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淵友的 2019年終總結

石淵友👦的​2019

在2019的年末回顧一下這一年,看到去年寫的TODO我覺得很有意思。

我在年初設立的計劃在年末的時候發現是如此的幼稚,我再年初希望可以寫一些個APP、希望可以學習一些別的語言。在年末的時候希望自己寫一個編譯器。我發現我曾經浪費了真的很多的時間在認識自己和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找到了也不能算是浪費。

如果當初…

  1. 大一的時候好好學習離散數學,那麼現在在看lambda推演的時候可能會省不少力氣。
  2. 如果大二課程設計真的認真的用VHDL寫一個CPU甚至去構想多級流水的話,現在回頭自己寫一個RISC的軟核應該也可以像這位大佬:samsoniuk一樣用一個特別的夜晚就寫出來一個darkriscv
  3. 如果當時學習機組的時候不只是做那幾個課程實驗,而是真的嘗試去看一下Linux的內核看,那現在我對自己掌握一個比較大的項目也可能遊刃有餘了吧。至少可以獨當一面。
  4. 如果早一點通讀一邊魔法書《計算機程序的構造和解釋》,那我對計算機很多東西的理解就會深很多了。
  5. 如果早一點看到一些程序員網紅:王垠vczh(陳梓瀚)陳斌一個Emacs/Vim高手等,早點看到這些大佬的個人經歷,我可能會被激勵起來。
  6. 如果每一次有想法的時候,立刻動手寫出一個可操作的文檔。現在的動手能力估計也會提高很多。

其實,看到很多大佬之所以成爲大佬。就是因爲他們所積累的超越了同時期的大多數。如果我再初中就會現在的東西那我也是一個大佬,但是這件事情本身就很難做到。而且提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爲需要你去做出違背一般人常識的事情。那些大佬通常是在時間增長的函數中做到了虧損較少,最終積累超越衆人。當然也有天賦在裏面,但是當我回顧自己一年的時候發現其實不需要什麼天賦就可以超過去年的我,我就感到惋惜。

比較自豪…

  1. 我真的沒有想到我的算法居然可以考第一,其實有很多原因:大家考的都很好、並列很多人、考試沒有特別難。但是我覺得在算法課程裏我收穫了很多,收穫的不是那幾個經典算法,而是一些方法論上的東西。當時爲了學好學好算法,我看了一些課外的資料,其中最重要的一本應該是《STL源碼剖析》。並沒有完全讀透,但是也有一些個人理解。

  2. 這一年確實看了一些書:再網易蝸牛上看了大概58個小時書,小米自帶的多看閱讀看了235個小時,實體書一本:The Little Schemer。電腦中的PDF沒有統計,還有一些在看,博客沒有統計。

  3. 在知乎上開始回答問題,而且因爲一個回答,跟同濟大學的幾個在做課程大實驗的童鞋私信聊過一陣子。因爲他們是低年級的同學,我還有一些能回答的東西。但是比較慚愧因爲我其實不是什麼大佬,好多瞭解的東西也是看別人的博客,和書才瞭解的,所以還是直接給他們推薦了一些鏈接和資料。但是在私信過程中,我還是發現了很多基礎不紮實的地方,這也是我現在在改進的地方。

  4. 其實,2019伊始,我真的是一個小菜鳥,幾乎沒有寫過什麼代碼,課程的代碼其實都是小玩具一樣。感覺寫代碼的時候常常帶着一種搭積木的不適感。我也經常調侃我自己面向API編程。但是在成長了以後發現其實不論什麼編程都是在調用API,除非從沙子提取硅開始寫代碼,不然都有下一層的抽象API在做工作簡化。在瞭解這些之後,我的寫代碼能力確實增長了很多。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complicated things is to know what not to look at and what not to compute and what not to think.

    **在試圖理解一個複雜系統的時候不要過度糾結與細節,因爲要避免不必要的注意、計算和思考。這也就是爲什麼抽象這麼重要!**做事情,寫代碼都一樣,要知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直到自己要在哪個抽象層次上思考問題,而忽略神麼是很重要的能力。在之前我一直容易鑽牛角尖,這其實是很不好的習慣。當鑽研精神放錯地方,就是浪費時間和經歷。

智慧並不是時間的函數,只不過看起來好像年長者更聰明些。“正相關”和“因果”之間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同樣的瞭解到自己很菜,其實也是一個懂得更多的過程。這其實很好理解,懂得越多,也會意識到自己不懂的東西也會越多。看到的越多,有希望的選擇就越多。選擇多並不是好事,因爲那些都還是選擇,並不是自己的,多了只會徒增煩惱。我現在感覺自己積累了一些,但是照比優秀還是有很多欠缺的。但是總的來說,我還可以安慰自己我意識到就算是有所進步了😛。

