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自學(三)——列表和邏輯判斷

一、列表和tuple

1.1 列表

數組和其他語言的數組基本類似,表示一個有序的數據集合:

 1. append(data) // 向列表追加數據元素
 2. pop(index)  //index爲空時,默認刪除最後一項
 3. insert(index,data) // 制定位置插入元素,每次只能插入一個元素,否則報錯
 4. len(list) // 輸出長度
1.2 tuple

元組,表示一個一旦初始化之後就不能修改的有序列表


 1. 初始化和列表不同,是小括號進行初始化 // 例:l = (1,2)
 2. 如果只有一個元素,則小括號內的逗號不能省略 //例:l = (1,)
 3. 對於基本元素,不可修改,對於引用元素,可以修改元素的值。// l = (1,2,[3,4])
 對上面而言,修改元組內的列表的值,對於元組本身來說,沒有影響,因爲元組存儲的列表地址,並沒有發生改變。
1.3 二者的區別和相同

相同點: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者可以互爲對方或者自己子元素
區別:
元組初始化之後不可修改的特點,表示了它更爲安全,可以在更多場景來應用。

二、邏輯判斷

2.1 if
if <條件判斷1>:
    <執行1>
elif <條件判斷2>:
    <執行2>
elif <條件判斷3>:
    <執行3>
else:
    <執行4>

和其他的語言的區別就是

  1. 條件語句沒有小括號
  2. 不用大括號來包裹代碼塊,使用縮緊來進行區分
  3. 每個邏輯語句後面有冒號
  4. 沒有else if ,而是簡寫的elif
    完成作業
#!/usr/bin/env python3
#encoding = utf-8
num = int(input("請輸入你的年齡: "))
if num < 18:
   print("小屁孩!")
else:
   print("恭喜!")

三 、循環

3.1 for循環

1.代碼塊格式同if一樣,沒有括號,冒號分割,縮緊區分
2.for item in … 的結構
計算1-100的和

#!/usr/bin/env python3
#-*- encoding: utf-8 -*-
num = 0
for item in list(range(100)):
	num =num+item
print("求和爲: ", num)

四、dict和set

4.1 dict

類似於其它語言的map,存儲方式是key-val的形式,其中key採用哈希的方式,所以它的特點是讀取和查找的速度快,但是浪費空間,key值唯一

 1. 初始化,直接賦值以map對象
 2. in // 校驗目標元素是否存在dict中,返回值爲bool
 3. get(key) // 獲取目標key的值,沒有返回none
 4. pop(key) // 刪除對應key的值
4.2 set

和上面dict原理一致,但是不包含key,只有value
所以他的初始化,需要一個list集合

a = set([1,2,3])
 1. add // 添加value 。可以重複添加,相互覆蓋,不可放入不確定的元素
 2. remove // 刪除value,如果不存在,會報錯
 3. in // 校驗目標元素是否存在dict中,返回值爲bool

只能接受確定的元素:

l = set([1,2,3])
l.add(1) // ok
l.add([1,2]) // error
l.add((1,2)) // ok
l.add(1,2,[1,2]) // error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