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巨頭角力BI市場

    在價值70億美元的BI市場上,IBM、SAP、甲骨文和微軟四大廠商總共佔據了一半的份額。四家公司都在竭力推銷自己的企業BI平臺,每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絕活。

   去年,商業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下稱BI)市場上的廠商掀起過併購狂潮,今年則輪到客戶來選兵擇將了。目前,業界最大的4家廠商都向客戶承諾:“想要滿足企業全部BI和數據管理需求的整套基礎設施嗎?我們能夠辦到。想讓更多的員工利用BI嗎?我們照樣能行。”總而言之,每家廠商都在向你兜售他們的BI平臺。面對他們的種種說詞,你究竟應該耐心傾聽還是堵上自己的耳朵呢?先了解一下他們各自的BI策略,將有助於你做出正確的決定。

   在去年短短的一年內,甲骨文公司(Oracle,下稱甲骨文)收購了海波龍公司(Hyperion,下稱海波龍),SAP公司買下了博奧傑軟件公司(Business Objects,下稱博奧傑),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則吞併了Cognos公司。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的資料,在價值70億美元的BI工具市場上,包括微軟公司(Microsoft,下稱微軟)在內的四大BI廠商目前佔據了半壁江山,預計該市場今年將獲得11%的增長。

  如今,四巨頭正精心打造各自的平臺,爲客戶提供整個企業層面的BI軟件解決方案,所有與用戶信息相關的IT系統都將被納入其中。他們致力於將傳統的BI工具(如查詢、報表和儀表盤)與各自的其他軟件產品(包括數據庫、中間件、企業應用程序以及協作軟件等)更好地整合在一起。與此同時,他們還表示將繼續開發和支持能與對手廠商的軟件良好兼容的BI工具。不過,你最好別相信這一點。因爲廠商的開發團隊在爲各項目分配時間和資金時肯定會有所取捨,而他們自己的產品毫無疑問將被放在首位。

  甲骨文、IBM和微軟會鼓動你在採購數據庫和BI工具時都選擇他們的產品,但你得小心,別太過依賴同一家供應商。MicroStrategy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邁克爾·塞勒(Michael Saylor)就表示:“首席信息官(CIO)都不願被某一家廠商的產品絆住手腳,他們更願意選擇那些給他們留有自由空間的廠商。”該公司是碩果僅存的幾家獨立BI廠商之一,塞勒堅持認爲“獨立的BI平臺纔是最可靠的”。

  不過,利用主要的幾家軟件或數據庫廠商來爲企業打造BI平臺也有好處。這些廠商可以幫你把涉及廣泛的技術需求拼接到一起,在全公司範圍內建立BI平臺,同時儘量減少合作廠商的數量。

  在對廠商進行評估時,你得看看自己對心目中理想的BI平臺有何標準。如果你認爲一切都取決於數據庫,那麼甲骨文或IBM可能會是最佳選擇。如果你想讓用戶有更多方法對公司交易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分析,那就看看SAP的產品。如果公司中用到BI最多的人是首席財務官(CFO),那麼甲骨文和SAP則是上上之選。如果你更關注數據質量及數據管理,那這就是IBM的專長。如果你要想在公司內普及BI軟件,那微軟可能會更合你心意。

  不管是選擇四大BI廠商還是獨立廠商的產品,企業都應當採用一個標準化的BI工具平臺。顧能公司(Gartner,下稱顧能)分析師比爾·霍斯特曼(Bill Hostmann)說:“在企業內很多軟件都帶有BI功能,這就造成了BI雜亂無章的局面。”不同軟件採用的是不同的數據模型和詞彙,最終生成的報表風格也各不相同,這就爲管理者帶來了很大麻煩。霍斯特曼表示:“如此一來,要想對企業有個整體的把握幾乎是不可能的。”

