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MBP,用 8GB 的樹莓派4 工作一天,是這樣的感受!

轉自:機器之心

5 月底,樹莓派 4 宣佈了最新升級:新出 8GB 內存版本,售價 75 刀。這款新的樹莓派到底香不香?

爲了回答這個問題,一位名爲 Jeff Geerling 的油管博主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某個工作日,拔掉自己的 MacBook Pro,插上新買的 8GB 樹莓派 4 作爲主要的工作電腦,看看一天下來是什麼感覺。

我們知道,工作日可不僅僅是發發博客、遠程寫代碼那麼簡單。如果只是這樣,隨便一個 Chromebook、平板或便宜的舊式筆記本就能搞定。除了這些,Jeff Geerling 所指的工作日內容還包括:

  • 使用專門的 app 瀏覽推特;

  • 使用 Slack(Slack 使用的內存比 Jeff Geerling 運行的大多數其他應用程序在任何給定的時間加起來都要多);

  • 錄製、編輯音視頻;

  • 使用 Docker、Ansible 和 Kubernetes 實現一些基礎結構自動化。

他將整個過程錄成了一個視頻上傳到 Youtube,瀏覽量已經過萬。

天下來,Jeff Geerling 發現,假如你的日常工作是大量的命令行工作、編程、使用 git、偶爾上上網的話,Raspberry Pi OS 確實是一個頗具性價比的選擇。然而,將其作爲真正的工作電腦還是有點痛苦的,因此他在一天之後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本來打算多堅持幾天)。

他將自己這一天的實施步驟寫成了博客,一起來體驗一下。

Jeff Geerling:我用 8GB 樹莓派替代 MacBook Pro 的一天

第一步:插入設備

當天的首要任務是從我的 CalDigit TS3 Plus Thunderbolt 3 集線器上拔下 MacBook Pro 的插頭,然後弄清楚如何將所需的一切插入樹莓派。

我將 AmazonBasics 驅動的 USB 3.0 集線器插入了樹莓派。我選擇了一個 powered hub,以防止樹莓派的內部總線要爲所有設備供電,其中包括:

  • 一個 Kensington 240 GB SSD,裝在 Inateck USB 3.0 SATA 機箱中。

  • 蘋果魔術鍵盤。

  • 蘋果魔術觸控板。

  • Behringer U-Phoria USB 3.0 音頻接口。

  • Logitech C920 網絡攝像頭。

你可能沒有意識到在換電腦時會產生多少雜亂的電纜。

我插入了官方的樹莓派 4 USB-C 電源和一個微型 HDMI 轉 HDMI 適配器,該適配器已插入我的 LG 4K 27 寸顯示器,然後等待樹莓派啓動!

第二步:重新設置

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花了近 30 分鐘弄清楚如何在所有的應用程序和系統控件中以一致的字體大小獲得 4K 畫質(在 30Hz 的頻率下,樹莓派無法通過其 HDMI 連接輸出 60Hz)。

外觀首選項中的設置似乎適用於某些 window chrome 和按鈕,但是不適用於應用程序內部。因此,在 4K 分辨率下,當我增加字體大小之後,文件管理器的主窗口文本變得可讀。但是爲了讓文件名和其他列表可讀,我必須進入文件管理器的設置,增加字體大小。

接下來,我啓動了「像素倍增(Pixel Doubling)」功能,如此一來,原來的 1 個像素會以 2×2 的像素區塊搭建,進而讓所有內容尺寸精確兩倍,這使得樹莓派可以在 4K 顯示器上運行。

如果你想玩遊戲或看視頻的話,這樣就足夠了,當然,4K 設置下看視頻會有一些輕微的撕裂。而計算機上的其他內容則會以 1080p 的分辨率呈現。

最後,經過長時間的設置,我還是決定堅持原始的 1080p 分辨率,儘管它讓我的顯示器顯得有些過時了。這麼做是爲了:

  • 減少樹莓派 GPU 的負擔(因此撕裂更少);

  • 讓樹莓派的 GPU 可以應用抗鋸齒功能;

  • 允許 60Hz 的刷新率,這使我在觀看 60fps 的視頻時眼睛更舒服。

在這段時間裏,我還不得不放棄使用蘋果魔術觸控板,因爲即使在調整了許多設置後,跟蹤也沒有非常精準。感覺就像觸控板喝醉了。

我直接將其插到了樹莓派中,但仍然遇到同樣的問題。因此,我改用在辦公室使用的舊羅技鼠標,效果更好。

第三步:工作流程及 app

我開始尋找日常使用 app 的替代品,結果有好有壞。Chromium 是一款不錯的瀏覽器,用起來沒什麼不爽。VSCodium 是一個不錯的代碼編輯器,可以代替我喜歡的 Sublime Text 3。Sublime Text 3 有 Linux 版本,但不適用於 ARM64,很多 app 都有這個問題。

我試圖在 Pi OS beta 上編譯 Dropbox,但失敗了。所以我安裝了 Rclone 來實現很多目標。

在命令行界面方面,Pi OS Terminal 就夠用了。

在聊天方面,Pidgin 和 LimeChat 在樹莓派上的效果很好。

此時,除了無法爲我的某些項目找到預先構建的 arm64 Docker 鏡像以外,我已經可以流暢地做許多開源和基礎工作了。

但是,我也遇到了許多新問題。

第四步:發現問題

到了這一步,我發現了一個問題:在 Mac 上能做的很多小事情,要麼在樹莓派上做不了,要麼就是過程比較坎坷。

舉個例子,我每天早上都會用 Reeder 快速瀏覽數十個 RSS 提要。要想做到這件事,我就得使用一個令人痛苦的 Web UI,因爲我找不到可以在 ARM 64 上編譯的 Feedly 閱讀器。

