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VS三長老,抉擇時刻到了!

最近一直在做白日夢。

籌到一筆不低於三位數的資金,全倉殺入人人喊打的平安、招行、萬科。

深圳要打造全球科技金融中心,想來想去,不就是招行和平安嗎?

外加一個近年來遭人詬病走下坡路的萬科,助力深圳房價榮登宇宙頂。

理由無需贅餘,隨便上個網站,裏面的大V都會頭頭是道的分析,相信他們的牛逼會吹得更好。

能夠承載全球科技金融中心公司的市值必然突破萬億美元,目前平安2000億,招行1000億多點,萬科500億,將資金平均且重倉配置在三傻上,無論最後誰能勝出,這都將是一筆成功的投資。

問題就是,股價不漲,創造無數輝煌業績的行業龍頭甚至在今年被冠上了三傻的名頭。

對比起近年來二氧化碳十足的科技、消費和醫藥,三傻表現確實太差,甚至連大盤漲幅都跟不上。

放開金融領域限制,讓利1.5萬億,房住不炒等政策的實施,無一不在打擊着投資人的信心,擠壓着市值中的水分,壓縮着偉大公司的估值。

以致於Peter給幾位朋友發信息,希望能夠共同投資三傻,別人還問我是不是微信中毒了。

甚至一度有了給李笑來、但斌、孟巖等人寫信尋求投資的衝動,後來想想,就爲這點資金和一個寄予發點小財的願望去打擾幾位大佬,是否有這個必要。

如今,招行賺取的利潤在不到9年可重塑一個招行,平安需要14.5年,萬科股息率已接近4%,幾乎是銀行定存的2倍。

而普通人,很可能30年、50年、100年,依舊在工作崗位上默默的風險着,延續着平淡的生活。

事實上,三傻估值的壓縮已接近極限,下跌空間不大,即使一兩年內不漲,僅靠分紅,也是可以跑贏大部分理財產品。

從這一點上來說,並不輸時間。

況且,今年瘋長的三長老:科技、消費、醫藥,人人都知道貴,人人都知道他們透支了未來的增長潛力,面對巨大的泡沫,音樂隨時都有停止的可能。

Peter學的最重要一課就是在波動巨大的證券市場,不要一下子打光子彈,但面對估值已被壓制到極限的三傻,如果不能在關鍵時刻重倉買進,成功的概率同樣很低。

仔細想想,形勢依舊不利於大金融,甚至很可能買進就被套20%,但我們要做的是重塑偉大公司的大事,一城一地的得失,成本高一點還是低一點,實在沒有計較的必要。Peter也確實沒有在最低點出手的水準,只能判斷出一個底部的大致區域,如果說現在三傻已到黃金坑,再跌20%必然已到鑽石坑。

晃眼的感覺,真好!

相比起來,寧願被套20%,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買進後如果真的下跌,從心理上來說,套着反而更容易堅持下來,此刻回本的動力十足。

反倒是空倉等下跌,越跌越不敢買,最終只能與偉大的公司擦肩而過。

分析了一通,夢也醒了,發現除了枕頭上的哈喇子,依舊一分錢沒有。

好吧,該起牀帶娃了。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