  四大廠商都有意將BI工具推向更多類型的用戶,不過要做到這一點,甲骨文、IBM和SAP就必須下調價格,否則他們便無法與Pentaho公司等開源供應商以及Google Docs電子表格等功能不斷增強的入門級工具相競爭。IBM、甲骨文和SAP三家廠商的BI工具通常在1,000美元/用戶以上。而微軟採取的定價模式則讓單位用戶的成本隨着用戶數量的增加而減少,微軟PerformancePoint Server 2007的基礎價格是2萬美元,然後每增加一名用戶收費195美元。

  要開發一個涵蓋數據庫、企業應用程序和其他系統的BI平臺,首先你得考慮選擇哪一家廠商。爲了幫你做出正確的決策,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他們各自的技術和開發戰略。

IBM:數據爲本

  IBM的看法是,BI問題最好交給數據專家來解決。IBM以自身強大的數據庫和中間件爲基礎,通過大量收購獲得了對數據進行清洗、管理和整合的軟件。今年1月,IBM以49億美元的天價拿下了提供讀取和數據分析工具的Cognos公司,它的整個收購計劃達到頂峯。

  對於IBM耗資巨大的按需信息服務(Information On Demand,下稱IOD)戰略而言,Cognos公司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IOD是兩年前由軟件工程高級副總裁史蒂夫·米爾斯(Steve Mills)發起的,現由信息管理軟件部總經理安布耶·戈亞爾(Ambuj Goyal)牽頭實施。在收購Cognos公司之前,IBM已將先前收購的幾家公司整合到了IOD戰略當中,包括耗資11億美元收購的數據集成軟件廠商Ascential公司,以及16億美元收購的內容管理廠商FileNet公司。IBM自己開發的OmniFind搜索產品也是IOD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IBM公司致力於幫助客戶在企業範圍內建立信息架構,提供從桌面應用程序到數據存儲庫內部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但是,客戶在購買BI工具時一般着重考慮的是軟件的功能,而不是BI工具與數據管理系統的兼容程度。因此,IBM的做法將迫使IT部門不僅要考慮到用戶希望從BI工具中獲得怎樣的功能,還要考慮BI工具是否能與搜索、內容管理、主數據管理、數據清洗、數據倉庫(data warehouse)以及數據集成系統等有效地兼容,從而形成一個緊密的整體。

  顧能的霍斯特曼認爲,IBM的策略是否抓對了重點將取決於絕大多數企業最終如何部署BI。他說:“有時候在企業內部會爆發爭論:在部署BI系統時,究竟應該以應用程序爲中心,還是以基礎設施爲中心。”

  IBM在採取基礎設施戰略時,還想方設法地去勸說客戶:要獲得專業的BI產品,千萬別去找SAP等應用軟件廠商。前Cogno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現任IBM公司Cognos部門負責人的羅布·阿什(Rob Ashe)表示,應用軟件廠商只是流程和交易自動化的專家,他們對數據處理並不在行。

  IBM在信息架構戰略上雄心勃勃。一般來說,企業的IT和業務部門很少會從應用軟件廠商那裏購買BI工具,這對IBM而言非常有利。另外,有些客戶不喜歡被某一家廠商栓死,他們想選用多個廠商的交易處理軟件,阿什認爲這也是IBM的優勢所在,因爲IBM一直以來都是個“中立廠商”,它不會偏向於任何一個企業應用程序。

  阿什表示,在未來一年裏,Cognos的技術將與IBM的功能和產品更加緊密地整合在一起。IBM的計劃之一,是充分利用自身在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方面的研究成果,開發出用於分析電子郵件和客服記錄等非結構化數據的新產品和功能。此外,IBM也正在努力將Cognos和Lotus Notes聯繫起來,以打造出更多協作方面的BI功能。阿什說:“我們正在努力探索如何在一個相互協作的環境下把這些功能都串聯起來,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很多新奇的創意。”

