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与思考(一)《MIT深度思考法》

何为思考呢?是基于一定阅历及对应知识体系下进行的推理与论证?

思考可以天马行空,放飞自我,犹如脱缰野马。思考也可以步步为营,娓娓而来,有若高楼拔地而起。对于复杂的问题,思考的过程犹如解答一道数学逻辑证明题,每一步都基于现有已知的条件进行推导,环环相扣,直到最终的结果。数学是严谨的,以个人现有已接触到的数学来讲,大多数情况下结果也是确定的(虽然求解的过程可以千姿百态),而对于确定的结果进行求解是相对容易的,至少相对np完全问题来讲是这样的。在生活中面对的众多问题是无解的,对于成年人来讲没有太多所谓的对错之分,而更多的是权衡;就如聚世界顶尖科学家研发的操作系统,面对某些错误时也会采用鸵鸟算法。有的问题背后所涉因素不多分析过程相对简单;而更多的是由多个问题子集构成,趋向于一定深度的思考。另外一个不得不考虑的方面:每个人的阅历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进而造就的思维体系、世界观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故而对于同一问题往往有着不同的切入分析方法,最后得到对于自己来说是对的结果。进一步而言,书籍作为人类重要的知识传承载体,个人还是趋向于“参考性阅读”,活学活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个人认为从书籍的信息量来看,书分两种:有的书讲究方法论而抽其本质内容并不多;有的书内容不多但其本质信息庞大。当然这里的信息多少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知识储备作为参考。

几个星期前去学校图书馆路过展台时看到的这本书,莫名的触动;相对于所作,我已经思考的太多了,偶尔看看前人是怎么去思考的或许会有一定的收获。作者平井孝志以mit系统动力学课程为线索论述了模型+动力机制下的思考方法。系统动力学?动力机制?第一眼还以为是物理,后面随着阅读才发现系统动力学是针对现实问题的一种系统建模分析方法(个人的解读,详细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动力机制是对当前问题具有某种影响作用的外在或内部的因素,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事物的发展而发展。而对于建模,在此暂且先视为思维可视化工具。

本书整体来说是对于问题进行思维可视化建模,进而根据内外影响机制结合时间轴去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最终得到对应的解。

回到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什么是思考?什么样的思考才算是有效思考?你喜欢天马行空式的思考,还是层层递进有理有据的思考?什么样的思考才能称之为深度思考?思考的时间长能称之为深度思考吗?

首先思考时间长并不一定是深度思考,天马行空式思考和据实递进式思考并不冲突(天马行空式的思考也曾为我带来诸多称之为灵感的东西),有效思考对于每个人的适用标准亦不相同。如果非得要拿出一个参考系来判断思考是否有效;拿佛家的方法来评判是,你的思考是否让你的内心获得宁静? 直接一点便是,根据你思考得出的方案是否按期解决了相应的问题,哲学讲究实践而非空想。个人趋向唯物主义哲学,带点唯心作为生活调味剂。不可否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所能用于天马行空式思考的时间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会用来思考应对生活里的实际问题。而在奔走之余也会偶尔停下来憧憬生活,亦或是带着憧憬奔走。

作者在开篇点出人们常犯的几种思维陷阱,其中包括因果倒置、满足于普通解、忘记思考初衷、止步于关键字、范围适应、执着于初步假设、失去独立思维等。

在此作者举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有女朋友的小伙伴们不妨结合自己的所遇多思考一二。

