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這條路還有很長很遠的路要走

粉絲都100了。

最近都不怎麼更新,如果不是要交作業,估計就這麼懶散的把寫作荒廢了。

我們雖然寫的不怎麼樣,這也是叫寫作,畢竟幹什麼都需要一點儀式感。要賦予我們寫的東西一個文藝點的名字。

今天看了兩篇育兒文章,我用自己的理解回顧一下。

育兒書裏面一直比較火的一個概念就是對於孩子的共情。

孩子哭了,我們需要共情,孩子特別生氣,我們也需要共情。

很多人在孩子哭的時候,也用了共情這個方法,但是都說見效不大。

之前我好像也用過,後來不想共情了,感覺也是還哭哭啼啼,我比較喜歡用的方法,你想哭 ,你就哭吧,哭完了再來找我。

這個方法肯定有效果,當孩子把情緒發泄完了之後,他的心情會好很多。

這也是孩子們爲什麼和其它小朋友打架哭過之後還可以繼續開開心心在一起玩耍的原因。

而我們用的共情方法不對的地方,就是我們希望孩子哭的時候,能儘快的不哭,因爲太煩人了,孩子壓根感受不到我們的共情。

我們一直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我對你用了共情,我理解了你,所以你應該可以馬上不哭了吧。

因爲太多時候,我們用的育兒方法沒有效果,是因爲我們沒有真正去理解孩子的世界。我們一直在我們的世界去思考問題。

所以你學的育兒方法沒有效果。

因爲真正的共情,是理解孩子當時的感受,用心去理解他爲什麼會哭,試着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嘴上說,我知道你很難受,所以你特別想哭。。。

有時候這樣的話語,不帶有任何感情,只是一味的像個機器人一樣重複。孩子怎麼能感受到家長的共情呢。

育兒這條路,是一條很遠很遠的路程。

需要每天堅持學習一點育兒知識,也需要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多去思考和總結,我這樣的教育方法對不對,你希望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

這是一條付出大於收穫的路,可能你付出了百分之100,最後的收穫確實10%的結果。

真的是這樣。

當有時候想清楚你學習育兒是爲了什麼,你學習一些東西又是爲了什麼,找到其中的意義,是很容易堅持下去的。

學生時代沒有認真養成好習慣,進了社會想真正養成好習慣,真的很難。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這句話用到現在同樣適用。

現在不努力學點什麼,老了更加的傷悲。

育兒這條路需要很多的耐心,現在的耐心和以前去比較,還真的有進步。

現在的育兒觀,也在隨着自己年紀增長,而變得慢慢成熟。

我們本來都在慢慢琢磨人生,去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一個需要花一生去思考的問題。

或許,到老了,都想不明白吧。

但是沒關係,人生這條路,本來就是每天思考,每天進步,每天重複的路程。

其實你的人生,只屬於你自己。

你想過成什麼樣,也取決於你自己。

每天到這個點,都想困的睡覺。

而我每次都會允許自己先把瞌睡睡好再說。

先睡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