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专注力的“帮手”or“凶手”,都有可能是你,你知道吗?

人类没有本能,鸭子看到第一个动物,就会觉得那是它的妈妈,小羊出生后,过段时间就可以站起来;小马驹,生出来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跑!人类没有本能,所以需要自己探索,成长!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人类的动作就能发展起来了。

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时候,就是与孩子大脑发展的阶段!

孩子如果在完备的环境中发展自己,孩子是可以完成的,他们的大脑也是发展的!

不要是打断孩子,孩子就会发展为一致性专注的人类,他会喜欢秩序,秩序探索世界的基础,如果没有秩序,孩子的探索是混乱的,所以家里的环境要是有秩序的。

秩序的三个层面

实体环境的秩序

家里面的家具,每个房间的功能,物品有固定的摆放的位置,对孩子来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将外在的秩序变成自己内在的秩序,是成人无法理解的,但确实是孩子需要的!

蒙台梭利教室是有秩序的,老师完备教室环境的秩序,但是在家里,最好给孩子准备一个有秩序的环境,给孩子一个空间,有成人的位置,也有孩子的位置,每个人管理好自己的位置,让孩子从小就管理好自己的环境,这也是发展自己能力的一个过程!

时间的秩序(即生活作息)

每一天的时间安排,一日生活流程,对孩子产生安全感,无法预测未来发生什么,孩子会对下面的事情做猜测,就会分心,所以孩子不容易专注!

所以,要给孩子一个固定的时间流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日生活流程时间表!

成人的秩序

小孩的照顾者最好是固定的,不要总是换!

对世界的信任,从出生到3个月就有了,当孩子有了运动能力的时候,要支持孩子选择环境,运用环境,孩子就觉得自己是能控制环境的,自己是主人!

维持我们成人情绪的稳定,如果我们情绪不稳定,孩子对我们就不会产生安全感,就不会跟我们建立连接,在稳定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更专注!

只有我们的情绪每天都是稳定的,孩子才愿意与我们交流,合作甚至是分享!

主动:

孩子在环境中,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时候,孩子就会主动探索,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探索环境的能力,孩子生下来就会探索并寻找乳头,吸允;当听到我们说话时,孩子就会转头寻找声源!

依据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准备相应的环境,观察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孩子在贴近现实的生活中,掌握环境,孩子才能有自信,当孩子知道物品的名称,自己可以独立穿衣服,自己能买相应数量的物品,帮助孩子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性心智:

预备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数学准备,了解数与量的关系!了解这些数学的概念,带着概念去解决实际问题!

当孩子还不能操作,不了解这个教具的时候,他是会占有的,因为他对世界还不了解,他们觉得物品是自己的,不是孩子的自私,只是孩子还没有了解这个世界!

自律能力和控制能力

当别人奔跑的时候,我可以选择走路;当别人讲话的时候,我可以工作;当别人吃东西的时候,我自己可以自己喝水,并不受影响,这就是孩子的自律和自控能力的体现!

6岁前,大部分孩子是自己独立工作的时间,对于3岁的小朋友自己洗碗,他们是可以自己洗碗的,但是不能和别人一起分享,一起合作,因为孩子还要自己练习动作的控制,自己怎么练习自己掌握这个技能!

4岁的孩子会尝试更多的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合作,更多的是平行的社交游戏!他还需要成人的协助,这是一个发展的历程。

如果到了6岁,你想阻止他们合作,也是阻止不了的,因为人类是群居的动物!

如果孩子还不能分享,合作,那是因为孩子还没有达到那个能力,所以,不要强行小朋友们一i起去合作!

每天让孩子动手,使用自己的身体,服务于自己,服务于家长,不要以“爱”为名,让孩子成为家庭的客人,因为这样他不会成为家庭的主人!

当孩子的动手能力变强了,语言能力也变的强大了,孩子才能服务于别人,才能在做所有的事情中想到别人,经常有机会展现他们自己的能力!即便不让他们服务于别人,也要让他们自己服务于自己!

14个月孩子切香蕉,孩子切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切的多么美观,孩子自己切了自己吃了,就达到他的目的的,就能变得自信!

看到专注力发芽,就要保护他,我们不打扰他,孩子就会慢慢的变得深层测的专注,正常化(发展——正常——回归)。

并不是在幼儿园才能发展成这些品质,只是在幼儿园的环境比较适合!在家庭里,我们有很多双眼睛关注着他,在幼儿入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孩子们年龄差异性比较小,所以,他们更容易和谐发展,而且,小孩子更容易模仿大孩子!

蒙台梭利奶奶的公式

p=i+e p=x+e

p:精神因素 i=内在 e=外在 x=未知因素

外在驱动力和环境的结合,想要了解孩子的内在,就需要观察孩子的外显行为!

小孩的发展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再来发展,所以要随时关注外在环境,观察孩子,给孩子准备相应的环境,让孩子可以自由的选择,自由的移动教具!

我们成人,不要因为我们的着急,就催促孩子或者帮孩子直接做了!这样不仅不能提升孩子的能力,而且还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原则

1.提供孩子所需的养分

家长的需要,并不是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动作发展和语言发展,才能引起智能的发展!

2.包含引发自觉选择的教育方法

我们成人中用的一些材料,孩子们也会喜欢,我们准备一些材料,孩子们也会喜欢,跟着一起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3.所有的材料通过实验决定

在教室里,我们老师可以会精准的准备,但是家庭里,可能会欠缺一些,比如:老师们会练习观察,会练习教具,会研究教具……

4.精准建构科学材料

5.所需材料要能够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器官

要为孩子准备环境,发展孩子的动作,语言。

当孩子重复做一件的事情时,表示孩子还没有完全达到自己完美的状态,重复的时候会变得专注!我们这个时候,不要去打扰他,我们应该庆幸,孩子一直反复做这样的事情,会让他变得更加专注!

材料选择

1.材料本身含有错误控制;

2.教具不仅吸引孩子,还能引导工作;

3.孩子不仅仅是重复,还有更高层次的精准;

4.引导高层次的活动:比较,辨认。

成人的准备

1.检视文化对自己的影响;

2.我们对孩子的回应;

3.我们要相信孩子;

4.保护孩子专注力的萌芽;

5.调整期待;

6.感知孩子的需求;

7.保持一致的教育方法;

8.正向的引导

9.健康的分离与依附关系

给孩子准备的材料

1.孩子熟悉的东西;

2.吸引孩子的物品;

3符合孩子的身高,尺寸,大小;

4.天然材质;

5.符合本国文化

6.有机会参与到家庭活动中;

7.有可能会打破一些材料。

希望,孩子们在家有自己的空间,时间,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可以运用的材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们家长朋友们对孩子们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关心,尊重,呵护,爱,信任,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和规则!

愿我们的孩子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更健康!因为喜欢,所以常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