在信息泛滥的当今世界,不被表象迷惑,要始终关注事物本质,探索“背后发生着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才不会被信息所左右,以致答案因果倒置、逻辑不通。
寻找答案时后退一步, 转向事物本质,可能会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不过深度思考很难自然地做到。我自己也曾疏于深度思考,所以经历了多次失败。下面简单讲讲我的亲身经历。约会时惹女朋友生气的原因何在
工作告一段落,好不容易有机会约女朋友出来享受闲暇时光,准时抵达约定地点后,女朋友问今天有什么安排。“今天看个电影吧,哪部电影好呢?”
因为女朋友之前说过想看电影,我很自然就这么回答了,然而她却忽然不高兴了。
“为什么非要看电影啊,难得今天天气这么好,又是周六白天,人家想去游乐场嘛。”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是因为单纯地想到女朋友之前的话,便做出了下意识的反应,而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女朋友之前确实说过想看电影,但那是工作日的晚上。她是出于想要有意义地度过工作日夜晚这样有限的时间,才提出看电影。
而今天是休息日的白天。休息日白天和工作日晚上,这个大前提就不一样,女朋友的想法当然会发生变化。
针对工作日晚上这一限定条件,女朋友多半会想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更有意义地度过,而休息日白天则会想做只有这时才能做的事,也就是说思考的出发点大为不同了。认真回想- -下,女朋友问的其实是“今天天气不错,又是休息日,打算做什么?”我应该回答What( 做什么)而不是Which(看哪部电影)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糟糕的经历是因为我曲解了女朋友的意思, 没有认真考虑“女朋友想做什么”,所以做出了错误解答。问题不在于“没思考”,而在于自认为是颇有理据的思考,却得出了逻辑不通的答案。
不仅是个人,企业也常常因错认本质而导致失败。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经历,即觉得自己公司的策略“哪里有占怪”。尽管策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制定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是感觉哪里不对劲。

回到主题,上述中谈到“本质”这个词。对于事物的本质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我们首先要知道大多数问题抓住了本质才能算作是有效思考的开始。实干家讲究实干,这需要思考得出的方案具有可行性。何为可行?首先不能脱离对应事物的本质,每一步的迭代思考要符合实际,最终的方案要在预期的风控范围把握之内。为什么强调本质?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脱离事物本质的分析方案从一开始就走了弯路。记得在和小伙伴讨论相对较复杂问题时总是习惯性的在问题本身上多停留一些时间;这个问题本身是否能够称之为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是否有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出现),这个问题有确定解吗?就像开篇所述,很多问题并不存在固定解法。实际上针对生活里的问题进行探讨所得的结果似乎并不太重要(除非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确切解决方案),毕竟最终承担起生活的是个体本身。从某种程度来讲,问题探讨过程或是observe重心所在。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渐渐的趋向于事物的本质,同时也在反推自我的审视,不得不说是个很理想的状态。

复杂的问题往往牵扯到多个对象,在透析了问题的本质之后,对于多个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可以有更加明确清晰的认知。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描述?软件设计的伙伴们一定知道UML或类似的建模工具,当然这里不必搞得看起来很麻烦的样子,直接拿着纸笔就可以作图了,如上图便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模型了。建模是一种很好的思维增强工具,通过建模往往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思考的进程,观察出其中的破绽和不足,可以更加清晰的表达对象之间的关系。一幅简单流程图有时候胜过千言万语。

作者在此提到一个模型包含的五要素:输入、输出、竞争、合作、影响者。其中影响又可分为积极/消极影响。建模本身就是一个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趋近问题本质的过程。

**模型是静态的,而事物的发展是动态的。如何去补上这里面的gap呢?**在此引入了时间轴,对,类似于k线图。马哲有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似乎在这里有点牵强,不过没关系,大意如此。作者在这里引入了动力机制。同时引入了存量和流量的分析观点。举个例子:可能在生活里,和女朋友稍微说错一句无伤大雅的话便惹其生气(在此先假设没有其他心情相关因素的影响)。怎么了?为什么?发生了什么?刚还好好的呀?停,打住。。。记得量变产生质变吗?10句无伤大雅的话(流量)积累起来(存量)的伤害就得去反思正视了。

