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NO

这里写图片描述
最近听广播,看微信推文,看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听过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你经常关注当下90后的工作动态,就会发现,很多人喜欢看那些心灵鸡汤文,听马云爸爸这些成功人士的分享课,超级演说家的冠军刘媛媛现在也火了,开设了自己的关于分享学习方法的工作室,到处演讲,还记得李阳的疯狂英语吗?我记得我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李阳到我们学校去演讲了,英语确实是好,说的一段美式广告腔令人印象深刻,诸如此类的分享课程太多太多了,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会热血沸腾,头脑发热,感觉自己像注入了鸡血一样的兴奋,恨不得立刻去做,获得成功,但是课下呢?没过多久,我们就淡忘了自己当时的豪言壮语,又回到了之前浑浑噩噩的状态,那么这个现象的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们常常期待着,自己今天听到一个终极道理,几天几个月后就能对自己的人生造成根本性改变。否则,我们懒得去听,听到了也宁愿不去行动。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真正面临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太平凡了,我们太期待那些能改变人生、改变命运、改变世界的“终极道理”“终极法则”了。期待到,现在有人要写书,书名里不加一个“世界”或者“人生”,出版社都不同意期待到,现在有人要写书,书名里不加一个“世界”或者“人生”,出版社都不同意更重要的是,那些大道理很多根本没法执行好么。他们只是看起来很有道理,你压根没法去验证。
之前我的理解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缺少一个实践的过程,即我们经常说的执行力。在我的印象当中,我身边认识的年轻人中,BILL老师是少有的将执行力贯彻的最彻底的人中之一了。很有幸可以听BILL分享他的经历,给了我们很多触动和启发。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这堂价值非凡的课程吧!
首先他是提出了两个问题:WHY ME? WHY THAT?
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来做这次培训呢?那就要从他的经历说起了,他在大米时代的四年时间里建立了8个机构或团队。现在人数众多的机房管理,能量英语俱乐部都是他一手从无到有创立的,期间经历了不断的更新换代,第三年他也成立了几个项目团队。这几年的学习奖励加上他自己的工资,基本上等于把自己的学费赚齐了。他的经历算是很好的榜样了,有资格去跟其他人分享培训。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做这次培训?他自己也有很多事要做,在这里他讲了一个很多人没有想到过的一个角度。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唇亡齿寒。要想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首先要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在于他个人拥有多少财富,而是他帮助了多少人。这一个观点,之前米老师也讲过,但是也许少有人想到吧。
基于《知道做到》这本书,BILL老师分享了他这几年成功的经验:
为此我做了一个思维导图,正好符合了我对这些东西的总结: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写图片描述
解释如下:
1.看见,听到——100%清零,又叫空杯心态。
这里举例聪明:聪:耳朵总听到,所以相信。明:因为相信,所以看得见。
2.坚信!=坚定地相信——厉害的人的经验
3.做了吗?如何做?
是否100%照搬复制成功的经验了,
持续了多长时间,
遇到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麦肯锡工作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
4.分享——费曼技巧 & 学习金字塔 & 教是最好的学
参考:(http://blog.csdn.net/pan_tian/article/details/53671882)
5.持续改进+完美的练习(自身实践/他人跟进)
这里最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分享他人成功的经验?这些道理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答:思维模式——某一领域关于某些重复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赋用成功的经验,又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经常说的编制知识网背后的本质——思维模式?(工程思想),赋用结点,用旧知识获取新知识。这里举例: A B C的互换举例。
A=C
B=A
C=B
以上是小编的一些小总结,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看法。这里写图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