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董明珠时代,格力能否再次绽放高光时刻?

格力近期可谓新闻不断。

从2月份董明珠自爆一季度业绩非常差,几乎没有卖出一台空调开始,业绩暴雷、直播带货、经销商跑路、高瓴踩雷等等标签就与格力捆绑在一起。

格力和美的的投资者一度在贴吧里互喷,为谁是白电一哥大打口水仗。

本人从15年就开始关注格力,在此简单谈谈个人对后格力时代的一些看法。

1、业绩暴雷。

不管是董明珠总自喷一季度业绩非常差,还是半年业绩预告利润同比下降50%,资本市场似乎并没有给予其业绩暴雷股的待遇。

我们可以比对下所谓的业绩暴雷股。

还有很多类似的股票,大家可以自行找找。

特点无一不是短期内疾风暴雨般的开启下跌模式。

反观格力,在今年1月创出历史新高后,随疫情最低下跌至48,达到阶段新高63元后,截止今日收盘最低价接近55,跌幅9.5%。

这完全不是一个业绩暴雷股的走势,至少说明资金对格力未来盈利能力依旧心存念想。

况且,按照业绩预告中上半年约70亿利润计算,即使下半年也按70亿计算,全年净利润也有140亿。

咱们这买的还是股票吗?这完全就是妥妥的印钞机。

2、渠道改革。

线下的3万家门店是格力的核心竞争力,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经销商享有的批零利润阻碍着格力深化线上改革。

相信即使没有疫情,渠道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只是疫情的爆发迫使着管理层加快了改革速度。

一度还引发了经销商抛售股份。

但经销商手中股份减少后,集团改革的阻力也就小多了。

3、高瓴踩雷。

高瓴资本在19年花400亿接盘了格力集团15%的股份,面对格力今年的困境,媒体大肆宣扬格力的高光时刻结束,高瓴已踩雷。

开玩笑,高瓴是干嘛的?

别人花了400亿入股格力,必然是对公司过去现在未来都进行过仔细调研和预判,与管理层甚至政府进行过深入沟通的。

格力多年形成的护城河以及未来的可塑性必然能给资本带来的丰厚回报,难道400亿都是傻钱吗?

目前市场看法最多的是格力过于依赖空调,而董大姐的多元化战略又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串。

投资新能源,银隆破产;投资手机,几乎没有销量;投资口罩,又刚好错过医疗耗材的风口;投资小家电,又被美的吊打。

姑且不论格力的多元化是不是如此不堪,我们先看看高瓴的实力。

高瓴资本曾说服京东和腾讯的联手,在医药、汽车、高端制造等领域均有他们的投资的身影。高瓴的资源完全可以给格力多元化之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面对过于依赖单品的现状,多元化之路缺的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操控者。

你可以不看好,但资金不会说谎。

况且,你都知道的问题,400亿金主入股时不知道吗?

4、股份回购。

在记忆中本次应该是格力首次进行股份回购。

公司以不高于68元回购30-60亿元的股票。截止7月31日,已经回购0.1%的股份,最低成交价格是56.33,最高为57。

当然回购股份是为了稳定股价,对冲半年报的凄惨业绩。但68至少是公司真金白银认可的价格,董明珠总多次抄底格力的战绩,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5、价格混战。

一个行业,如果没有充分竞争,说明市场格局还未形成,参与者都还有肉吃。一旦有厂家互撕或发起价格战,行业的营商环境必然是趋于恶化。

从去年格力实名举报奥克斯能耗造假开始,今年再次三问移动空调招标事件,矛头无疑对准了美的,而二季度开始的董明珠总直播秀,更是直接进行渠道让利,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购买了格力。

信号释放得非常明显,白电日子不好过了。

这就导致格力短期业绩必然承压,然而,通过打击竞争对手和降价促销,格力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清掉了积压在渠道中的老旧库存,为下一步技术全面更新升级做好了准备。

格力的新冠猎手系列,有兴趣可了解下。

说到底了,格力再不济,手中还拿着1000亿的现金呢。庞大的资本能催生出什么技术和渠道,迸发出怎样的财富效应Peter不清楚,不过拿着这些钞票进入资本市场,就算小市值上市公司,也能收购一打了吧。

再不行,全部买成理财产品,年化4%,啥都不干,一年多出40个亿的利润。

拿着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好担心的。

格里芬们还是歇了吧,高瓴几百亿在里面都不着急,就咱这点钱,还是放宽心,该吃吃该喝喝。

下雨天打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