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經理和董事長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總經理和董事長意見不一致的時候

首發微信公衆號:fw-notes

某地的一家大型企業,醞釀了一個調薪方案。年中的時候,總經理認爲已經成熟,於是簽字批准,人事部開始執行,並且規定新標準自年初開始生效,意味着員工除了發放新的標準工資之外還能收到補發的工資。

錢到賬了,隨着一個個到賬短信的提醒,大家喜大普奔,彈冠相慶,正在歡喜之際,忽然一個個扣款短信接踵而來,到賬的錢又被扣回去了,有的員工不明所以,直接報警以爲遇到了黑客。

原來是在外地出差的董事長下達了指令,他不同意這次的調薪方案,強令銀行回收薪資。

老大老二事前到底怎麼溝通的?老二的簽字是不是在他權限範圍內,還是想趁老大不在家的時候強行推動?銀行這麼做是不是違規?

員工不清楚,只是很長時間成了相互調侃的話題。老二也是出自高校名門,當年也是知名的青年才俊,但自此知道了自己的份量,很快隱退了。

應該說這個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高手,總經理意圖通過給員工加薪提高自己的威信和聲望,幾萬員工的工資發下去成了既成事實,你董事長即使不高興也得默認吧?但是董事長不信這個邪,不喫這個啞巴虧,硬是動用強大的社會資源中止了,雖然背了罵,但是給了老二當頭棒喝。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中國歷史上皇權和相權之爭貫穿始終。

皇帝畢竟不是上帝,不是超人,事情必須有人商討、經辦。但是皇帝天生對權臣不信任,因爲他們是要分你的權。

丞相最早是秦始皇設立的,秦始皇很聰明,這樣他可以脫離繁重的行政日常事務,可以去求仙、尋訪長生不老藥、去巡遊天下,不過他還是時刻關注戒備着丞相李斯的動靜。有一次他看到李斯的車隊浩大,陣勢威風不小的很,秦始皇心裏很不痛快,罵了一句。有隨從悄悄告訴了李斯,李斯聽了後學乖巧,減少了跟班的數量。結果弄巧成拙,秦始皇追查是誰透露了信息傳小話,沒人承認,於是當時侍奉在左右的幾百個隨從全部處死。

歷史上圍繞皇權相權之爭有個怪圈:皇帝一直千方百計地想架空丞相,但是事情又必須有人辦,於是設立新的機構,採用當時自己信任的人去爲自己辦事,久而久之,這個新的機構成了事實上的“丞相”,於是又被架空,皇帝苦思冥想再成立新的機構。

比如,“尚書”這個官職,現代的人知道相當於“部長”,實際上尚書最早是個相當小的官職,主要負責給皇帝管理書籍,相當於一個高級書童。漢武帝爲了架空丞相,啓用尚書這個貼身小祕書爲自己處理國事,一來朝夕相處,有天然的信任;二來尚書級別低,掀不起大浪又任勞任怨。

久而久之,隨着皇帝的授權和事務流程的經辦,尚書的權力越來越大,到了唐朝的時候,將尚書的權力一分爲三,三個長官後來統一叫“同中書門下三品”,後來他們的權力又大了,皇帝開始啓用級別低的官員,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名字怪怪的,也不知道什麼內涵,哪有現在的稱呼大氣敞亮------總理。

明代,朱元璋雖然是工作狂,但時間長了實在受不了,於是收攏了幾個自己信任的文官,任命爲“大學士”,其實就是一個祕書班子,幫老朱辦事,級別不高,正五品。但是再怎麼壓,後來大學士也成了事實上的宰相,於是到了清朝,雍正又成立了“軍機處”,架空了內閣大學士。

在唐宋兩代,政治生態相對比較正常和文明,二把手有時候還是很剛的,經常將老大的指令頂回去。 例如唐朝有“封駁制度”,簡單的說就是經過政府部門的審查後,如果認爲皇帝的旨意有不合理的地方,則不給簽字或者退回要求修改;宋朝則更進一步,建立了朝省集議制度,甚至有聽證會,皇帝旨意“非經二府者,不得施行”,尤其仁宗時期,執行得較好。真宗時期,有一次皇帝親筆寫了個詔書,要求封他喜歡的劉氏爲貴妃。這個要求不過份,太監拿着這條子給當時的宰相李沆,老李同志看了後覺得不合理,當着太監的面把皇帝的親筆條子燒了,對傳令太監說,你回去和官家說,我不同意。

到了清代,軍機大臣估計已經完全淪爲皇帝的附庸機構,老大有些上不得的檯面的要求經過他們一詮釋就合法合理了。庚子逃難過程中,各地爲了給老佛爺壓驚,紛紛進獻;回到京城後,進獻不敢不能停,成了慣例。太后一次和軍機處商量,說,當初我們母子逃難在外,各地進獻,他們一片心意,不好拒絕。現在事情過去了,世道也艱難,我看讓各地免了吧。

這領導的話有時候要反着聽,這種不合規矩的事有什麼議的?直接下旨停了就完了,但是一本正經拿來商量,實際上就是要軍機處找合理合法化依據。果然有懂事的人說了,這些進獻不過是各地特產,所費幾何?況且古禮也有三年一朝的說法。太后聽了,嘴上不說話,心裏說,你小子懂事。

這說的古禮是周朝的事,這都什麼年月了?

有意見不統一的情況,這其實很正常,唐太宗被成爲千古一帝,是有原因的。他說,“人之意見,每或不同”,“勿上下雷同也”。而且,他也是這麼做的,否則魏徵也不會青史留名。

可惜,歷史不是總在進步,經過朱明王朝和滿清的熔爐大改造,怎麼說呢,你說萬衆一心也好,你說萬馬齊喑也罷。到了現代,居然還出現了“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一句頂萬句”。

當然一個單位,二把手有時候也會寫點文章,或者發表個談話,說個觀點,和主流宣傳有點異樣,大家或愕然,或贊同,大多數情況下最終都默然了。

首發微信公衆號:fw-note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