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僅是善述者

蔣勳的東西忸怩做作,自炒一份情懷,僅是雞精熬的湯。臺灣那一代的文人,都喜歡暗搓搓的誇耀一下祖上如何如何榮耀,現今如何如何高雅,其實就是一幅受害者的裏子,賣出一份倨傲者的銀子。

蔣勳、龍應臺、齊邦媛……莫不如是。中國這麼大,人口這麼多,近代百十年,如此混亂,動盪,誰家還沒有點故事?歷史就是歷史,過了就是過了,何必到處販賣?

錢鍾書寫過,“抗戰時人人都誇大自家被日軍強佔毀掉的家產,至少得說自己祖上是有錢的。” 蔣勳大言慚慚吹噓的祖上,卻被大陸較真的網友多次打臉。

說實在的,蔣勳的美學與同是美學大師朱光潛相比,差距不是幾條街。蔣先生的大作提及西方美術史這部份,不僅感覺瑕疵不少,常識性的東西也多有混淆。

不少人是看了他的大作後,果斷停止閱讀,其餘作品亦不再啓封。有敬惜字紙,不忍拋棄者,束之高閣任其蒙塵落灰。

蔣先生久居臺灣,偶爾造訪西京,未免地理不熟,誤將武帝茂陵認爲祖產,便有三月不能將其搬空之江湖傳說。

他講的紅樓夢,連人物關係都可弄錯。他說蘇東坡有些地方是自己發揮的,“因爲有關蘇東坡方面的書,我買了七八本,所以知道很詳細。”

照這般歪理,俺這江湖老噴子買過幾套金庸先生的作品,豈不是與金先生拜過把子燒過黃紙?直播中他說“堂目結舌”時,現場所有人,確是真的瞠目結舌。

對於蔣勳,最早知道是聽別人說是個畫家,然後看他的畫,感覺名不符實。憑空裏說一個人的藝術水準,似乎無法準確的說清楚。

如果作個橫向比較,把蔣勳放到一個具體環境裏去看,比如說北京有個“京漂”聚集地“宋莊”,有大批專業及非專業畫家,在此生活尋夢。

那麼,從專業角度看蔣勳的畫,無論是繪畫的技術、技巧、功力,藝術的品味、格調、對藝術的理解及藝術達到的層次,在宋莊這個環境裏,他也是居於末流。

若放到深圳的大芬村,這水準至少美國的黑手黨也是繞路走。(黑手黨的入會儀式每次要燒名畫,在美國高仿的畫作要將近三千美刀一幅,大芬村則是幾百塊錢人民幣,每年光這一項,就有兩百多萬美元流入大芬村。)

最爲可怕的,是臺灣的這些在大陸講演國學的人,你永遠不會知道他的政治傾向,比如是選民進黨還是國民黨,他永遠也不會對你說他的選項。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