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千年謎題:意識是什麼?

前言:假若沒有意識人就沒有認知力和思考力,意識是人進行探索的前提,那麼意識能否解開意識之謎(如果意識具有“意識”,它是否會故意隱藏自己的真實面目)?

大家都知道,人活着意識就在,人死了意識會消失。即使活着的人,當大腦受到損傷,也會出現意識模糊、甚至喪失意識的現象。

意識究竟是什麼?

科學家發現,構成人腦器官的最小物質單位是神經元(它能傳遞電流信號)。神經元在動物體內普遍存在,然而除了人類其它動物幾乎沒有意識。

在人類大腦中,到底是什麼產生了意識?

科學家利用磁共振成像儀掃描腦部活動,發現了與意識感知對應的區域,這些區域統稱爲後側熱區,位於皮層後側的頂葉、枕葉和顳葉區域。

當刺激後側熱區時,會引起一系列感覺和感受,例如閃光、幾何圖形、變形的面孔、幻聽或幻視、熟悉感或不真實感、移動身體某部分的衝動,等等。而刺激前側皮層則不會出現這些現象:大致來說,前側皮層不會誘發直接感受。

就目前所知,所有意識體驗均產自後側皮層(同樣是神經元構成的大腦皮層,爲何有的區域能引發感覺和感受,有的區域則不能?)。

大腦感知系統包括: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知。研究發現,感覺越敏感、感受越豐富,意識則越清晰;感知越簡單、感覺越麻木,意識則越模糊(同樣具有視覺、聽覺等基本感覺能力,爲何人類具有意識,動物沒有意識?)。

結論:

1、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是感質(能產生感覺和感受的物質結構)。

感質可以產生感覺,在此基礎形成視覺、聽覺、觸覺、味覺、意覺等不同感知區域。

2、意識是多種感受彙集在一起形成的綜合感知體驗(多種知覺的綜合反饋)。

單一形式的感覺(如視覺、聽覺等單一感知),產生低級意識(基礎感知,如動物意識,只具備基本的感覺和感受),多種複雜感覺組合在一起,產生高級意識(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彙集在一起,不同區域的神經相互鏈接形成綜合感知區域(意覺),如人類的思維)。

因此,意識是以神經細胞爲物質單元,通過結構複雜性的組合方式(構造複雜結構),構造出感質組織(產生感覺的物質組織),組合成感知系統(產生意識的物質系統)。使多種不同感覺和感受交織在一起(視覺、聽覺、觸覺等不同神經區域相互連接),形成了意識(意識是各種感知的綜合反饋)。

意識的產生過程表現出層層遞進關係:神經細胞(自然物質)→感質(非物質感覺)→意識(非物質意象)。

意識的深度探索

1、物質如何演變出非物質——“感質”(產生感覺)?

自然萬物都是物質構成的,物質本身沒有感覺,“感覺”來自哪裏?

假若感質(感覺)是物質複雜結構引起的“質變”(感覺是物質結構複雜性引發的質變行爲,物質組織演變出非物質現象),那麼只要將物質進行更復雜的組合就能無限的創造出更加神奇的特性!

物質與感覺是演變關係,物質系統是感覺產生的結構基礎(感覺離不開物質系統),感覺是物質形態的高級演變(感覺超越了物質形態)。

假若感質(感覺)是非物質存在體(宇宙中除了物質,還有非物質體的存在),那麼自然物質就不能創造出感覺(純粹的物質不能構造出感覺)。

物質與感覺是糾纏關係,靈賦予物質系統感覺(感覺不是物質系統產生的),感覺通過物質系統表現(感覺會在物質系統中表現出來)。

2、“感質”如何產生意識?

動物能產生感覺但卻沒有意識,爲何人類出現了意識?

假若意識是人腦複雜結構引起的“質變”(感質組織通過複雜演變構造出人腦感知系統創造出意識),那麼只要將人腦設計的更加複雜就能使人類獲得無窮的能力(比如,若大腦構造更加複雜,人就能衍生出超感知力)。

意識與感質是演變關係,意識是感質的高級進化(感質組織足夠複雜就能創造意識),感質是意識的誕生基礎(意識的產生離不開感質)。

假若意識是靈賦予人腦的特殊功能(意識不是物質腦功能的呈現),那麼人工智能永遠不會出現意識(意識不能通過系統升級產生)。

意識與感質是等級關係,意識(意象)是靈在人體高等級別靈性的呈現,感質(感覺)是靈在動物身上低等級別靈性的呈現。

結語:科學只能研究物質領域的現象(物質行爲和物質規律),卻不能觸及非物質領域的本質(比如,感覺本質是什麼?科學能通過物質系統解釋感覺的來源,但卻不能從自然中創造出感覺)。科學通過研究大腦的構造,可以解釋意識的產生的物理原理(人腦產生意識的機制),但卻無法揭開意識的真相(人腦爲何會出現意識)。

相關閱讀:

科學新發現:大腦“主意識”奧祕

大腦奧祕之“全能潛意識”

意識的本質?

自然奧祕——感生萬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