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继海、陆、空、天成为“第五维”战场!!

自“斯诺登”事件以来,关于信息泄露带来的恐慌像病毒一样快速席卷全球,包括德国、英国、法国等在内的多个国家都笼罩在隐私被窥的阴影之下。在中国,NSA监测中国政企事件的后续曝光,让信息安全危机持续发酵,一场由国家、企业、个人多方关注的信息安全保卫战正在拉响。

事实上,信息安全本身涉及的范围非常大,它包括如何防范国家、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要真正保障信息安全,除了国家出台相关战略和政策,加强顶层设计,更需要厂商、用户、机构组织等多方努力。因此,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的信息安全生态圈,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信息安全建设投入

追溯信息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最早可见诸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在以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中,美国将带有病毒的芯片装入伊拉克电脑打印机,进而侵入伊拉克指挥中心主机,轻而易举的摧毁了伊拉克通讯能力。伊拉克俨然成为信息战的试验场,这也是最早的被国际社会公认的信息化战争。

随着棱镜门事件的爆发,美国告诉我们,通过有效的监控,他们获取他国隐私是如此简单。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自然成为被他人窥视的一大目标,国内某厂商受NSA监控长达7年之久,以此获取国家领导人、相关企业相关信息,便是例证。

此外,法国、英国、日本等多个西方国家也都从法律、制度、机构建制等多方面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相比之下,我国的信息安全产业在行业核心技术、关键装备和应用创新方面以及信息产业链上下游行业综合实力、产品成熟度、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都较大。而在相关信息安全策略的制定上,直至今年,关于信息安全的议题才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在立法、行政、公民意识、安全组织建设等方面,还都不够完善。IDC中国曾经对比过一个数字,13年中国所有行业的信息安全建设投入占整个IT支出约为1%,而美国的投入占到整个IT支出的9%左右,是我国的9倍。

由此可见,面对严峻的信息安全保卫形势,我国要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安全,必须调整步伐,从多方入手,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产业生态圈。其中,政府、厂商、用户作为安全产业链的主要参与者,自然是信息安全生态圈的建设主力。

政府:完备审查,多方监管

政府作为信息安全的顶层实施者,在信息安全生态圈建设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针对以往的网络表层化管理,政府需制定一套适合当前技术发展的完整网络安全审查和监督体系。

首先,扩大审查内容。审查的内容不仅需要包括技术安全指标,还需对企业声誉,背景审查、公司资质、公司诚信等方面进行多指标的审查和考量。借助完备的审查体系,确保国家对IT产品应用的有效可控。

其次,要进行多类型厂商的统一审查。信息安全涉及多个服务环节,要更好的保障信息安全,需要对对网络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运营商和服务商进行统一审查。无论是国外企业还是国内企业,都需要一视同仁,采用统一管理制度。

最后,发动多方力量,实现专业审查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与业内专家的多方互动,完备审查过程。审查过程除要求多个相关部门协助外,还将引入第三方专业的检测机构和专家组参与,保证过程的客观公正。

目前,从政府相关部门,到各行业主管机构,已经从全局的角度,开始对网络安全保障问题,进行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逐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力图在顶层建设一个良好的信息安全屏障。

厂商:加强IT能力,重视实践检验

以美国为例,在以上层国家战略、法律、制度、价值观、先进技术共同组成的信息安全生态圈中,以思科、Juniper、瞻博网络等全球领先技术商的技术支撑功不可没。

所以在信息安全生态圈中,IT厂商可谓是国家信息安全中的基石。加强厂商安全可靠的IT能力是构建安全生态圈的重要一面。但国内主流信息安全厂商除联软、中软、绿盟等具备安全可靠的IT能力、厂商产品可靠也已经过大量市场和用户检验外,国内大部分厂商产品仍存在缺乏长期市场检验,仅仅依靠品牌效应使产品匆匆上马现象,这极易导致信息安全隐患。


用户:选择安全可靠软件产品

用户可以说是整个信息产业下游支撑者,是信息产业的终端消费群体。信息的安全与否,直接关乎用户生产及作业环节安全。以政府用户为例,我国以往一些政府网站虽然投入巨资建设,但是技术设备门槛低下,存在大量可被恶意篡改的安全漏洞,对信息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

因此,用户在进行IT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其产品及技术是否足够安全可靠。要选择那些企业诚信度好、产品得到众多应用、服务精良的厂商,从源头上保障IT应用的安全。

安全生态圈:“第五维”战场

国内有信息安全专家指出,信息安全已成为继海、陆、空、天后的“第五维”战场。可见,信息安全保卫战对未来国家及个人的重要意义。一个没有隐私的国家,显然是没有安全可言的。

在全新“第五维”战场中,借助政府、IT厂商、终端用户等多方互动,形成一个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完整信息安全生态圈,实现生态圈的良性互动,显然是制胜信息保卫战的关键。未来,我国需纳入安全产业链多方利益相关者,实现上下游紧密合作,才能在任重道远的信息安全生态圈建设中取得胜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