此外,事物的发展可能在短期内是上升的,但在长期来看却不一定如此,思考需要多视角切入考虑,就如下航空公司扩张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针对外部事务带来的影响又该如何去应对呢?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去对模型进行改进呢?
作者提到找关键点(指点)的方法,所谓关键点寻找判断是基于时间发展上的,就比如说在一段时间内的股价最高点。这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分析深度才能得到一个相对吻合的判断。幸而在实际生活中,事物大多呈现一个周期性发展,有迹可循。及比如说生活里的人际关系维持问题,一般情况下久不联系的朋友,与其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有的人会定期联系不常见面的好友以维持这段关系。另外联想到上述的存量问题,女朋友因为长期积压的不满而在某个导火索下爆发出来,或许这个导火索不一定会太明显,故而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人的本性决定了在亲密关系中不可能完美的做到互相满意,更多的是磨合的过程。在这种磨合中必然会有各种不满的积压,这种积压会随着时间的积累或感情的平稳化发展趋向而慢慢暴露出来,面对这种不满“存量”就需要定期的进行清理了。体现在生活层面便是:偶尔的小惊喜呀;深度谈心交流呀;或者就是干脆的吵一架吧,把自己的不满说出让对方知道也算是一种释放。记得作者提出的其中一个去存量对策是定期的和女朋友打打网球(两个人都喜欢打网球)。以上所述的关键点更像是某个临界点,通过这种临界点的把握进而去采取对应的策略。

基于上述关键点的论述外,作者还举出了防微杜渐的观点。与之对应的想起鬼谷言抵巇: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作者另外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原因不一定在时间或空间上与结果相近”。

面对已构建相对完整的模型及动力机制进行分进一步的审视。针对已有的模型提出:so what? why so? true?

在理想条件下,思考涉及的范围=问题影响存在的范围;也就是所谓的刚刚好。不多一分的思考累赘,恰到好处的周密圆满。自问做不到。这就像是内存调度最优算法一样,只是作为该类算法研发的一个参考系,那是一座基于现有体系无法到达的丰碑。哪怕在思维模型中基于时间维度去预判发展,现有的预判也只是基于历史信息的推理而已。就像机器学习算法一般,基于海量历史数据进行拟合建模,以一定实践误差值判断该算法(模型)是否符合期望。人类无法站在时间轴的未来去准确评估一个问题的影响范围,而事物的发展是有迹可循的,虽然无法消除误差。

经上述,我们已经完成了:建模->动力机制->改变模型的对策。对于一个复杂的分析案例,这三步可能会是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现在来看一个相对完整的模型吧(B公司提高销售额及利润的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方法论已经有了,那如何去实践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实践的方式无处不在。从生活里遇到的问题开始吧:现在是网络时代,打开手机就能看到各色文章,有的文章吸引眼球,但点进去发现是标题党。你会如何去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是标题党呢?如果是新闻类文章,在看到标题后点开文章之前,你能否完成对整篇文章的一个大概内容推理构思及其想要说明的问题呢?再具体一点吧,对于你目前所从事领域相关的新事物,你能否根据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去进行一个预判呢?如果有兴趣,来看看作者为我们准备的几个思维模型(详见相关资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外作者提出的实践方法有:(上述都有谈及)
思维可视化
若不是有着远超常人的记忆回溯能力,进行深度思考请从记录开始。
观点碰撞
与思维活跃的人一起交流吧,你会有意外收获。
磨炼历史观
从历史看古今天下事。
解决无解问题
试着想想二十年后的中国,二十年后的你、我、他。

总结
这篇文章比我想象中的要难写。原因在于不想做单纯的读书笔记,那么就要学会平衡原作、客观、自我,三者的关系。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自身底蕴的不足,忽然想起一句话:“不要等进了博弈场才发现自身底蕴的不足”。

上学那会喜欢用纸笔去写读书笔记,写了后面想撕前面。。。内容写写删删的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剖析、审视吧。记得上学那会不务正业,除了专业课主要就喜欢看哲学、心理学、宗教学之类的书籍,个人至今认为哲学的尽头总是和宗教相关,尤其是和佛家。将这些信息交融杂合到一起所产生的东西很有趣,那时喜欢去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进而导致高度的自我内聚(虽然这只是原因之一)。

每个阶段要有每个阶段的定位,现在要是抛给我一个在那时候思索几天为之上下求索的但在现在看来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问题,我不一定会去开启这种思考,毕竟深度思考所耗费的能量是非常可观的。同样的,若行动实践和所作思考不匹配,也就是过度思考,亦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记得前辈说过一句很真实的话:“你迷茫是因为书读的太少,而思考的太多;抱负太大,而实际着手去做的太少。你不是迷茫,你只是为自己的不努力想偷懒找借口。”。

思考,不破不立。实干家与思想家之间,我们需要亲身通过一步步的探索实践去找到平衡。

took 3 day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