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謊言狂歡下的悲情

講個笑話,你可別哭。

1

1942年,中華民國西北某偏遠農村,三民小學。


老校長秉承基層教育夢想,帶着三個老師一曼、鐵男、魁山正在開期末總結大會,要解決村裏的經費問題和缺水困難。

 

突然外面驢棚着火了,但是因爲水都用完了,他們只能用破布、灰土一點點把火苗熄滅,校長覺得他們這樣太慢了沒有效率,就拿來了幾牀棉被想把火撲滅,可是事與願違,火勢越着越大,已經控制不住大火了,幾個人就重新回屋繼續開會了。


聊着聊着,聽到外面在喊失火了,原來是校長的女兒孫佳在救火,用的水就是剛剛從20裏山路外揹回來的,大家趕緊阻止孫佳。孫佳心疼得水(驢的名字)以後就沒有地方住了,和爸爸大吵了起來,還說要把他告到大牢裏去,兩人不歡而散。


原來,他們爲了騙取教育局費用,謊稱學校總共有五個老師,其中一個“老師”就是這隻驢——驢得水。

 

一天,校長收到一封信,信上內容說教育部要派特派員來檢查學校,校長感到很開心,因爲他覺得這是上面還關心他們學校。

 

但是,上級要求五位老師必須全體到場,而且要重點考察驢得水老師,這可難壞了大家。時間緊急找不到合適的人來假扮老師,校長只好找了一個正好來學校修理上課鈴的銅匠冒充驢得水老師。


在假扮過程中,鬧出了各種啼笑皆非的故事,最終靠着衆人一頓坑蒙拐騙總算是矇混過關。教育部特派員喜出望外,決定賦予驢得水老師農村教育家的殊榮,並給三民小學每月3萬法幣的獎勵。


兩個月後,通過發放獎學金的方式,來學校報名的同學變多了,原有教室坐不下,需要擴建教室,但魁山不同意從工資里扣錢,於是幾個人又吵起來了。


這時,銅匠的老婆帶着銅匠來學校鬧事。原來是銅匠回去後跟他老婆進行人體交流時搞出些新花樣,銅匠老婆就覺得他在外面有了小三,來學校當面對質來了。一曼在校長等人的勸說下,承認了自己就是小三。


銅匠老婆上來就要打張一曼,被銅匠攔住了。銅匠雖然護着張一曼,但是張一曼卻告訴他,她是爲了讓驢得水老師照相,她才和他睡覺的,張一曼還罵銅匠就是牲口,銅匠氣憤的跑走了。


好巧不巧,正當幾人吵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教育局特派員又帶着美國的捐贈人一起來了,捐贈人想要親眼見一見自己資助的農村教育家。


爲了讓謊言繼續圓下去,三民小學一干人等同教育部的人又整了一大通故事來敷衍美國捐贈人。


影片的結尾,教育部查清了事實。對三民小學的校長和老師都給予了處分,但還是保留了小學,他們依然在這裏當老師。


但隨着一聲槍響,一曼受不了此前的各種刺激和羞辱,開槍自殺了。

2

整部電影定位於喜劇,但看下來卻讓人覺得是悲劇。


校長爲了自己農村教育夢在老少邊窮地區開辦學校,在利益面前又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拘小節”,爲了利益帶頭行騙。


鐵男在劇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熱血正直青年,面對不公敢於發聲勇於出頭,但在利益和死亡威脅下徹底埋葬了過去的自己,變成一個唯唯諾諾、認清現實的“好人”。


魁山本就是一個看重個人利益的人,到後來求愛不成、面對更大利益誘惑的時候迸發出更加貪婪無恥的嘴臉,哪裏還有什麼人民教師的崇高理想和形象。


銅匠,一輩子老實巴交,因爲一曼的直言和灑脫,被“睡服”以後自己念念不忘,在面對現實的時候又更加偏激,硬生生毀了一曼,小人得勢,變本加厲。


特派員,名義爲公實則處處爲己,自私自利殘暴不仁,利用公權、武力謀求個人利益。


一曼,劇中女主,是一個愛美、愛音樂、愛自由灑脫的大妞,追求自由自在來到老少邊窮,追求自由自我跟魁山有染,追求自由新鮮去睡銅匠,一切都是爲了自由。


當你的觀念超出時代認知侷限的時候,要麼是你改變時代,要麼是被時代打到。


很不幸她還是成爲了後者。


校長女兒佳佳是劇中的一股清流,懷着一顆真善美的心,但就是這個真摯的心也不斷讓身邊的人陷入被動。


當所有人都在爲自己利益做出最優選擇的時候,卻給整個生態造成了最混亂的局面。

3

三民小學裏四個老師每一個人都懷有自私的動機,他們後面的所作所爲都是爲了應付檢查、保住既有利益。

爲了一個謊言不斷地編造着更多的謊言。


但面臨那種艱苦的教學環境你又會覺得這種“欺騙”多少有些情有可原。


小的時候看童話故事,好人恆好,壞人終壞。


可現實生活遠比童話故事複雜多得多。


偉人會犯錯,因爲是人就會犯錯;罪犯會救人,因爲罪犯也不全是壞人。


當校長在女兒面前親自跪下的時候,女兒也還是無法鼓起勇氣說出事實真相,只能配合着瞞騙下去。


換作是我們呢,面對這種局面的時候又能作出何種選擇?


很多人痛恨貪腐、欺騙、強權等不公的現象,但當我們或者我們的至親是因爲這些不公平體制而獲益的對象的時候,是否還能堅持仗義執言、勇敢說不呢?


儘管會很難,還是要說一句: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會因爲任何理由或者藉口讓黑白顛倒,原則性的東西不能改、不能退。


人是擅長給自己找藉口的動物,有任何引起我們心理失衡的事情產生,我們的第一自動反應就是找藉口,這是最迅捷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種本能。

 

成大事不拘小節就是諸多借口之中最好使最通行的那一個。

我們都幻想着成就大事之後可以把以往的小污點抹去,然而無意之中我們早已因爲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節走偏了方向,忘記了本來的自己。


人情世故里美好的東西分外難得,值得我們去認真追尋和守護。

END

公衆號:景晨在路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