而且一般人都會經常使用推特。在樹莓派上可以安裝 Cawbird,但存在兩個問題:1)使用過程中頻繁出現瞬時錯誤;2)必須使用 Snap 安裝它,所以…… 要先安裝 snapd,然後重新啓動樹莓派。

這裏先不討論 Snap 的問題。此處想表達的是,對於我想使用的所有軟件,我都必須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可以在 Linux 上運行的版本,然後再將其範圍縮小至「在 Linux ARM64 上」。

我通常需要花幾分鐘編譯源代碼,在系統中放置可以直接打開程序的快捷方式。

第五步:多媒體功能很難實現

一天過去了,我想是否可以做點音視頻工作,在樹莓派上製作「一天體驗」視頻。

然而,剛一開始就遇到了問題。我無法使音頻和視頻設備正常運行。

我打開了 Zoom,它將 Logitech C920 網絡攝像頭識別爲視頻源,但是我卻無法選擇麥克風作爲音頻源。我看到了 Behringer USB 音頻接口,但是選擇後仍然沒有聲音。

我嘗試了 BlueJeans,但沒有看到攝像頭或麥克風,唯一的選擇是「通過電話加入」。但我點擊該選項後,BlueJeans 界面被鎖定,我不得不刷新界面!

Google Hangouts Meet 識別出了用於視頻的網絡攝像頭,但是也沒有音頻。

後來我用 aplay -l 列出我的音頻播放設備,然後 Behringer 界面出現了。arecord 也將網絡攝像頭和 Behringer 列爲有效的輸入設備:

$ arecord --list-devices
**** List of CAPTURE Hardware Devices ****
card 2: U192k [UMC202HD 192k], device 0: USB Audio [USB Audio]
 Subdevices: 1/1
 Subdevice #0: subdevice #0
card 3: C920 [HD Pro Webcam C920], device 0: USB Audio [USB Audio]
 Subdevices: 1/1
 Subdevice #0: subdevice #0

於是我花了 30 分鐘時間,來嘗試使用網絡攝像頭的麥克風或 Behringer 的音頻接口進行錄製。經過多次嘗試,出現了以下兩種有效的 FFmpeg 命令:

# Gets sound and video from the webcam:
$ ffmpeg -ar 44100 -ac 2 -f alsa -i hw:3,0 -f v4l2 -codec:v h264 -framerate 30 -video_size 1920x1080 -itsoffset 0.5 -i /dev/video0 -copyinkf -codec:v copy -codec:a aac -ab 128k -g 10 -f mp4 test.mp4

# Sound from Behringer, video from webcam:
ffmpeg -ar 44100 -ac 2 -f alsa -acodec pcm_s32le -i hw:2,0 -f v4l2 -codec:v h264 -framerate 30 -video_size 1920x1080 -itsoffset 0.5 -i /dev/video0 -copyinkf -codec:v copy -codec:a aac -ab 128k -g 10 -f mp4 test-webcam-audio.mp4

關於錄製視頻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樹莓派的處理器無法即時進行 1080p 的轉碼和編碼。幸運的是,Logitech C920 具有內置的硬件 H.264 編碼,你可以直接從攝像頭中提取流並將其保存到磁盤,而無需進行任何渲染。

但是,如果我使用的是沒有內置編碼器的另一個攝像頭,那麼樹莓派在 1080p/30fps 的情況下只能以 5-8 fps 的速度錄製。如果我將其設置爲 480p/30fps,樹莓派會錄製好並保存成 mp4 格式。

對於純音頻錄製,我試用了 gnome-audio-recorder,發現它甚至無法開始錄製或者找到任何音頻源,只會出現提示錯誤「無法將管道線設置爲錄音狀態」。

結論

說了這麼多,8GB 的樹莓派 4 到底值不值得上手?作者給出的結論是:如果你想用它當通用電腦,那肯定是不行的。但對於一部分人來說,這款樹莓派有它的獨特優勢。

如果你對計算機的使用主要是瀏覽器、代碼編輯器、命令行(如後端 Web 開發、基礎架構開發、寫博客之類),那 8GB 內存的樹莓派 4 完全夠用了。即使你打開了一堆標籤頁,Chromium 也能運行良好。

所有成本算下來差不多 250 美元,包括鍵盤、鼠標、顯示器、外接固態硬盤,再加上 75 美元的樹莓派,與低配的 Chromebook 或者舊筆記本電腦相比仍然很有優勢。作者提到,他正在考慮將樹莓派 4 作爲自己孩子的第一臺電腦。

但是,如果你經常使用 Final Cut Pro、iMovie 等媒體編輯軟件,建議還是攢錢買 MacBook Pro 吧。至少,目前還沒有可以在樹莓派上良好運行的類似工具,除非你願意放棄可用性和穩定性。

作者表示,他可能會越來越多地在服務器應用中使用樹莓派,因爲樹莓派的性價比和能效每一代都在提升,甚至可以在某些工作負載下比肩比它貴得多的計算機。

但他不認爲今年是「Linux 桌面年」。他表示,對於主流用戶而言,「桌面上的 Linux」永遠是 20 年後的事情,就像核聚變一樣。

英文:

https://www.jeffgeerling.com/blog/2020/i-replaced-my-macbook-pro-raspberry-pi-4-8gb-day


1.嵌入式工程師心目中的微內核架構~

2.do{}while(0)只執行一次無意義?你可能真的沒理解!

3.BUG 終結者,現場抓獲!|顛覆認知

4.MATLAB 只是冰山一角!海外資深程序員聊被卡脖子……

5.“STM32CubeMonitor” 拍了拍你

6.如何把C++的源代碼改寫成C代碼?

免責聲明: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版權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支付稿酬或者刪除內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