  Cognos公司在報表和分析工具銷售方面是僅次於博奧傑的第二大廠商(根據IDC的數據,Cognos公司 2006年的銷售額爲6.22億美元),它在BI專業廠商中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平臺。2005年11月,該公司發佈了Cognos 8,這是它向市場推出的首個集成化BI套件。與此前的版本相比,該版本在集成性和擴展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加拿大電信運營商Telus公司的業務改革總監西蒙·戈蘭頓(Simon Gratton)就認爲,老版本的Cognos產品兼容性不強,缺乏統一的風格和界面。這家年銷售額達90億美元的電信公司以前使用過五花八門的BI工具,而如今卻在全公司範圍內統一使用了Cognos 8軟件,用於分析來自SAP商業倉庫(Business Warehouse)、IBM DB2數據庫以及甲骨文數據庫的數據。戈蘭頓說,新版的Cognos 8給人的感覺是“它真正試圖從企業的整體層面去處理信息需求”,該軟件通過儀表盤和記分卡(scorecard)爲不同崗位上的員工定製了個性化的界面。

  不過,戈蘭頓也表示,目前他還無法斷言Cognos與IBM的聯姻肯定會爲TELUS公司帶來好處,但他的確看到了潛在的可能性,特別是把Cognos與IBM的中間件和數據集成工具(federation tools)結合使用後,數據將更容易進行分析。

  這聽起來彷彿一個信息管理架構已經開始萌芽了。如果你認爲IBM將不同層級的數據管理串聯起來的構想合情合理,特別是如果你已經購買了IBM的數據庫、中間件或是Cognos公司的工具,那IBM的BI平臺也許正適合你。

SAP:交易數據是關鍵

  SAP在各種場合下都放出話來,表示一定會把今年1月以68億美元收購來的博奧傑公司當作一個獨立自主的部門來運作。SAP採取這種做法有一個充分的理由:博奧傑60%的客戶都在使用甲骨文的應用程序或者數據庫。SAP堅持認爲,公司相對於其他三大廠商的優勢,在於它的產品中沒有關係數據庫(relational database)和多維分析立方體(OLAP Cubes),而競爭對手產品組合中的一些工具只能與自身的數據庫結合使用。

  然而,SAP讓博奧傑業務單元獨立運作的承諾並未完全兌現,因爲SAP發現,博奧傑的工具與自身的ERP系統整合起來將能發揮出巨大威力。SAP下一步的工作重點是操作型BI(operational BI),這將允許客戶在低延遲或無延遲的條件下對SAP的ERP應用程序中的數據進行分析,甚至有可能完全繞過數據倉庫直接分析數據。這樣一來,用戶便能對分析結果做出及時反應,立即對ERP軟件中的工作流進行相應的調整。

  前博奧傑公司的CEO、現任SAP博奧傑部門的負責人約翰·施瓦茲(John Schwarz)表示:“博奧傑起着紐帶般的作用。我們可以爲企業客戶提供業務運轉和流程優化等各方面的詳盡信息。”

  操作型BI可算上是當前的尖端領域,SAP目前還沒拿出一個長期的技術發展規劃。不過,該公司在這一技術上一直沒有停止發展的腳步。例如,公司在兩年前就推出了BI加速器(BI Accelerator),這種基於英特爾芯片的工具使用記憶體內處理(in-memory processing),加快了SAP商業數據倉庫中的查詢性能。弗雷斯特調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師吉姆·科比留斯(Jim Kobielus)預計,SAP和其他BI廠商將會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複雜事件處理機制(complex event processing)的開發上,讓用戶能夠通過中間件直接從源頭獲得數據,而無需將數據先移動至數據倉庫。

  SAP表示自己的BI策略側重於團隊協作而非個人使用,它致力於在社會網絡和維基(Wiki)中部署BI工具。但是這種說法更像是一個構想而非現實,因爲SAP的多數BI產品都是針對企業的高層決策者。這部分的業務一直以來都爲SAP貢獻了不少利潤。

