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大家好,我是开鑫一笑。

今天这篇文章想从文字表达、情感引导以及结构逻辑三个方面聊一聊什么样的文章更具说服力?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选题和标题而打开一篇文章,却因为文章结构松散,缺乏说服力而放弃阅读。很好的一个写作灵感,由于文章缺乏说服力而被嫌弃,实在是有点可惜。

那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们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如何写出有说服力的文章呢?

下面我就从文字表达、情感引导以及结构逻辑三个方面聊一聊这方面的体会。

1.文字表达上

我们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而文章的说服力首先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来体现。有说服力的文章在文字表述上一定是步步引导、层层深入的。那什么样的文字有这样的功能呢?答案就是逻辑连接词。

别看是这些连小学生都知道的连接词,它们在写作中的作用却非常大。比如说“因为、所以”这对连接词,就清晰给出了前后两句话的逻辑关系。少了它,意思就不明朗。

如果我对你说:“我饿了,我不吃饭”。这一句话没头没尾,你一定不能接受。但是我要说“我饿了,我不吃饭,因为我在减肥。”你就会明白我不吃饭的原因了。

再比如,儿子今天不想写作业,如果他这样对我说:“妈妈,今天我不想写作业”。我肯定不同意呀。

如果他这样说:“因为今天的作业都是重复抄写,而这部分内容我已经掌握。再重复写对我的帮助不大。为了省下时间,学习我没有掌握的内容,所以我决定,不做抄写作业了。”

这个时候,他把不做作业的原委说清楚,我就可能接受他的请求。

通过这两个简单的例子,是要说明,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只给出一个陈述,而忽略掉原因,读者就不会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就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而没有给出很好的解释,一方面是作者自己清楚,以为别人也清楚而没有交代,另一方面是作者自己就没有完全清楚,当然也就不可能在文章里做交代。

善用逻辑连接词,其实就是倒逼自己进行逻辑思考的过程。上面的例子中,儿子其实就是用最简单的2W1H(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怎么样?)来陈述自己的观点。因为用了“因为、而、再、为了、所以”这几个连接词。他的说服力就提了一个档次。

当然,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扩大到5W2H(what做什么,目的是什么?,why为什么做?,who谁来做?,when什么时间做?,where在哪做?,how如何作?,how much做多少?)。

这样,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得更清楚了,也就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我们说,逻辑性强的文章就是作者费力,把要说明的事情在头脑中反复论证,然后再用逻辑连接词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读者听。让每一个论述都自洽,每一个观点都能自圆其说,我们的阅读体验就很好,很轻松。

而不费力的作者,就把一些陈述信息罗列在那里,没有问自己2W1H,更别说5W2H。所以我们在文章中看不到逻辑主线,看不到流畅和衔接。我们要在文章中自行推断为什么,我们阅读起来就很费力,我们就没有被说服。这样的文章就是缺乏说服力的。

这是在文字表达上,接下来我们再从情感引导上分析

2.情感引导上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跟别人说他们认同的经历、观点、爱好时,两个人的思想就更容易产生共鸣。心理学家也指出,这其实是人的相似相惜心理。

根据这种心理,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要这样去找到读者的动情点,进而把话说到读者的心里,达到让读者接受的目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尤其是写文章开头的时候,就能和读者建立链接,这也就是我在《为什么我们写不好文章的开头》中提到的坡道。我们可以通过故事、金句、痛点、以及其他和读者相关联内容来导入文章主题,这样读者会在情感上更容易接纳接下来的逻辑论证。

先来看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第一章、第一篇文章《买房、卖梦想的房奴》开头:

“不管你在中国的哪个城市,只要你还准备结婚,还有个工作,而且父母安在,那你或许想过这件事情:在这个城市里,我是不是要买房?怎么样才能买到房?什么时候买?父母出不出钱?”

在中国,买房这件事基本上每个成年人都有过经历,都想过上述问题,这样的开头和每个人都能建立链接,让每个读者都有代入感,在情感上首先和大家走的很近。

再来看万维钢讲《伯克森悖论》,这样一个很生疏的名词,如果上来就解释它是什么,怎么回事,像上课一样,恐怕没几个人能听下去。可是万老师是这样开头的:

“关蓉蓉是一位青年女性,有过几次恋爱经历但都没成。这一天,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位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男子。可是关蓉蓉一看照片就拒绝了。关蓉蓉说:‘我想清楚了,我要找一位性格好的暖男,可是这个人太帅了,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对周围人的观察而论,长得帅的男人性格都很差’。”

用这样的故事开头,一来很符合悖论的内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读者会联想到自己身边的例子,有代入感,接下来的内容就会顺理成章,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了。

所以情感说服就是要“顺其意 ,做铺垫”,要先找和读者的相似点,在情感上打开读者的心扉,然后,再通过接下来的逻辑论证,让读者确信文章提出的论点。

3.逻辑结构上 

当我们通过情感引导提出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自己的观点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组织材料进行论证,进入了文章的逻辑说服阶段。

我在上一篇文章《5本书,带你打通结构化写作关卡》中提到过,在逻辑说服中最经典的结构框架就是金字塔结构。他的原则可以用这16个字来表述“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通常要说清一件事情,三层结构就够用了。最想表达的信息(观点,提出的问题)放在最上层,紧接着就是关键信息(主要论点、分析问题),最下面一层就是次要信息(论据,解决方案)。文章的最后就是升华主题、给出解决方案。

金字塔也分两种,有并列式(关键信息各自独立,共同支撑上层信息)和递进式(关键信息之间有很强烈的递进关系,可以是时间、空间和程度上的递进,通常最后一个信息支撑上层信息)之分。

而具体的逻辑论证方法简单的说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

归纳:相当于由点到线,通过归纳总结,推断出一般性的规律。比如你看到这只乌鸦是黑的、那只乌鸦也是黑的,你可以推断出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

演绎:是由线到点,是由一般到个别,是把普遍的规律与当前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比如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这只也是乌鸦,所以它也是黑的。

当然这两种逻辑听起来简单,用起来却不一定简单,尤其在组织论据时还有一个MECE原则,就是不重叠、不遗漏。如果我们不是搞科研,通常这一原则很难,也没有必要做到。

综上所述,要想文章有说服力,我们可以从文字、情感和结构这三个方面来实现。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让文章文字饱满、逻辑清晰、结构紧密,说理严谨。

以上三点,是我最近的体会。写出来,一是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同时,也希望能给写作中的小伙伴一点启发。

如果觉得有用,就请点赞关注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