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74/100:用洞察力捕捉機遇,睜大眼睛去選擇做“對的事情” 用洞察力捕捉機遇,睜大眼睛去選擇做“對的事情”

用洞察力捕捉機遇,睜大眼睛去選擇做“對的事情”

——精聽《劉潤·商業洞察力30講》&精讀《系統之美》DAY-35

《劉潤·商業洞察力30講》加餐|劉潤對話李豐:中國經濟正在觸底反彈,充滿機會

本講,是劉潤老師和著名少壯派投資人李豐的對話。

從中國經濟正在觸底反彈,聊到中國機遇,從消費需求驅動購買,到人工智能取代勞動力,等等,李豐先生對經濟形勢做了諸多研判。

其中,對傳統企業的看好,是李豐先生的一個重要論調。

他強調,千萬不要小看傳統企業。

大量的互聯網公司,初創公司只是抓住了紅利,迅速崛起,傳統企業一下子就懵了。但是其實這就像一場400米賽跑。傳統企業已經跑了300米,你剛剛起步。等他反應過來,超越你是輕而易舉的。

比如李寧。

李寧這家公司很了不起。2012-2014年,整個中國的運動品牌觸底,一片哀嚎。李寧公司的時任管理層做了個重大決定,砸18億實施渠道復興計劃,支持經銷商清理庫存、存貨回購、合理化銷售網絡以及制定針對性的計劃等一系列舉措。

爲什麼?因爲李寧知道未來必須直營。

後來,李寧迴歸,接手CEO,他放在桌面上的賭注,是一生的積累。他開始強推電商和直營。雖然現在依然有60%多的加盟,但直營及電商渠道收入佔比的持續提升,疊加新品銷售佔比的提升,促使李寧盈利能力及組織整體運營效率進一步提升。李寧咬着牙縮短了通路,直達消費者。這些年,李寧的銷售和股價都在回升。

李寧活過來了。

當傳統企業看清楚打法後,他一發力,你是攔不住的。

再比如大潤發。

黃明端把大潤發賣給阿里的時候,說過一句著名的話: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但是阿里的張勇卻在黃明端離開後,又把他請回來了,並給大潤發開了個網上入口:淘鮮達。

黃明端對大潤發做了“盒馬式”的改造,增加了生鮮佔比,多了自動鏈條改造方便挑揀貨物,把商品改爲小包裝,還額外增加了單獨的常用淘鮮達用品的揀貨區,並增設了針對淘寶心選的專區。

大潤發的電商收入大增。

此外,傳統商超的一些優勢,又是新手不會玩的。

比如,據說大潤發每到一個地方,就會租一個巨大的面積,所以獲得低價。然後,大潤發把其中一些面積,轉租給配套,比如餐飲、洗衣、兒童遊樂等。轉租的差價,甚至覆蓋了自己的超市租金。

這樣,大潤發幾乎是在無租金運營。

李豐先生非常看好大潤發重新崛起。

以過去兩年最熱的生鮮新零售模式創業來看,大潤發的生鮮新零售部分在2018年底完成所有店鋪的新零售改造後,今年八月發佈的中報披露,今年前六個月,486間店鋪平均日單700單以上,年底爭取1000單以上(這意味着大概日均50萬單),單均62元(意味着年GMV 100億),生鮮佔比50%以上,準時履約率和貨物滿足率都是99.7%以上,整體不虧損!

同時,大潤發還將把配送範圍擴大至5公里以上,這些當然離不開和阿里巴巴的結合,但是單獨把這個線上的生鮮新零售拿出來看,應該是絕無僅有的成績。

這個能力的根源也來自於二十年做成中國零售額第一的超市,單店2萬多SKU的超強供應鏈能力,同時接受了互聯網的創新。零售的競爭最終還是效率和供應鏈能力的競爭,轉型成功的傳統企業在這兩個根本問題上具有長期積累,這也是“傳統行業”的希望和優勢。

大潤發厲害,是因爲利用了二十年積累的供應鏈能力,結合了互聯網的創新。


所以,企業成敗與否,不是看招式,還是看實力。

李豐先生總結:

中國今天的狀態,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用任何一個模型來解釋,都是不對的。中國今天的狀態,是很多模型的疊加。
因爲只有當大量規律共同作用於同一個時代,這個時代纔有難以想象的複雜性。因爲有難以想象的複雜性,洞察複雜的人,纔有機會。


通過此講內容,我們充分有理由相信未來的中國充滿機遇。

但是這些機遇,在洞察商業本質的人面前敞開,在閉着眼睛往前衝的人面前,緊閉大門。

用洞察力捕捉機遇,睜大眼睛去選擇做“對的事情”,這樣的未來絕對可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