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記

    黃鶴樓位於中國中部中心城市----湖北省省會武漢市的武昌蛇山,是湖北省與武漢市的標誌性建築。黃鶴樓始建於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33年),因聳立於黃鵠磯而得名。近1800年間,黃鶴樓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與變遷,是歷史文化名城武漢不可或缺並最爲耀眼的記憶符號。其依山傍水,佔盡形勝,景納萬端;優美的神華傳說和歷代不絕的名家賦詠,更使黃鶴樓平添了詩情與浪漫,成爲蜚聲中外的歷史文化名樓。

    歷史上的黃鶴樓屢毀屢建,最後一座毀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1985年,黃鶴樓重建修復,30年來已發展成融自然風光與歷史文化於一體,擁有近80個景點的大型綜合性園林,先後接待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近百位,海內外遊客5000多萬人次。黃鶴樓公園被評爲國家首批5A級景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全國文明單位,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

    2019年8月10日至武昌表弟家暫歇,11日經江漢關,輾轉乘船北上,登黃鶴樓。

    澄空如碧,浮雲似絮。江水滔滔,渾濁泛黃,沿途船隻往來穿梭,絡繹不絕。夾岸高樓林立,不時從眼前劃過。浩瀚的江面上,遠遠可見龜山電視塔屹立眼前,武漢長江大橋則橫跨於龜蛇二峯之上,如橫臥虯龍、氣貫長虹,讓人不禁想起唐朝大詩人杜牧“長橋臥波、未云何龍”的優美駢句。漸至口岸渡口,長江大橋的恢弘氣勢便一覽無餘。各類交通大顯其能,汽車行於橋面,火車穿於橋中,輪船渡於橋下,各行其道也!


    進入公園景區,挺拔獨秀、輝煌瑰麗的黃鶴樓便映現眼前。其平面設計爲四邊套八邊形,謂之“四面八方”,形如黃鶴,展翅欲飛。佇立樓前,但見各層大小屋頂交錯重疊,翹角飛舉,彷彿展翅欲飛的鶴翼,使人頓生騰雲駕鶴之感。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南北面分設瞰川亭與攬虹亭(瞰川中的"瞰"指俯視,"川"爲水道、河流,其意爲登樓俯視長江,江漢交流,波濤洶湧,氣勢磅礴;攬虹中的"攬"爲採摘,"虹"是彩虹,指站在樓上便可把彩虹拿到,以此形容黃鶴樓的高聳),位於黃鶴樓前臺階中軸線的兩側,底部設重臺並環雕花欄杆,八角重檐攢尖頂,羽翼舒展、雄健俏麗、紅藍黃瓦、流金飛碧,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



    步入一樓正廳,正面牆壁是一幅表現“白雲黃鶴”爲主題的巨大陶瓷壁畫,兩旁立柱上懸掛着長達7米的楹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淨古今愁。二樓大廳正面牆上,是用大理石鐫刻的唐代閻伯理撰寫的《黃鶴樓記》,它記述了黃鶴樓興廢沿革和名人軼事。兩側爲壁畫,一幅是“孫權築城”,形象地說明黃鶴樓和武昌城相繼誕生的歷史;另一幅是“周瑜設宴”,反映三國名人登黃鶴樓的活動以及節日。三樓大廳的壁畫爲唐宋名人的“繡像畫”,如崔顥、李白、白居易、陸游等,也摘錄了他們吟詠黃鶴樓的名句。四樓大廳用屏風分割幾個小廳,內置當代名人字畫,供遊客欣賞、選購。頂層大廳有《長江萬里圖》等長卷、壁畫。層外有四面迴廊,可供遊人遠眺。


    憑欄遠眺,舉目四望,視野開闊。這裏高出江面近百米,依稀可見橋面上車水馬龍,往來不絕。“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勝於藍”,正是這橫跨天塹的長江大橋,見證着武漢三鎮交通、經濟的飛躍發展。滔滔江水東流去,武漢三鎮齊躍進。江水的流逝伴隨着歷史的變遷,時代的更替活躍着城市的繁榮。今非昔比,江山如畫;黃鶴名樓,情溢四海!


    “長橋臥波鎖龜蛇,江水滔滔四海情。黃鶴名樓今猶在,惟願長江萬古流”。黃鶴一去不復返,歲月消逝不再回,仙去樓空,唯余天際白雲,悠悠千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