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72/100: 表象不盡相同,邏輯殊途同歸 表象不盡相同,邏輯殊途同歸

表象不盡相同,邏輯殊途同歸

——精聽《劉潤·商業洞察力30講》&精讀《系統之美》DAY-33

《劉潤·商業洞察力30講》加餐|隔行如隔山,真的嗎?


隔行真的如隔山嗎?

潤總在這一講,用小米公司聯合創始人劉德先生講解的案例現身說法,從小米生態鏈的產品說開去。


有一次劉德先生的一個朋友來找他,說要做航空頸枕的,裏面填充的是乳膠,特別舒服,問小米要不要投資?
劉德說,這個行業小米已經在投資了,而且建議朋友不要碰這個行業,因爲大概率贏不了。
他的朋友很奇怪,劉德便解釋說,小米投了一家叫8H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做乳膠牀墊的。
乳膠牀墊是一張很大很大的整塊乳膠,產品做完之後會產生什麼結果呢?對,會切下來一些邊角料。
朋友似乎懂了,沒錯,小米就是用乳膠墊剛好剩下的材料來做頸枕,剩下的材料根本就不花錢沒成本,其他人還怎麼和小米競爭呢?這位朋友果然知難而退。

後來劉德先生總結說,小米做的所有創新,都是在讓“收益大於成本”這個不等式裏的各個相關要素,不斷優化,直至差額最大。

同樣的招數,小米用在其產品鏈的各個品類中,小米手環,小米手機,小米耳機,小米毛巾等等,物又美價又廉,甚至有人調侃稱小米是“價格屠夫”。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往往都高估了行業的差異性,卻低估了相似性。
所以,是否能正確對待自身行業的一般性,去從別人的經驗中抽取、遷移出共通的經驗,確實很重要。


潤總後來還講到了“坪效”的概念。

坪效,就是店面每平方米的單位營業額。

坪效公式的關鍵要素,就是租金(按單位面積計算)。

首先要保證店面的坪效大於租金,你才能活下來。

而坪效如何真正有所提高,就看八仙過海各出奇招了。

潤總舉了小龍蝦店的案例。
小龍蝦有季節性,上市時間從5月份開始,到9月份結束。
那一年剩下的7個月怎麼辦?就只能關門嗎?
讓5個月坪效大於12個月租金的難題,貌似不好解。
但潤總注意到,現在很多地方的小龍蝦店都成了“羊蠍子小龍蝦店”。
夏天是麻辣小龍蝦,冬天是羊蠍子火鍋,這兩個品類就把全年的坪效撐起來了。
此時的坪效,可以大大超過租金了。


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小區門口有一家“沙縣小喫”,正常只提供午餐和晚餐,生意不溫不火,但是它把早晨的時間租給了一家炸油條的早點店,坪效雖然並沒有增加,但是租金被早點店分攤了,還是實現了坪效大大超過租金的目的。

所以,事情表象可能紛繁複雜不盡相同,但底層邏輯卻總會殊途同歸。
用基礎的商業邏輯,和系統的眼光去看問題,可能行業之間的差異就沒有那麼“隔山”之大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