現在確實比之前穩重了很多,雖然還是很皮,但是穩重了。希望不是自己的錯覺。

掌握了一些小技能…

  1. 在這一年裏我從開始精通各種IDE的安裝和卸載,各種語言的“Hello, world”➡️主要用VScode,輔用Vim。專心實現,忽略語言。因爲從CPU開始瞭解計算機後,發現其實我們寫的那些個文本文件只能說是語言的一部分。平臺+解釋器+代碼,才能叫作語言。

  2. 說起Vim,我還記得當時第一次接觸Vim真的很痛苦,真的不知道爲什麼Vim只幫助那些烏干達的可憐兒童vim

    爲什麼不幫幫我,當時真的很慌,幹什麼都不好使,每次進來都是這個界面,但是怎麼按都不行。只能強制推出。後來才慢慢好起來。

  3. 把自己的終端配置的很好看。寫代碼都很舒心,終端

    尤其是現在習慣沒事開幾個新的Terminal,再關掉。這樣那個牛的名言會換,有的時候,不寫代碼看那個小牛就能玩好久。

    VScode

    同樣我的VScode配置的也很好看。

  4. 感覺個人年度最搞笑的技能是寫代碼用倒裝句:daozhuang這種倒裝是因爲類似c語言系的賦值語句和判斷相等語句很相似,debug 的時候不容易找到,而倒裝句可以根本上避免。😆感謝王垠大佬的小技巧。

  5. 今年裝了無數的系統,成功在成爲計科優秀“臭修電腦的”的路上越走越遠,但是在自己的主力機上裝雙系統的時候出現了問題。之前用聽肖老師的話,裝了wsl,但是有些東西只能在真是機器上跑,比如說c++的工具“valgrind”。但是,現在很慌。😱disk

    準備假期找一個臨時硬盤存一下文件,格式化一下硬盤。

TODO list

每年年末寫TODO list是傳統藝能了。但是我發現今年的TODOlist居然還有這麼多沒有實現:

TODOlist

這也太難受了。其實在年初立flag的時候我就發現問題了。回顧剛剛上小學的時候,我每年假期結束的最後一天晚上熬夜補作業。邊補作業邊暗暗發誓明年一定要提前寫完,我怎麼活成這副模樣。但是發誓一直在進行,從未改變的假期,我都甚至一度懷疑我的人生是不是在被複制粘貼。

其實志向不該的話其實我覺得可以把去年的TODOlist直接複製粘貼,刪一點點就可以了。TODOlist的存在就是讓我自己在年終有那麼一點點羞愧。

雖然可能有點無恥,但是我還是寫了一下TODOlist。今年就不貼出來了,希望我明年早一點認識到我的這份list的幼稚,說明我也早一點成長了。有些東西在開始的時候是目標,但在過程中就變成了順帶的東西

Vlog

說來也慚愧,我買了大疆的osmo action。拍了很多無厘頭的東西,但是一直沒有成片。我有點畏懼鏡頭,攝像頭一旦對準了我,我就不知所措。希望明年有什麼真的值得記錄的東西可以讓我產出一個final cut。

一些數據…

CSDN數據

csdn 分享了一些作業,和博客,但是果然他們都是饞我的作業。看到大佬的博客,還有陳浩老師說的一些話之後,我選擇停更了。

csdn

知乎數據

知乎,我還是玩的比較多。寫了29個回答,卻只有92個贊

zhihu1

zhihu2

尤其是這篇,打擊是真的很大。但也讓我反思了一下,爲什麼他們都只看看,不點贊呢?

zhihu3

最讓我難受的是zhihu4收藏不點贊是真的殘忍。

Github

github1

這是我的主github,其實在人家的服務器上佔用空間,消耗電力,增加排碳量之後挺慚愧的。因爲我並沒有寫出什麼像樣的東西,都是一些垃圾代碼。

github2這是我專門放主頁的github賬號,但是現在還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的東西,所以我還0code

網易雲音樂

wangyi

看到這一欄的時候,我實在是忍不住笑了。我可能是忘記關手機了吧。😆

PDF 書籤

pdfs

看到這裏我就更難受了,我的筆記最多還是課程書籍。

總結

我還是不要臉的說一句:今年一年收穫還是挺多的,來年加油,奧力給┗|`O′|┛ 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