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1 決策

決策

決策的過程:
明確問題->明確決策標準->爲標準分配權重->開發備選方案->分析備選方案->選擇備選方案->執行備選方案->評估決策效果->明確問題->...->...

決策是管理的本質

承諾升級escalation of commitment:是指儘管有證據表明以前的決策是錯誤的,但對該決策的承諾增強了。(白話就是下不來臺,孤注一擲)

在決策時體驗到強烈感受和情緒的人實際上會獲得更高的決策績效,尤其當他理解自己做出決策是的感受時。

任何決策都可能利用相關的可靠的證據來改善,不論是爲了某人買生日禮物還是思考買哪臺洗衣機。這是循環管理的前提。循環管理即“系統地使用可獲得的最佳證據來改進管理實踐。”

循環管理和管理決策有很深的淵源。循環管理的四大基本要素是:1決策者的專業知識和判斷,2已被決策者評估過的外部證據,與決策相關之人的意見、偏好和價值觀,3相關的組織(內部)因素,例如背景、情景和組織人員。

循環管理我認爲白話就是實時地權衡利弊。

一個人的決策過程可能受到它思維方式的影響。

線性思維模式:傾向於採用外部的數據和事實,並通過理性和邏輯思考處理信息;
非線性思維模式:傾向於採用內部信息來源(感受和直覺)運用內在的洞察力、感受和直覺處理信息,用以指導決策和行動。

常見的決策錯誤和偏見:
1過度自信——自大;
2即時滿足——鼠目寸光,飲鴆止渴,牆頭草;
3錨定效應——執着於第一印象,容易在砍價時候被套路,偏執想不開。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4選擇性知覺——只看自己想看到的,只聽自己想聽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只能聽到自己想聽到的。
5確認——不撞南牆不回頭,努力尋找證據證明自己的正確,完全不考慮或不接受自己的決策錯誤;
6框架效應——職業病,思維定式;
7可獲得性——書中這麼寫的當決策者傾向於記住他們記憶中最近和最想或的事件時,可獲得性偏見就產生了。結果呢?這扭曲了他們一客觀方式回憶事件的能力,導致歪曲的判斷和可能性估計。
8代表性——總是用一個經驗或者實例來比較評估之後遇到的事情,總是不恰當地進行對比。我認爲可以理解爲頑固;
9隨機——占卜。給隨機的事賦予根本不存在的某種自己認爲的意義;
10沉沒成本——已經輸10塊了,我一定要贏回來、來都來了,就將就吧。書中原句:當決策者忘記現有的選擇無法糾正過去時,沉沒成本就產生了。他們在評估選擇時,錯誤地關注過去的時間、金錢和精力成本,而不是未來可能的結果。他們無法忽視沉沒成本,將其牢牢地記在腦中;對應的是即時止損的能力,即不執迷不悟,不愚蠢地不甘心,不將就。
11自利——進行外部歸因。
12事後聰明——當不好的結果出現,決策者往往會說:我本來想到了。

決策是一件嚴肅的事情。

有效決策指南:理解文化差異/爲好決策設置標準(有遠見、利用了可用信息、考慮了備選方案、不會導致利益衝突)/懂得何時停止/採用有效的決策過程(有重點、符合邏輯且前後一致、認可主管和客觀的思考,直覺思維和理性思維結合,直接,易於採用且靈活)/培養清晰思考的能力可以使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策。做出好的決策並不是天生的,你需要付出努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