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表示之原碼、反碼、補碼、移碼

1.數據表示規則

  • 0 代表 正數
  • 1 代表 負數

2.原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反碼

  • 反碼 中 正數 的反碼 與 原碼 一致。
  • 負數 中 負數 的反碼 在 原碼的基礎上 符號位保持 1 不變 數制位按位取反。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取值範圍與 原碼一致

4.補碼

標準定義:待補充

  • 補碼的正數 的 補碼 = 原碼 = 反碼
  • 補碼的負數 的 補碼 = 符號位 保持 1 不變 ,數值位 按位取發 加 1
  • 補碼的 表示範圍 -128 - 127
  • -128 是 因補碼的 正數0 和 負數0 都爲 0000 0000 所以 多出1位
  •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原碼求補碼

根據補碼定義 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6.補碼求原碼

補碼 在 進行一次 補碼操作 得到原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7.變補

  • 已知 補碼 求 負數的補碼
  • 連同 符號位 和 數值位 全部 取反 再加 1
  •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8.移碼

  • 用於 表示 浮點數 階碼 一般爲整數
  • 規則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例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表示範圍 與 補碼一致
  • 運算規律
    - 正數 將原碼的 符號位 取反 即可
    - 負數 將 原碼 符號位 與 數值位 同時取反 加1,即變補運算
    - 推到 上面例題
    - 補碼 與 反碼的關係 ,符號相反 數值位 相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