這些文章到底寫的對不對,寫的產品到底是不是靠這些方法就做起來了。

拿拼多多來說,拼多多的傳播根基是微信,誕生之際恰逢微信用戶下沉和消費下沉的歷史大機遇。

拼多多融合了好幾個趨勢,這一點就不是單純模仿能做到的。

而且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是一個純看roi的事情,拼多多能玩轉,單純抄襲這個模式未必就能玩轉。

看見現象,首先需要質疑現象,而不是全盤接受現象本身或者別人的觀點。

質疑之後是整合分析信息,從質疑點切入到深度思考,深度分析。

最後是自己得出結論,這個結論是建立質疑和整合分析基礎之上的獨立結論。

如果做不到這些,胡亂抄襲照搬,做的產品自然不會有好的結果。

而職場如果沒有好的工作結果加持,一定是越來越貶值!

二、避免三大思考誤區

第一大誤區:將“一時的想法”當作“思考”。

思考是有套路、有流程的,而不是什麼“靈機一動”。

比如架構師在設計框架之時,絕不是上手就整。

而是要從業務分析,人員分析,技術選型,團隊現狀入手。

並且大部分架構師要具備足夠強的抽象思維,分層思維,分治思維,演化思維。

然而,大多數人在面對要解決的問題時,往往是單純地把一時的想法拿來做解決方案。

這種時候如果別人問你一句:爲什麼要這麼做?

你就很可能拿不出更多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尤其是團隊的領導人,更不能拍拍腦袋就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

沒有智慧作爲前提的果斷只是魯莽罷了。

第二大誤區:把“假設”和“結論”混爲一談。

比如,作爲產品經理,在分析了分銷系統後。

可能會得出類似這樣的結論:用戶都愛佔便宜。

因此分銷系統是能快速提升銷量的方法。

整個邏輯推演看似流暢,但是如果前提“用戶都愛佔便宜”不成立,後面的推演就沒有意義了。

這個前提在沒有被證明之前,其實就是一個“假設”。

如果假設爲真,那麼推出的結論也是對的;如果假設失真,那麼那就是在胡扯。

你的假設是否正確,是需要收集數據並且分析論證纔行。

第三大誤區:搞不清楚“現象”和“原因”的區別。

在許多問題中,往往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其他都是這個原因導致的現象。

有時候,原因導致的現象,又會引發新的變化,這種時候就看我們能不能追本溯源找到最本質的原因了。

比如,公司銷售業績不佳,在調查原因的時候,發現公司的銷售人員工作時士氣低落。

然後,我們就覺得已經找到了業績不佳的原因,於是各種團隊建設活動搞起來。

但是如果根本的問題是產品質量不佳,讓銷售團隊團建有用嗎?

士氣低落很可能也只是現象而已。

真正的原因也許是經過努力仍然沒能賣出產品。

而產品賣不出去,原因可能是產品本身的設計有問題。

如果頭痛醫腳,那麼只能一直病着。有抓到了問題的本質,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很多職場人都陷入了這三個思考誤區。

結果是什麼?老闆交代要做的事情,做的不好,又或者帶團隊一不小心就給帶溝裏去了。

三、抓問題本質

思考力的本質是打破思維常規,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

我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可以分爲六個步驟:

第一步:找到問題的核心關鍵

思考之前,我們首先要明晰問題到底是什麼,問題到底是否具有價值。

有時候問題本身可能不是並不是問題。

如果一上來就直接陷入「解決域」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先思考「問題域」,很可能南轅北轍,自然無法獲得好的工作結果。

第二步: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當你抓住了問題的核心關鍵是什麼以後,就需要對一個問題進行深入分析。

思考自己能否調動哪些資源,掌握哪些信息,挖掘事情的本質。

這個時候,之前的經驗,直接的信息收集,或者從其他人那得到反饋都是深入分析的方法。

第三步:假設出不同的解決方案

當問題思考到某一深度時,往往你就能找到解決方案。

但是這還不夠,你還需要運用頭腦風暴法或者運用其他邏輯思考術,去找到其他更多的假設方案。

並且這個過程要不斷嘗試打破定式思維。

第四步:對不同的假設深入分析並推演

把假設的解決方案放在一起,分別做分析做推演,找出真正能解決重要的假設。

這意味着,你能窮舉的假設越多,分析的結論會越準確。

第五步:排查和驗證,執行,並獲得結果

最後就是對解決方案進行排查和深度思考。

當你的方案能夠被驗證時,你就能獲得一個可執行的結果。

得到結果後,你的假設就會得到驗證。

第六步:覆盤及沉澱方法論

在問題解決後,有了結果,對前五個步驟做覆盤並沉澱方法論。

這步很關鍵,能讓你獲得更大的認知上的提升,給觸類旁通提供經驗支撐。

拿提升產品留存舉例。

首先我們需要分析現階段產品的留存現狀。

收集****行業產品平均留存和競品平均留存。

得出結論:是否要重點提升產品留存。

接下來我們需要收集產品目前的留存低的原因。

分析途徑有用戶調研,數據分析,競品分析,頭腦風暴等等。

做完留存低的原因分析之後,開始假設各種解決方案。

簡化用戶路徑,改UI交互,產品價值點露出,新功能研發等等都是解決方案。

分別分析這些解決方案是不是目前最核心的關鍵。

最後是開始執行,並用數據驗證結果,並不斷覆盤得到產品洞察。

其實無論你是技術,產品,運營還是其他崗位。

都可以嘗試用這六步法來提升思考力。

讓你的日常工作不再是簡單的習慣性的輸入輸出。

四、日常訓練很重要

思維力的提升首先取決於你工作範圍內的事情。

除此之外,你需要發掘訓練機會。

比如做技術的,除了本職工作的成長,需要看專業書籍,或者去github上看其他人寫的代碼。

光看還不夠,需要思考你自己做怎麼實現,作者爲什麼要這麼做,找到其中的本質,研究它的原理。

如果做產品的呢?可以多看競品或者其他產品。

不要只看這些產品長什麼樣。

要思考這些產品面對的人羣,如果換你做你怎麼做。

這些產品還有沒有可提升的空間。

如果有,你怎麼做?

甚至做推演預測這些產品的下一步改進方向。

把你的判斷記錄下來,過段時間觀察這些產品是否做了這些改動。

再來驗證你的判斷。

再舉一個例子:平時我們上班在地鐵上或者公交車上,可以看到大量廣告。

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思考這些廣告面對的人羣是什麼。

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以及爲什麼這樣做。

如果是你來操刀你怎麼做。

在頭腦裏做推演沙盤,是一個迅速提升思考力的途徑。

如果你能在自己的領域堅持這樣的訓練,會讓你擁有強大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後的話

以上就是我關於提升思考力的四點建議。

總結下要掌握深度思考能力,我們需要:堅持獨立思考、避免三大思考誤區、抓問題本質、不斷堅持日常思考訓練。

只有真正具備超強的思考力,我們的職場之路才能越來越順利。

願我們每個人,都是欣欣向榮的後浪,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不斷成長,永遠努力向前。


除了思考力,紮實的技術能力也足以幫助大家度過“分水嶺”。

互聯網行業是一個知識迭代非常快的行業,如果你不養成學習的習慣,其他人不會停下來等你,這樣的話你就等於一直在退步!

在這裏我也分享一份由幾位大佬一起收錄整理的Android學習PDF+架構視頻+面試文檔+源碼筆記高級架構技術進階腦圖、Android開發面試專題資料,高級進階架構資料

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 點這領取

產出不易,喜歡本文的話,不妨順手給我點個小贊支持一下唄~ 在這裏先謝過各位大大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