  SAP在2006年將合規軟件廠商維爾薩(Virsa)公司收入囊中,並於次年收購了績效管理軟件廠商Outlooksoft公司和Pilotsoft公司。這些廠商的軟件與其他一些軟件整合在一起,構成了新的績效優化應用軟件(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s)單元,由執行副總裁道格·梅里(Doug Merritt)統一領導。梅里表示,這是SAP體系中發展極爲迅速的一類軟件。這類軟件的最大客戶是企業的CFO及其下屬,因爲他們不僅要費勁心思對績效進行跟蹤,同時還得與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等法律法規相周旋。

  商業智能平臺是另一個新組建的業務單元,由執行副總裁瑪吉·佈雷亞(Marge Breya)領導。它包括所有的報表、分析、儀表盤和記分卡等BI軟件,再加上以數據清洗、集成和管理爲中心任務的SAP數據管理軟件。梅里和佈雷亞都要向施瓦茲彙報工作。

  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下稱可口可樂)使用的就是SAP的ERP系統,它在幾年前便採用了SAP的商業倉庫來存儲財務規劃信息。一開始,系統的性能有些問題,不過在安裝BI加速器之後得到了顯著改善。可口可樂的全球IT總監傑夫·歐文(Jeff Irwin)說:“我們與SAP的合作並非一帆風順,但SAP確實是一家值得信賴的夥伴。他們的工作人員和我們在現場一呆就是幾個星期,幫助我們調試系統。”經過努力,SAP成功地將可口可樂數據倉庫的性能提高了65%。歐文認爲,收購Outlooksoft,博奧傑以及其他廠商之後, SAP將在前端程序方面大有作爲。

  SAP有必要對已收購的衆多產品進行合理化精簡。BPM Partners公司的分析師約翰·科爾伯特(John Colbert)表示,博奧傑和SAP加起來至少共有6種規劃軟件,3種財務數據整合軟件,還有各類記分卡和數據可視化工具。爲衆多功能重複的產品提供長期支持顯然並不現實,SAP在前進的道路上必須有所取捨。

  SAP公司已確認了一些即將逐步淘汰的應用程序,其中包括業務利潤率管理(Business Profitability Management)程序,SEM BSC記分卡軟件,以及博奧傑的項目經理績效管理軟件。博奧傑的幾個規劃工具開發項目也將停止。在BI工具方面,SAP的OLAP分析工具BEx Web Analyzer和Excel Analyzer將與博奧傑的Voyager OLAP分析工具整合成一個代號爲開拓者(Pioneer)的新產品。博奧傑的Data Quality也將與SAP的主數據管理軟件合併成一個新的數據和質量管理產品。分析師們預計,如果兩家公司在其他領域還有功能重複的情況,那SAP將引導客戶使用博奧傑的產品作爲主要的BI工具套件,而逐漸讓自己的 Netweaver BI套件淡出舞臺。

  科爾伯特認爲,SAP收購博奧傑將會爲它的客戶帶來實惠,因爲這樣一來開發人員就會將業界頂級的BI工具與該公司的ERP系統更緊密地整合到一起。不過,SAP淘汰某些軟件的決定可能會得罪一些博奧傑的客戶。關於整合的問題,科爾伯特對CIO們的忠告是,一定要讓SAP和博奧傑清楚展示他們的產品將怎樣滿足公司的獨特需求,“別被他們千篇一律的推銷套詞和產品演示稿給糊弄了。”

  如果你正在尋找利用交易數據的更好辦法,SAP也許能滿足你的要求。該公司採用的是雙管齊下的做法:一方面它努力將BI更緊密地融合到自己核心的ERP系統中;另一方面它又在繼續拓展博奧傑跨平臺軟件的銷售。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SAP肯定會優先考慮自己的ERP系統。

甲骨文:策略有待完善

  在BI工具與企業應用程序整合方面,甲骨文比SAP還要先行一步。早在2005年,甲骨文就收購了希柏系統公司(Siebel Systems,下稱希柏),隨後將Siebel Analytics軟件更名爲甲骨文BI企業版(Oracle Business Intelligence Enterprise Edition),把它作爲了公司的BI旗艦產品。

