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理財教育與人性

人們是害怕風險的,追求確定性結果,尋求安全感的,這在涉及到錢的領域尤爲明顯,比如理財教育。


理財教育在國內處於剛開始的階段,人們對此並不甚瞭解,甚至會有很大的誤區,這很可以理解。

因爲理財這件事情,事關自己的財產,對於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旦出點意外,家庭遭受的打擊會很大。

人們對於未知的事情是懷有恐懼的,不信任的,對理財有抗拒心理也很正常。


而理財這個概念,在國內還沒有傳播多久,傳播渠道也少,很多人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意識的。

而且大腦是遵循最省力原則的,顯然花錢買東西,滿足自己眼前的需求,或者直接找專業人士幫忙,直接做出結果要比做各種規劃,進行學習與投資要簡單得多,這也符合人們及時享樂的天性。

所以多數人不願意去主動了解,學習。


那麼作爲從業者,我們該怎麼做呢?

我們要盡力遵從人性,但也要有底線和原則。

而專業,靠譜,負責任等品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

做到專業是基礎的,必須的,沒有專業水準,沒有人願意信任你。

而靠譜和負責任,則你需要去說到做到,並且通知到位,及時跟進,儘可能高質量滿足對方的需求。


另外,要多對話和溝通。

人們也是希望被關心的,所以真誠地傾聽對方,並與對方做好溝通。

這能讓你更真切地瞭解需求的同時,也可以讓對方更欣賞你,進而有機會推薦給別人。


但這不意味着對方提什麼要求你都要答應,也不要對對方提過分的要求,要有自己的底線與原則,同時尊重對方。

幾乎沒有人會喜歡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更別提讓更多的人知道,形成自己的品牌了。


綜上,要尊重人性——要做到專業,靠譜,負責任,擅長傾聽和溝通,同時要遵守自己和對方的底線。

不僅是理財教育,任何行業想要做好,均要如此。


與諸君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