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78/100: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突然出現式”的成功——高能溫故知新(二)

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突然出現式”的成功,背後都有其環環相扣的“增強迴路”。

來一個靈魂問題——你的“增強迴路”在哪裏?

不過,想到答案只是第一步,用一生去踐行纔是最重要的。


我們當下可能更多糾纏於俗世亂七八糟的生機勃勃,這樣慢慢參透佛家那些超脫不俗的大徹大悟的道理——其過程,必經漫長的複雜,方能終歸簡單。


系統思考這個“上帝之眼”有助於我們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種可能性,從而讓我們更好地管理、適應複雜挑戰性,把握新的機會。


運籌學理論家拉塞爾·阿剋夫說過:“管理者所遇到的問題通常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動態變化的,尤其是在由一系列複雜系統構成的動態情景中。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不能只是解決問題,而應善於管理混亂的局勢。”


時機的選擇很重要——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取決於你是否真正get到“最佳時機”這個隱藏的大前提。


俗話說“不撞南牆不回頭”,但是真撞到了“南牆”,我們其實不是要選擇回頭走路,而是要想辦法繞過“南牆”,突圍出一方新天地。

而像雀巢公司這樣,撞了一次“南牆”,就能找到問題的根本解,不再和任何一堵“南牆”狹路相逢,這纔是真正偉大的企業。

所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這是一條真正百戰不殆的商界真理!


所有小時候耍過的小聰明、抖過的小機靈,長大都沒用了。及早地合規運營,不然公司永遠長不大。


從系統思考的角度來說,“緩衝器”的本質,是一個用來“緩緩釋放瞬間衝擊”的存量。

“緩衝器”,不僅是自然界的法寶,同樣也在商業界默默扮演着“穩定”的角色。

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緩衝器,輕則引發波動,重則可能猝死!


效率是商業進步的方向,但是很多對效率的極致追求,其實都是對“緩衝器”的放棄。

像索尼、豐田這樣“零庫存”管理毫無疑問會提高效率,但是也會伴有較大的波動風險。

只知道提高效率的管理者,並不是最好的管理者;而懂得犧牲一定的效率,用必要的“緩衝器”對沖波動和猝死風險的,纔是成熟的管理者。


做微商的小夥伴們,你們的銷售宣傳不應該總是在自說自話、王婆賣瓜,而應該真正讓你的客戶發聲,甚至願意主動幫你宣傳,那你就坐等收錢吧。


改變模型,就是改變系統中的結構模塊之間的關係,讓結果自己發生。

改變模型,是一切問題的根本解。


而頂級的管理高手,真正能意識到管理的根本解,他不一定會事必躬親,但會像彼得德魯克所言——“最大化激發別人的善意”,他能夠很好地打造一套“各歸其位、充分授權、自動自發”的管理機制,即便他離開這個組織很多年以後,這個組織依然良性運轉。


潤總講,“普通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頂級高手改變模型”。


如果只是做表面的除草工作,“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後面還是會有新草不斷長出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會不斷重演。


要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找到根本解,才能一擊而中蛇之七寸,才能真正解決核心的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