  去年,甲骨文耗資33億美元買下海波龍,增強了績效管理軟件方面的實力。考慮到使用Oracle數據庫的公司衆多,而希柏應用程序的用戶則相對較少,因此在《信息週刊》美國版去年的一次調查中,讀者將甲骨文選爲最頂尖的BI廠商也就不足爲奇了。

  目前,甲骨文正打算以8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BEA系統公司(BEA Systems),如果此舉成功,那公司的BI策略將大受其利。雖然BEA系統公司並非BI廠商,而是一家中間件廠商,但要想在交易系統中實現實時BI,中間件至關重要。弗雷斯特公司的科比留斯預測,BEA系統公司將成爲甲骨文的複雜事件處理機制的基石。

  甲骨文公司的企業績效管理高級副總裁約翰·科普克(John Kopcke)曾在一封電子郵件裏對甲骨文的BI基礎設施戰略進行過描述,而BEA系統公司的收購計劃似乎正符合這一戰略的內容。科普克表示,除了數據庫和中間件之外,甲骨文的產品還有業務活動監控、身份管理、主數據管理、內容管理等等,其中一些產品來自於過去幾年裏公司的數十起收購。

  甲骨文打算爲收購的每一個應用程序都提供支持,只要該程序還有客戶使用。這是一種很好的姿態,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對公司BI開發人員的工作分配造成困難。弗雷斯特公司的分析師鮑里斯·埃韋爾松(Boris Evelson)說:“甲骨文有20多種BI產品,要合理地分配開發資源將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收購海波龍一年以來,甲骨文並沒有明確表態哪些產品將作爲戰略開發重點,哪些只是提供必要的維護和支持。甲骨文表示,公司BI部門的高管工作繁忙,即使提前預約幾周也無法接受本刊的採訪,最後我們只能通過電子郵件與科普克做了一些交流。

  科普克就甲骨文的BI戰略談了一些我們熟悉的話題,如自治性、易用性和集成化等。人們對甲骨文最大的疑問是,像這樣幾乎每月都進行一次收購的公司,如何去協調各種各樣的代碼庫呢?科普克表示,所有的BI和績效管理應用程序都是由甲骨文融合中間件組織(Oracle Fusion Middleware organization)集中開發,嚴格遵循公司的“熱插拔”(hot-pluggable)戰略,以便與各種數據庫和企業應用程序相兼容。埃韋爾松認爲科普克的話過於輕描淡寫了。他指出,就連海波龍與甲骨文的產品整合也並未完成。

  科普克還透露說,甲骨文希望在未來的一年裏新產品能讓客戶“理解產品、自身以及服務的真實盈利能力”。甲骨文很可能把那些能夠幫助企業找出最具價值客戶的軟件作爲了銷售重點,因爲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苦苦掙扎的零售商、銀行以及其他公司都在想方設法從客戶手中榨出盡可能多的利潤。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甲骨文到底是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擴充,還是再搜尋下一個收購目標,科普克並未明確表態。

  一直以來,甲骨文似乎都很樂意作爲多品牌的軟件公司存在。然而,現在它可能不得不重新考慮這一戰略了,因爲IBM和SAP已經擁有了最成功的純BI廠商,而微軟的BI策略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不僅在近期發佈了PerformancePoint Server 2007,而且市場份額也迅速增長。多數分析家都將微軟的成功歸結於它的有機成長策略,這與甲骨文零零碎碎的收購方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甲骨文提供了建立企業範圍內BI戰略平臺的所有組件產品,包括強大的數據庫、數據倉庫、數據管理軟件、中間件以及BI工具。但是,如果你傾向於採納甲骨文的BI策略,你還需要搞清楚下面一些問題:哪些產品是甲骨文計劃今後不斷進行開發強化的?哪些產品只能獲得勉強的支持和維護?甲骨文BI企業版和Hyperion EPM這兩大旗艦產品何時能實現全面整合?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前,甲骨文的BI策略還有待完善。

微軟:擴展BI用戶的範圍

  微軟,領袖BI的王者之一。在四大BI廠商之中,異軍突起的微軟很有可能會後來居上。

  微軟在BI市場上充當了多年配角之後,終於有了突破。去年5月,公司舉辦了第一屆BI大會,共吸引了2,600名知名人士出席。9月,微軟又發佈了PerformancePoint Server 2007,從而結束了以往零散的BI策略。該軟件利用了從ProClarity公司獲得的高級可視化和分析技術,整合了微軟的各種產品,包括商業記分卡管理器(Scorecard Manager)、Excel以及新的規劃、預算和預測應用程序等。今年2月,顧能在一份報告中將微軟列爲BI平臺的領袖,稱它在產品投資、定價、市場反應和客戶體驗等領域的應用已經超過了IBM的Cognos和SAP的博奧傑。IDC的數據顯示,2005年微軟的BI收入增長了25%;而2006年增幅更是達到了28%,其收入躍至4.8億美元,增長速度超過了其他任何BI廠商。

  微軟的目標是利用終端用戶對Office軟件的熟悉,將BI帶給不同類型的員工。“每個人的BI”是一個崇高的構想,但這樣一來高級用戶以及大企業客戶也許就不會買賬了。

  微軟產品的一個弱項是數據的組織和管理。在這方面,微軟的產品在規模和功能上都無法與競爭對手相比。不過,這是可以改進的。爲了彌補這一不足,微軟去年6月收購了小型主數據管理軟件廠商Stratature公司。該公司的軟件可以創建一個單一位置,以更新、維護和分析各層級上特定類別的數據,比如客戶和產品數據等。

  Office平臺BI總經理、微軟傑出的軟件工程師比爾·貝克(Bill Baker)表示,雖然微軟的BI工具可與IBM的DB2、Oracle及其他數據庫配合使用,但它的基石仍然是SQL Server數據庫。貝克認爲,幾個月後即將廣泛發佈的SQL Server 2008 將進一步推動微軟BI的發展,因爲新版本的性能以及與Office的集成程度都很大提升。微軟還計劃提高管理和監測大型數據倉庫的能力。

  不過,BI業界的一些先驅並不認爲微軟會在BI市場上耗費太多的精力。例如,MicroStrategy公司的CEO塞勒就認爲,BI的開發通常是與Oracle或DB2數據庫配合進行,而不是SQL Server,至少在大公司中都是如此。

  微軟的核心BI產品是PerformancePoint套件,其中包含了從ProClarity公司獲得的技術,它提供了一種基於組件的方式來創建定製化的BI應用程序。微軟還將PerformancePoint與Excel以及SharePoint協作軟件進行捆綁,創造出了能向大衆普及的BI平臺。

  貝克表示,像記分卡這樣界面友好的程序將吸引更多的員工,併爲他們的工作帶來便利;而與此同時,長篇累牘的傳統報表正在走向末路。他說:“人們要看的報表實在太多了。剛開始的一兩份他們或許還會瞄上一兩眼,此後的直接就被扔進垃圾箱了。”微軟還認識到,它必須加強元數據管理(metadata management)的能力,並已經進行了相應的投資,不過貝克沒有透露任何細節。

  在微軟的BI策略中,Excel被放在了極爲重要的位置,這一舉措是否明智?Excel的確擁有龐大的用戶羣,但它拙鈍的缺點也經常被人詬病。不過,在BI策略上,Excel也許並不是個問題。勁量公司(Energizer)的CIO蘭迪·本茲(Randy Benz)表示:“Excel從來就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整合來自Excel的數據。”勁量公司選擇了微軟的BI平臺,目前正使用PerformancePoint模塊來整合各種來源的數據,以便用戶能利用Excel來進行數據分析。

  微軟的策略在勁量公司奏效了。在這家電池生產商中,目前共有1,300名員工使用BI工具,勁量公司還希望進一步推廣這一平臺。銷售、物流、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等部門的員工可以使用PerformancePoint來對零售商進行分析,而零售商們則可利用記分卡程序來評估該公司的交貨效率。

  本茲表示,那些專爲預算分析師和高管設計的BI工具就無法做到這一點。其他廠商的BI工具爲了迎合特定用戶的要求而設計,價格昂貴,很難推廣給廣大的員工使用。本茲說:“隨着時間的推移,某些BI功能會變得和Excel一樣普遍。我們相信我們將能讓每位員工都用上BI工具。”

  對於那些想要在內部推廣BI工具的公司而言,微軟的做法當然再合適不過了。是否選擇微軟,取決於你是將BI工具作爲協作性的桌面應用程序來看待,還是把它當作專業級的工具。另外,SQL Server的規模和性能能否最終達到Oracle和DB2的水準,也值得企業慎重考慮。但是無論怎樣,在這個充滿機遇、飛速發展的BI行業裏,微軟肯定是不會甘居人後的。

近期規劃

  IBM:

  緊密整合Cognos和Lotus Notes,打造更具協作性的BI。利用IBM實驗室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開發更多的檢索和非結構化數據分析功能。

  SAP:

  利用操作型BI幫助ERP客戶即時分析交易數據,並且根據分析結果修改交易。

  甲骨文:

  利用BEA系統公司的中間件來連接BI工具和交易數據。在利潤管理方面,開發新的軟件功能,或是通過收購來實現這一目的。

  微軟:

  SQL Server 2008即將發佈。該版本的性能更好,與Office結合更加緊密,管理數據倉庫的能力也得到增強,它將鞏固微軟在BI領域的地位。

  IBM

  ● 優勢

  ◎ Cognos是廣泛使用的BI工具

  ◎ 擁有強大的數據庫平臺

  ◎ 在數據管理、數據整合以及中間件領域專業功底深厚

  ● 劣勢

  ◎ 要以信息管理爲中心,在購買和管理BI時就必須打開思路,不落俗套

  ◎ 由於推出的商業應用程序不多,在操作型BI的競賽中可能會輸給其他廠商。

  SAP

  ● 優勢

  ◎ 在收購BI工具的領先廠商博奧傑之後堅持讓其自主運作

  ◎ 爲使用SAP ERP的大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BI功能,包括操作型BI等

  ◎ 爲CFO提供強大的的績效管理產品

  ● 劣勢

  ◎ 要保持博奧傑自主運作,又要讓它與SAP ERP系統緊密整合,難度極大

  ◎ 其他廠商將進一步整合BI工具和數據庫;而SAP公司沒有自己的數據庫產品

  甲骨文

  ● 優勢

  ◎ 擁有衆多BI工具及相關產品,包括企業應用程序、數據庫、數據倉庫、中間件以及數據整合工具等

  ◎ 目前CFO績效管理工具的領先供應商

  ◎ 甲骨文融合中間件組的集中式開發模式將更好地整合甲骨文BI與績效管理應用程序

  ● 劣勢

  ◎ 公司在去年收購海波龍之後還未拿出BI平臺發展的清晰構想,整個體系顯示出紊亂的跡象

  ◎ 通過多次收購得到了20多種BI產品,必須闡明每種產品未來的開發前景

  微軟

  ● 優勢

  ◎ 每用戶成本最低

  ◎ PerformancePoint和SharePoint是在企業範圍內實現協作BI的最佳組合

  ◎ SQL Server的擴展性及性能不斷提升

  ● 劣勢

  ◎ 多年來遊戲BI市場,給人一種不踏實的印象

  ◎ 在大型企業內部應用BI的經驗有限(除非你把Excel也算作是一種BI工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